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曉楠
在“四個全面”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排在第一位,是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
當下,中國已經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如何理解全面的要求,民眾在這一過程中是否能收獲“獲得感”,關系到這一戰略目標所能收獲的成效。
什麼是小康?
兩年多前,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接過歷史接力棒時,中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
小康是什麼?
在古代,《詩經》有雲: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承載著民眾對於美好生活最朴素的追求與向往。
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對“小康”的概念進行了全面的升華。
1979年,鄧小平在會見時任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后來,鄧小平又提出了到20世紀末要在中國建立“小康社會”的新概念,后來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了中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30多年來,從“解決溫飽”到“小康水平”,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再到十八大發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員令——這一系列奮斗目標的提出、發展和完善,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對什麼是小康社會、如何建設小康社會認識的不斷深化,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的歷史必然性。
如今,執政兩年后,在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全面”勾勒出的戰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排在第一位,成為引領地位的戰略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這標志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成為民族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什麼是全面?
“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
……
兩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多次出現了“沒有……就沒有”的句式。講話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與瓶頸,全面小康,核心在於“全面”。
全面,不僅體現在覆蓋地域的全面,也體現在覆蓋人群的全面。這是不分地域和人群的小康,是“不讓一個人掉隊”的小康,把13億人帶入全面小康,是決心,也是承諾。
全面,還要求覆蓋的領域是全面的,並且要增加力度和深度。這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的全面小康,要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擴大人民民主,同時讓人民群眾享有藍天綠水、健康身心、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衡量標准裡,既要重視“物”的標准,又要重視人的標准﹔既要看有形的指標,用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評估取得的成績,又要看無形的指標,把民眾滿意不滿意作為重要的評判標准,這樣的全面,才是不分區域、不論城鄉都能分享的全面小康,也是民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充分認可的全面小康。
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維度不僅僅是經濟、政治,也包括生態環境文明等多方面。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面的小康社會,不是片面的小康社會﹔是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不是惠及少數人口的小康社會。
怎麼建?
今年初,一個新詞開始流行——“獲得感”。這個詞語正是源自習近平總書記的一次講話,“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執政者所思也正是民之所望。
無論是真金白銀的收入增長,還是養老醫療教育的具體而微,都代表了民眾對“獲得感”的渴望與追求,同時也提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應該重視百姓的評價和感受,努力給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於是,人們看到,兩年多來,從制定“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政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到繼續向貧困宣戰、向污染宣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注重問題導向,把解決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要著力點,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從社會保障到住房保障,從收入公平分配到平等接受教育,從醫療改革到養老改革,從增加就業、鼓勵創業到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和環境治理,一項項惠及民生的改革紅利和政策措施,在踏踏實實地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進,使民眾的“獲得感”更加實在。
時不我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我們抓住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靠改革這個發動機,靠法治這個穩壓器,靠黨的領導這個火車頭,共同支撐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