核心提示: 2014年,歷史虛無主義把矛頭指向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這是歷史虛無主義在當前形勢下的新變種,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傾向。這種對馬克思主義的攻擊,恰恰反映了歷史虛無主義從根本上違背了唯物史觀,陷入了認識論的誤區
歷史虛無主義
2014年某刊物第5、7期連續發表幾篇文章,試圖重新闡述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內涵、來龍去脈和表現,進而否定目前學術界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評。其主要觀點是將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混為一談,有以“學術研究”為名,行解構歷史之實。
針對於此,另一刊物連續刊發了《馬克思主義是歷史虛無主義嗎?》《歷史虛無主義錯在哪裡?》等文章,對上述文章進行較為尖銳的批判。他們認為,這些文章試圖對歷史虛無主義進行“重新”的界定,是為歷史虛無主義“翻案”,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歷史虛無主義,是“公開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公開挑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流意識形態”。
概括地說,這兩類觀點之間的爭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其一,歷史虛無主義是學術問題還是政治問題﹔其二,唯物史觀是歷史形而上學還是歷史辯証法﹔其三,唯物史觀是科學的歷史觀還是歷史虛無主義。
大數據時代的網絡層面亦呈現幾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歷史虛無主義的死穴就是不尊重歷史事實,隻要回歸歷史原貌,歷史虛無主義的言論就不值一駁了﹔還有一種觀點是,對歷史不屑一顧、崇尚當下,認為關於歷史的學術爭論並無意義。而那些走過革命年代的老一輩人士則對歷史虛無主義深惡痛絕……總之,有關歷史虛無主義的討論十分“熱鬧”,更有人將爭論上升到了法律層面。
【摘要】2014年,歷史虛無主義把矛頭指向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這是歷史虛無主義在當前形勢下的新變種,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傾向。這種對馬克思主義的攻擊,恰恰反映了歷史虛無主義從根本上違背了唯物史觀,陷入了認識論的誤區。
【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 唯物史觀 【中圖分類號】D092 【文獻標識碼】A
變換手法、轉移目標,是思想領域正確與錯誤較量中並不奇怪的現象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中,一再指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習總書記強調指出:“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是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它防線就很難守得住。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旁落,否則就要犯無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歷史和現實反復証明,做好意識形態的工作,必須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對我們黨和社會的侵蝕作用,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維護我們黨執政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同時警惕它們對我們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政策的誤導,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這不能不是關系到國家政治安全的首要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引導黨和人民在各種錯誤思潮面前,要旗幟鮮明地敢於表明我們的態度,敢於“亮劍”。這種對包括歷史虛無主義在內的各種錯誤思潮的批判,是擺事實、講道理的。既堅持原則的堅定性,同時也希望原來持各種錯誤觀點的人能夠通過自我批評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來。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由於種種原因,有些人是不會願意這樣做的,他們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滑下去,甚至更加變本加厲。他們以為接過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口號,把矛頭轉向馬克思主義,就可以以退為進,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其實,這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小聰明而已。
歷史虛無主義從根本上違背了唯物史觀,陷入了認識論的誤區
唯物史觀的創立,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次“壯麗的日出”,是馬克思的一大歷史貢獻。唯物史觀的科學性,在於能夠幫助人們探究歷史的真實,獲得對歷史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我們之所以不贊成歷史虛無主義,首先就是因為它是反歷史、反科學的。他們對待歷史的態度,有嘩眾取寵之心,無實事求是之意。一些人越過了學術研究應有的底線,卻在“學術研究”的名義下,不尊重歷史事實,片面引用史料,根據他們的政治訴求,任意打扮歷史、假設歷史,胡亂改變對近現代歷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問題的科學結論﹔有的則以“客觀”、“公正”的面貌出現,崇尚“壞人不壞”、“好人不好”的模式,要求按照人性論的原則治史,否則就是臉譜化、“扣帽子”﹔一些人還以“思想解放”、“理論創新”的名義糟蹋、歪曲歷史。在一定意義上說,他們確是一種“研究范式”的轉換,不過是轉換到舊史學中常常能夠看到的、維護封建正統、蔑視人民群眾的力量,為統治階級辯護的老路上去。這絕不是什麼“創新”,而是在歷史觀上的復舊。公正地說,他們比舊史學還不如,因為他們不是在研究歷史,而是在玩弄歷史。這一切表明,歷史虛無主義是按照他們的主觀願望和政治訴求來對待歷史,是唯心主義歷史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復活和再版。
唯物史觀正確反映了歷史研究的目的在於求真,隻有忠於事實,才能忠於真理。這就要求要全面地、客觀地把握歷史材料,從歷史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正確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隻有這樣,才能夠把歷史現象個別性、獨特性的研究與歷史規律性的思想統一起來,尊重歷史發展的辯証法﹔也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歷史虛無主義則與此相反,他們往往是用一些片面的材料,就很輕易地作出顛覆性的結論、輕易地推翻過去的正確判斷、並都把它當成“創新成果”塞給讀者,這對於不了解歷史的人來說,是有迷惑作用的。所以,“取其一點,不及其余”,甚至無中生有,捏造事實,是一些人做翻案文章,歪曲顛覆歷史的慣用手法。
當然,翻案文章歷來都有人做,翻案並不一定就是壞事,主要看它是否合乎歷史的真實,是否真有道理。杭州西子湖畔岳飛墳前的一副名聯:“忠奸自古同冰炭,毀譽於今辨偽真”,做的就是翻案文章,翻風波亭千古奇冤的案。史評自有人心在。扶正壓邪,滌濁揚清,揚我民族之浩然正氣,這是一個正直的史學工作者和有識之士應有的史識良知。今天如果再有人要翻岳飛這個民族英雄的歷史鐵案,忠佞顛倒、是非翻個,一定會被視為荒唐與可笑。然而,不幸的是,此等荒唐事在當今的史學界卻並不鮮見,一些人熱衷於美化、拔高像慈禧、琦善、李鴻章、袁世凱這樣一些歷史人物﹔而對林則徐、洪秀全、譚嗣同、孫中山等則加以非難、貶低,甚至連岳飛是不是民族英雄也成了問題。當然,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多數是屬於學術討論的問題,矯正過去存在的、對歷史評價過於簡單化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像上述這樣用顛倒事實的辦法一褒一貶,這難道僅僅用史事如煙、見仁見智能夠解釋的了嗎?
由上可見,歷史虛無主義是完全違背唯物史觀的,是唯心史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表現,因而它對馬克思主義的攻擊也就是一種不奇怪的現象了。
錯誤思潮總是要頑強地表現自己,應引起我們對其危害性的重視
新時期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竭力貶損和否定革命﹔詆毀和嘲弄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詆毀和否定我國的社會主義取向及其偉大成就。而所謂“告別革命”論,既是這種思潮的集中表現,又是它不加隱諱的真實目的。
我們應該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相繼出現了危害社會的各式各樣的錯誤思潮,如新自由主義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普世價值觀等,雖然他們主張各異,表現形式不同,但卻有共同的政治訴求,這主要表現在: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這一立國之本,力圖扭轉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發展方向,把中國納入到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中去。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則以它自身的特點來表達這一共同的政治訴求。應當說,歷史虛無主義只是史學研究中的支流,但盡管是支流,我們也必須認真對待,因為持歷史虛無主義態度的一些人,是有很強的現實目的性的,是按照他們對現實的要求,來“改造”歷史的。當然,從學術研究的角度看,這些觀點並沒有什麼學術價值可言,因為他們從根本上違背了歷史事實﹔但從政治上看,這作為一種錯誤思潮,它的流傳和泛濫會導致嚴重后果。
這裡還要指出,歷史虛無主義必然導致民族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一些人不但歪曲近現代中國歷史,而且對我們偉大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華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也恣意抹煞。在一些人的筆下,我們的民族不僅“愚昧”、“丑陋”,而且充滿“奴性”、安於現狀、逃避現實等﹔而把中國優秀的文化和文化傳統被說成是走向沒落的“黃色文明”,要現代化隻有乞靈於西方的“藍色文明”。一個民族的精神被矮化、丑化,優秀的文化和文化傳統被否定、抹煞,民族獨立的歷史被嘲弄、糟蹋,這個民族還能立得起來嗎?所以,抵制和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是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切正直的人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為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原常務副校長)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新華社,2013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