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張海鵬 龔 雲:馬克思主義豈是歷史虛無主義?

2015年05月15日10:52   來源:《求是》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豈是歷史虛無主義

  最近,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其拋出的三條主線之外,在手法與論調上又有一些新的變化,就是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試圖重新界定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內涵、來龍去脈,並提出“馬克思主義也是歷史虛無主義”、“資本主義終結歷史論”、“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歷史發展規律不過是基督教的歷史圖式”等論調,把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歷史認識體系,作為教條主義的歷史虛無主義來批判。對於歷史虛無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這一新的歪曲和攻擊,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予以駁斥,含糊不得。

  馬克思主義與歷史虛無主義有著本質區別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在吸取人類文明成果、科學總結自然界規律和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尊重歷史的發展規律,強調歷史的繼承性與發展性,反對對歷史採取全盤否定的態度。馬克思把人類從原始野蠻狀態進入文明時代以及從古代的奴隸制到現代的資產階級社會都看作是歷史的進步。他在揭露文明進步過程中的矛盾、對抗和譴責罪惡的同時,肯定並且贊揚文明在社會對抗中取得的進步和成就。恩格斯也說:“沒有古希臘羅馬的奴隸制,就沒有現代的社會主義。”他明確指出:“在當時的情況下,採用奴隸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188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唯物辯証法認為:“一切產生出來的東西,都注定要滅亡。”“除了永恆變化著的、永恆運動著的物質及其運動和變化的規律以外,再沒有什麼永恆的東西了。”(同上,第422、426頁)馬克思主義把唯物主義和辯証法貫徹到包括人類社會在內的一切領域,按照社會歷史的本來面貌去反映它。在馬克思主義看來,歷史是一個沒有終點的發展過程,絕不會“終結”於某個“未來階段”。正如恩格斯所說的:“歷史同認識一樣,永遠不會在人類的一種完美的理想狀態中最終結束﹔完美的社會、完美的‘國家’是隻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東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都只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同上書,第4卷第270頁)

  唯物史觀的創立,是人類認識史上偉大的革命,是科學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而歷史虛無主義不承認這一點,主張全盤否定歷史,否定歷史發展的繼承性與連續性,否定人民群眾的革命,否定人類社會的發展成就,否定杰出人物的歷史作用﹔有的動不動就提出所謂的“歷史終結論”,把歷史的發展歸結在某個發展點。有的還將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歷史認識體系稱之為教條主義虛無主義,認為“教條主義的歷史虛無主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歷史虛無主義”,很顯然,這就把反對的矛頭指向了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產生於人類社會的偉大實踐,它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歷史在前進,實踐在發展,馬克思主義也不會停滯。馬克思主義在實踐過程中出現過教條主義、簡單化的曲折,但馬克思主義本身卻是在不斷豐富發展的。給馬克思主義及其指導下的歷史認識體系扣上“歷史虛無主義”帽子,無視自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60多年以來,馬克思主義給予人類社會發展史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這恰恰暴露了其虛無歷史的立場。

  資本主義並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

  歷史虛無主義者編造所謂的“歷史終結論”,把資本主義宣布為“人類最后的制度”,將其凝固化、神聖化、完美化,否定社會主義建立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這既違背了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也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不符。他們既看不到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局限與困境,看不到它給人的發展帶來的種種異化的弊端,更看不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以及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所帶來的偉大進步。

  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最后一個剝削階級社會,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過程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所有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以生產剩余價值為目的的生產方式,它的存在以兩個社會階級的存在為前提:一方面是佔有生產資料的資本家階級,一方面是失去生產資料、僅有自己的勞動力可以出賣的無產階級。資本和雇佣勞動的關系決定著這種生產方式的全部性質。剩余價值的佔有是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因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對抗性的生產關系。這種對抗從本質上說不是個人的對抗,而是個人生活於其中的社會關系的對抗。生產的社會性和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基本矛盾,它包含著資本主義社會中一切階級沖突的萌芽,決定了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曾經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過資本主義的這種歷史作用,指出:“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33、36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但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就不可避免地同資本主義私有制發生沖突,達到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要求炸毀這個外殼。“生產過剩和大眾的貧困,兩者互為因果,這就是大工業所陷入的荒謬的矛盾,這個矛盾必然要求通過改變生產方式來使生產力擺脫桎梏。”(同上書,第4卷第305—306頁)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生產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的矛盾,注定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暫時性。雖然資產階級可以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容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生產關系作某些局部的調整來緩和矛盾,但終究不能從根本上克服這種矛盾和對抗。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胞胎裡發展起來的強大的社會化的生產力,為全社會佔有生產資料和共同組織社會化生產准備了物質條件。同時,資本主義越發展,無產階級的力量就越壯大,資產階級社會造就了置自身於死地的社會力量。因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矛盾決定了它的歷史過渡性質,它必然為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因此,資本主義只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階段,而不是最終或最后的階段。

  歷史虛無主義美化資本主義制度,鼓吹資本主義代表人類社會發展方向,其根本用意就在於把中國改革開放引向資本主義邪路。理論和事實証明,資本主義不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說人類社會終結於資本主義,只是對中國社會主義蓬勃發展的一種無奈的反應。面對21世紀資本主義的困境,就連首先發出這個論斷的西方學者也面臨著巨大的理論困境。

  馬克思主義所闡明的歷史發展規律與基督教的歷史圖式豈能等同

  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歷史進程受內在一般規律支配,是按照歷史的邏輯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唯物史觀的目的就是發現、揭示和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唯物史觀推翻了一切關於最終的絕對真理和與之相應的絕對的人類狀態的觀念,認為一切依次更替的歷史狀態都只是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無窮發展進程中的暫時階段。這裡,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五種社會發展形態更替的理論,就是對這一過程與規律的最一般的描繪。人類的經濟生活是社會生存的基本方式,社會依生產力的發展、前進而發展、前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推動著社會的前進,決定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基本面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是社會運行的主要內容,物質生產的狀況決定了精神生產的狀況,勞動者是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主體,是推動歷史前進的主體力量﹔人們(包括勞動群眾和社會精英)創造了一定的歷史環境,一定的歷史環境又反過來影響生活於其中的人們的面貌。我們認為,這就是唯物史觀告訴我們的基本東西。它所概括出來的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雖未窮盡真理,卻指示了社會發展的一般方向及其未來。當然,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並不排斥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在社會發展的順序和形式上的獨特性,並不否認歷史發展既具有統一性,又具有多樣性。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究竟如何發展,究竟走什麼樣的發展路線、發展歷程,要由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自己去探索。

  肯定歷史前進的規律,就是肯定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恩格斯指出:“共產主義不是教義,而是運動。它不是從原則出發,而是從事實出發。共產主義者不是把某種哲學作為前提,而是把迄今為止的全部歷史,特別是這一歷史目前在文明各國造成的實際結果作為前提。”(《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672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社會主義運動500年的歷史充分証明,社會主義運動雖然出現過波折,甚至是巨大的波折,但是社會主義運動的潮頭始終向前,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擋了的,這就是歷史發展規律在起作用。

  而基督教的歷史圖式是什麼呢?基督教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伊甸園”階段,這是神的階段,是神創造人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人的“墮落”階段﹔第三階段是神來“拯救”人的“墮落”的階段。起始於神的活動,終結於神的活動。在基督教神學看來,人類的歷史都是“墮落”的歷史,都是苦難的歷史,需要神來解救。這種歷史認識,不是建立在人類社會發展事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神學想象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由低級走向高級的歷史發展規律,決不是任何想象中的“歷史圖式”。

  從根本上講,馬克思主義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基督教神學是建立在一個虛無縹緲的想象基礎上的,兩者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創造了人,創造了世界,而基督神學則認為上帝創造了世界,上帝創造了亞當、夏娃,才有了人類。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形態學說,是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闡明,這一歷史規律與基督教神學的上帝造人、造世界的“歷史圖式”有什麼相似之處呢?

  社會主義在探索中不斷前進

  從社會主義思想提出,到現在已經差不多500年時間,大致經歷了六個時段:第一個時段,空想社會主義產生和發展﹔第二個時段,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第三個時段,列寧領導十月革命並實踐社會主義﹔第四個時段,蘇聯模式逐步形成﹔第五個時段,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第六個時段,中國共產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對每個時段的社會主義既要肯定其歷史貢獻,又要指出其歷史局限和存在的不足。不能因為存在不足就採取簡單否定態度。歷史虛無主義者對蘇聯模式和新中國前30年歷史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這是嚴重違背歷史事實的。蘇聯解體前,蘇聯國內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看不到蘇聯模式的形成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對鞏固蘇聯社會主義制度曾經起到了重要作用,看不到這種模式促進了蘇聯經濟和整個社會生活快速發展也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相反卻全面否定蘇聯歷史、蘇共歷史,否定列寧、斯大林,搞亂了人們思想,搞亂了蘇共各級黨組織,也搞亂了軍隊,最后,蘇聯共產黨偌大一個黨就作鳥獸散了,蘇聯偌大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分崩離析了。這個歷史教訓正在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所汲取。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一些人全盤否定改革開放前30年的歷史,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在改革開放初期,如果不是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老一輩革命家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正確評價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嚴肅批評全盤否定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歷史地位的那股歷史思潮,我們黨還能站得住嗎?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還能站得住嗎?站不住就會天下大亂。因此,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后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關系,正確認識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是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否前進的歷史問題和政治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警惕歷史虛無主義者在這個問題上打開缺口。

  社會主義運動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為了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社會運動,是人類前所未有的事業。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出現失誤是難免的。對於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國共產黨在探索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所經歷的曲折,必須結合歷史條件進行具體分析。歷史虛無主義動輒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的歷史描繪成所謂“系列錯誤的堆積”,是十分錯誤與有害的。

  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在推進革命、建設、改革的進程中,是經過反復比較和總結,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在不斷探索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逐步探索與發展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這一探索、奮斗、積累的結晶。它凝結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它使我們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因此,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這一來之不易的偉大成果,一定要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繼續接力,繼續奮斗,不斷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繼續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求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