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吳恩遠:警惕否認二戰成果的歷史虛無主義

2015年06月04日10:37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警惕否認二戰成果的歷史虛無主義

今年是世界人民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列寧說過,對偉大節日的最好紀念,是把注意力放在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上。今天在國內外都涌動著一股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成果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必須引起愛好和平的人們高度警惕。

堅決反對日本政府否認其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虛無主義

當年德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爭取所謂本國的“生存空間”,實行對外擴張,爭奪地區和世界霸權。為此,他們不約而同地強化國家壟斷政權以利於推行戰爭政策﹔修改憲法、取締議會政黨以利於法西斯黨團獨裁﹔瘋狂擴軍、急劇增加軍備以強化戰爭機器……最終把世界人民拖向了戰爭深淵。

今天,在德意志民族反思檢討德國納粹對世界的罪行時,日本右翼政權卻否認或篡改發動侵略戰爭的歷史事實。他們修改歷史教科書,把“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各國改為“進入”﹔參拜靖國神社,悼念戰爭罪犯,否定東京審判的正義性﹔否認“慰安婦”和“南京大屠殺”等事實及真相。更為嚴重的是,他們准備修改規定日本永遠放棄發動戰爭、不保有戰爭力量的《和平憲法》﹔突破對日本擁兵和出兵的限制﹔突破軍費開支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1%的限額,使日本軍費急劇上升﹔把自衛隊變為國防軍,力圖成為軍事和政治大國,等等。

這一樁樁行為和當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侵略戰爭的准備何其相似,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必須提高警惕,堅決鏟除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挑起戰爭的土壤。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當年一些國家對法西斯德國實行退讓的“綏靖主義”導致世界大戰爆發的教訓必須深刻汲取。當前首要的則是堅決反對日本政府否認其發動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造成深重災難的歷史虛無主義。

必須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程中,中、蘇、美、英等同盟國簽訂了對戰后世界秩序安排和消滅法西斯國家后對其處置的《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協定,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線取得的重大成果。

聲討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罪行,聲言在日本永久鏟除法西斯勢力並使其不再擁有發動戰爭的力量。《開羅宣言》對此明確寫道:“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波茨坦公告》進一步闡述道:“欺騙及錯誤領導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權及勢力,必須永久剔除”,而且“直至日本制造戰爭之力量業已毀滅,有確定可信之証據時”,方為建立起世界“和平安全及正義之新秩序”。這就清清楚楚表明了同盟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動“侵略戰爭”性質的定性﹔並規定日本“永遠不得擁有發動戰爭的軍事力量”。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此后,1947年制定的《日本國憲法》,也規定日本永遠放棄發動戰爭和以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擁有宣戰權,等等。這是日本向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也是日本回歸國際社會的前提,它奠定了戰后幾十年日本和平發展的基礎。因此,定性當年日本法西斯對亞洲各國的侵略性質、懲戒戰爭罪犯、永不擁有發動戰爭的軍事力量等條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國對日本的規定,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今天,日本右翼勢力試圖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對當年日本軍國主義的處置,其本質就是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成果,必將受到世界人民,包括日本國內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堅決反對。

日本必須歸還被其掠奪的領土。盟國對日本掠奪的領土問題作出了幾條明確規定:第一,日本必須歸還“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包括從中國、前蘇聯、朝鮮、韓國等各國掠奪的土地。而對中國,則清楚寫明包括“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群島等”必須歸還﹔第二,限定了日本的領土范圍。《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附屬協議,即《聯合國盟軍最高司令部訓令第677號》明確規定了日本版圖的范圍,即“日本的四個主要島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包括對馬諸島、北緯30度以北的琉球諸島的約1000個鄰近小島”。很明顯,當時劃定的日本領土不包括釣魚島群島(釣魚島群島最北的黃尾嶼的坐標為北緯25°56′,遠在北緯30度以南)。必須指出,當年日本政府投降時,以及1972年中日建交兩國政府的聯合聲明中,日本均表示“堅持和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但現在的日本右翼勢力卻在百般詆毀和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正如我國領導人指出: “這是用幾千萬生命換來的勝利果實,也是二戰后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保証。所有熱愛和平的人,都應該維護戰后和平秩序,不允許破壞、否認這一戰后的勝利果實。”

弘揚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巨大貢獻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

日本法西斯發動侵華戰爭的目的不僅是企圖奴役中國人民,也企圖奴役世界人民。1936年日本政府通過的《國策基准》,清楚表明了日本對世界侵略擴張的意圖:一方面發動侵華戰爭,同時“北上”進攻蘇聯,“南進”奪取南洋諸國。對此,中國人民十分清楚,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是屬於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組成部分。從1931年到1945年,日本軍隊出國作戰共計死亡287萬人,而其中198萬人死在中國戰場。日本超過70%的陸軍和三分之一的海軍陷在中國戰區。中國戰場是東方主戰場,對穩定東方反法西斯戰局、牽制日軍“北上”影響歐洲戰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國抗戰的國際意義就在這裡。

1939年,在中日激戰正酣時,蘇聯外交部副部長洛佐夫斯基就指出:“眼下正在中國解決世界性問題:日本是否將成為太平洋和太平洋沿岸的主宰者,人類好幾十年的命運將取決於中國和日本斗爭的結局。”為此,中國軍民作出極大犧牲。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民死傷3500多萬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國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可見,日本法西斯在中國戰場的失敗,絕不是一些人所說似乎是靠外國的幾顆原子彈的威力決定的。當然,對蘇聯、美國等盟國給予中國抗戰的極大援助,我們是真誠感謝和永志不忘的。

在抗戰中,無論是正面戰場或者是后方戰線都涌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狼牙山五壯士、王二小等,他們的英雄事跡曾經激勵了數代中國人,我們決不容許對這些人肆意詆毀和誣蔑。為了中國的崛起,必須始終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情操。建議隆重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其紀念的意義在於:一是還歷史真相,歷史是現實的鏡子,歷史問題處理不好,容易影響今天的現代化建設﹔二是牢記歷史教訓,古為今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維護二戰的成果,捍衛歷史的正義性﹔三是對當下的年輕人進行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傳統的教育,使其深切體會到,中國幾千萬英烈為取得反法西斯的勝利所付出的慘痛代價,對革命先烈要保持敬意,努力做一個有道德感、責任感的正派人。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