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林閩 汪德華
﹝摘 要﹞國債管理體制是財政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債管理改革是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國債自1981年恢復發行起至1994年分稅制改革之前基本處於恢復階段,改革的重心以制度重建和調整為主,主要包括發行管理和流通管理。1993年《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正式頒布后,分稅制改革開始實施,國債管理改革主要包括對中央財政赤字彌補方式和對國債使用、發行、結構、流通等環節的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為財政確立了“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的新定位,由此開啟了財稅體制改革的新進程。
1981年1月16日,國務院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標志著中國恢復了一度中斷的國債發行。此后,國債在支持改革開放、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隨著財稅改革的不斷進展,國債管理也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逐步完善的過程。﹝1﹞本文立足於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的新的歷史時期,對國債恢復發行以來管理改革的歷史進程進行回顧和評價,考察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不足,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為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探尋可行途徑。
一、分稅制改革之前國債管理改革回顧
自1981年恢復發行起至1994年分稅制改革之前,中國國債的發展基本處於恢復階段,國債管理改革的重心以制度重建和調整為主,主要包括發行管理和流通管理。
(一)國債發行管理
這一時期發行的國債以國庫券為主,相應地國債發行管理的內容也以國庫券為主,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是國庫券條例。繼198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以下簡稱“1981年條例”)之后,1982∼1991年每年均制定當年的國庫券條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1983年國庫券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1987年國庫券條例》等,對當年國債發行的利率、期限、償還方式等相關事宜進行規定。以條例形式對每年的國債發行具體事項進行針對性規定,是這一時期國債管理的一大特點,凸顯了國債發行正處於恢復階段,各種相關制度遠未完善甚至處於空白狀態的客觀現實。直至1992年3月18日,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例》(以下簡稱“1992年條例”), 規定“每期國庫券的發行數額、利率、償還期等,經國務院確定后,由財政部予以公告”,並將其他發行事宜固定下來,每年發布當年的國庫券條例的做法才宣告結束。
這一時期國債發行管理的特點還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國債發行經歷了一個由央行主管到由政府領導、財政部門和央行共同管理的過程,央行在國債發行中的地位趨於下降,財政部門的地位則逐漸上升。起初,發行事宜由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所屬機構辦理。﹝2﹞之后,國庫券發行方面的規定多次發生變化。1987年國庫券發行改為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工農中建四大行及所屬機構辦理﹔﹝2﹞(p.532)1988年改為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這四大行及其所屬機構辦理﹔﹝2﹞(p.540)1989年又改為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各專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辦理﹔﹝2﹞(p.559)1990年和1991年則改為由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銀行、財政、郵政部門多渠道辦理﹔﹝2﹞(pp.566,572)1992年以后改為在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下,由財政部門和中國人民銀行組織有關部門多渠道辦理。﹝3﹞
二是國債發行方式比較單一,長期以行政分配為主,引入市場化后基本以承購包銷為主。1981年恢復發行國內債券時,國庫券主要向國營企業、集體所有制企業、企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分配發行﹔同時,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農村富裕的社隊可以適當認購,個人也可以自願認購。﹝2﹞(p.478)這種以行政分配為主的發行方式直到1990年才開始有所改變,逐步引入市場因素。1990年,財政部將25億元國庫券中的一部分進行櫃台推銷的試點,為建立國債發行市場創造了條件﹔1991年則改革國庫券發行方式,進行國庫券承購包銷試點。﹝4﹞1992年在總結1991年試行國庫券承購包銷發行方式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行這一發行方式,全年90%以上的國庫券發行任務都是通過這一方式完成﹔同時,還進行了國債無券發行試點,無券發行了36.45億元國庫券。﹝5﹞
(二)國債流通管理
這一時期國債流通管理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不規范到逐步規范的發展過程。“1981年條例”明確規定“國庫券不得當作貨幣流通,不得自由買賣”。﹝2﹞直至1988年,國庫券轉讓才被允許,從而放開了國債流通市場。1988年,《財政部關於轉發〈開放國庫券轉讓市場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確定分別於1988年4月上旬和5月上旬在第一批和第二批試點城市開辦國庫券轉讓業務。該通知明確指出“國庫券的發行和流通是一個整體,財政部門負責發行必然要管流通,隻管發行不管流通,流通市場一旦出現問題就會波及發行市場,影響今后國庫券的發行。因此,財政部門要積極參與流通市場的管理,並通過辦理國庫券中介業務引導市場”,並指出“財政部門同人民銀行管理國庫券流通市場的著眼點不盡相同,財政部門具有國庫券發行者和流通市場管理者雙重身份,既要促進國庫券的流通,又要使流通市場的交易活動有利於國庫券的發行。因此,財政部門在制定國庫券開盤價格時,應有充分的發言權”。在具體的管理措施方面,主要包括取締國庫券黑市交易活動、做好國庫券交易中的防假和鑒別工作、實行保護價格、宣傳工作等。﹝6﹞可見,在放開國債流通后,這一時期的國債流通管理主要在於確保國債發行順利完成,即管流通是為了保發行。經過先后兩批在61個城市進行的開放國債轉讓市場的試點后,1991年,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出通知,決定“在全國地市級以上的城市和地區所在的縣級市(西藏除外)全面開放國債轉讓市場”﹝2﹞(p.203)。同時,成立了中國國債協會,制定頒布了國營証券公司會計制度和試行財務管理辦法,以維護國債流通市場秩序、加強管理。1993年,國債一級自營商制度建立,使國債市場向規范化方向更進一步。﹝7﹞
二、分稅制改革及其后國債管理改革回顧
(一)中央財政赤字彌補方式改革
1993年12月15日,《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正式頒布,開始實施分稅制改革。該決定將國債改革定位為分稅制改革的配套措施,主要內容有:“建立並規范國債市場。為了保証財稅改革方案的順利出台,1994年國債發行規模要適當增加。為此,中央銀行要開展國債市場業務,允許國有商業銀行進入國債市場,允許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國債向中央銀行貼現融資。國債發行經常化,國債利率市場化,國債二級市場由有關部門協調管理”。﹝7﹞(p.64)
僅從1994年分稅制改革的定位和內容來看,國債改革的重要性並不顯著。但是,實際上當時的國債管理改革還包含了十分重要的內容,即國債成為彌補中央財政赤字的主要方式。從恢復發行國債起至分稅制改革之前,中央財政赤字主要通過向中央銀行透支或借款來彌補(見下表),這就造成了這一時期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之間形成了一種如影隨形般的關系,極大地損害了國民經濟和國家財政的發展和穩定。
1994年分稅制改革時期,國債管理改革的這一重要內容是在金融體制改革中明確的。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要求,“完善國債市場,為人民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創造條件。財政部停止向中國人民銀行借款,財政預算先支后收的頭寸短缺靠短期國債解決,財政赤字通過發行國債彌補。政策性銀行可按照核定的數額,面向社會發行國家擔保債券,用於經濟結構的調整。郵政儲蓄、社會保障基金節余和各金融機構的資金中,要保有一定比例的國債,全國性商業銀行可以以此作為抵押向人民銀行融通資金”。﹝8﹞這就禁止了財政部向央行借款彌補財政赤字。1995年3月1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其中明確規定:“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對政府財政透支,不得直接認購、包銷國債和其他政府債券”﹔“中國人民銀行不得向地方政府、各級政府部門提供貸款”。﹝9﹞自此,政府財政赤字通過向央行透支或借款彌補的歷史徹底終結,國債完全成為政府彌補財政赤字的主要方式。
(二)國債使用管理改革
在財政赤字彌補方式轉為以發行國債為主后的數年間,國債隻有兩種用途:一是被動用於彌補財政赤字,二是用於償還國債本息。國債管理在國債使用方面缺乏主動性的局面直至1998年才因亞洲金融危機而改變。1998年,中國增發國債1000億元,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1999年,又分兩次共增發國債1100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農林水利和環境保護等方面。﹝11﹞2000年,年初安排了1000億元長期國債,重點用於增加基礎設施投入,支持國有企業技術改造,加大西部開發和生態建設投入力度,發展科技教育等。下半年,中央財政又增發500億元國債,用於加快在建的國債項目。﹝12﹞2001年,發行1000億元國債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發行500億元特種國債支持西部開發。﹝13﹞1998∼2002年,累計發行長期建設國債6600億元﹝14﹞﹔至2004年,共發行長期建設國債9100億元﹝15﹞。這些國債籌集的資金為應對金融危機、促進國民經濟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央及時採取包括擴大公共支出在內的多項措施予以應對。2008年中央財政預算赤字僅為1800億元﹝16﹞, 2009年猛增至7500億元﹝15﹞(p.26),2010年進一步增加至8500億元﹝17﹞,有力地保証了新增公共投資目標的實現,為抵御金融危機發揮了重要作用。2009年和2010年均增加了國債發行規模,國債再次成為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三)國債發行管理改革
分稅制改革前,國債發行長期主要依靠行政分配的方式。分稅制改革明確提出國債發行經常化由有關部門協調管理,彰顯了國債發行后續改革的市場化方向。改革開始主要是推行招標發行方式。1995年,財政部首次試行招標方式發行國債。﹝18﹞1996年,財政部增加了國債發行的頻率和速度,初步實現了滾動發行,全年大多數國債發行通過競爭招標方式進行。﹝19﹞此后,改革的重心逐漸轉向國債承銷團制度建設。1999年,拓寬了市場參與者范圍,保險公司、証券投資基金和部分証券公司陸續獲准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參與國債承銷和承購,﹝11﹞(p.76)為建立國債承銷團創造了條件。2000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國債承銷團制度得以建立。﹝12﹞(p.114) 2001年,改進了國債招標發行技術,為實現國債投標市場化奠定了基礎。﹝13﹞(p.105) 2002年,實現了全年所有國債通過承銷團發行,從根本上保障了國債承銷隊伍的穩定和承銷行為的規范。﹝14﹞(p.111) 2003∼2004年,承銷團制度進一步完善,不同承銷團成員的義務得到區分。2005年,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國債承銷團實現統一,從而逐步確立了以國債承銷團制度為基礎的統一規范的國債發行制度。﹝15﹞(p.111)
(四)國債結構管理改革
分稅制改革前,國債發行以國庫券為主,無論是利率結構還是期限結構都比較簡單。分稅制改革提到了國債利率市場化,客觀上要求后續改革中逐步完善國債的利率和期限結構。改革之初,重點在於豐富原本單一的國債結構。1994年,首次發行儲蓄性質的“憑証式國庫券”以及半年和一年期國庫券,﹝20﹞增加了國債的期限品種。1996年,對短期國債首次實行貼現發行、第一次發行長期附息國債﹝19﹞(p.186),進一步調整了國債的期限結構。1998∼2004年發行的大量建設性國債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國債的利率和期限結構。其中,2001年探索性地發行了10年期以上的超長期國債,調整了國債期限結構﹔增加固定利率國債發行,改善了國債利率結構。﹝13﹞(p.105)
從2005年開始,國債結構管理改革開始注重國債收益率曲線,著力點在於關鍵期限國債發行品種,即對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關鍵作用的記賬式國債。2005年增加一年期關鍵期限國債發行品種,促進國債社會基准利率地位和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形成。﹝21﹞2006年首次實現定期滾動發行短期記賬式國債。﹝22﹞2007年,嘗試定期發行短期國債及把10年期國債作為關鍵期限國債﹝16﹞(p.171)。2008年,關鍵期限國債佔記賬式國債的發行比例超過50%,國債收益率在金融市場中的基准作用得到加強。﹝15﹞(p.235)2009年,引入273天記賬式貼現國債,並提高貼現國債發行頻率﹝17﹞(p.195)。2011年,適當提高關鍵期限國債發行次數及單次規模,促進了收益率曲線的不斷完善。﹝23﹞
(五)國債流通管理改革
分稅制改革明確提出了建立並規范國債市場,后續改革也主要圍繞規范國債流通管理來進行。改革初期,國債市場的投機氣氛較濃,違規行為頻發,特別是國債期貨市場發生了“國債327”事件,更是凸顯了規范和維護國債市場秩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此背景下,1996年財政部和央行批准在原中國証券交易系統有限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了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並由央行清理証券回購業務。﹝19﹞(pp.187,663)緊接著,1997年4月10日,財政部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債托管管理暫行辦法》,並於6月9日批轉了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實物國債集中托管業務(暫行)規則》。﹝24﹞這兩者是規范國債市場的重要行政法規,規范了國債托管行為,進一步維護了國債市場秩序。
市場秩序得到維護后,國債流通管理改革開始轉向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提高國債市場的流動性。2001年,從7月開始,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推出了國債淨價交易方式。同時,上海和深圳証券交易所也做好了推出國債淨價交易的各項准備工作。﹝13﹞(p.105)2003年,國債淨價交易全面推行,提高了國債市場整體的流動性。﹝14﹞(p.111)2007年,實施短期國債淨價交易,並在操作層面上解決了短期國債利息免稅問題,進一步提高了短期國債市場流動性。﹝16﹞(p.170) 二是建立統一的國債市場。2002年,跨銀行間和交易所市場發行了一期記賬式國債,這為國債市場未來的統一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14﹞(p.111) 2003年,《跨市場國債轉托管管理辦法》發布並實施。﹝25﹞2004年,財政部跨市場發行7年期基准國債,且都設計為可以進行櫃台交易,繼續為加速國債市場統一創造條件。﹝26﹞2005年,記賬式國債跨市場發行力度加大,實現記賬式國債全部跨市場發行﹔通過進一步擴大記賬式國債櫃台交易試點,增加承銷機構分銷網絡和零售渠道等。﹝21﹞(p.157)
三、國債管理改革評價
(一)成效
1.國債成為彌補中央財政赤字的主要方式,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順利建立和穩定
國債成為政府彌補財政赤字的主要方式,是國債管理改革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這不僅是規范財政同銀行之間關系的明智之舉,而且從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財稅運行機制的角度來講,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27﹞這種意義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中央財政赤字彌補方式的轉變,切斷了長期以來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之間的必然聯系,從而為1993年年底開始正式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更加穩定的經濟環境,促進並鞏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增強了國債的宏觀調控功能,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兩次金融危機中發行的國債既不是被動用於彌補財政赤字,也不是借新還舊,而是主動使用國債來擴大內需、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從而突破了分稅制改革之后國債資金的用途局限,給國債使用管理增加了新的內涵。1998年增發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相當重要,影響十分深遠,意味著我國財政政策開啟了一個新的階段,從以往的追求年度預算收支平衡向追求經濟總量平衡轉變,國債的宏觀調控功能開始得到顯現。
與1998年相比,2008年使用國債來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則更加成熟。典型表現之一是1998∼2000年這三年,都是在年中向全國人大申請批准增發國債並相應調整預算,前瞻性略顯不足﹔而2009年和2010年則是在預算中就考慮了國債的增發,且決算都沒有超過預算確定的國債發行規模,顯然具有了較准確的預見性及合理的計劃。這表明中國對國債資金的使用管理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國債的宏觀調控功能更加成熟和有效。
3.國債發行和結構管理改革取得明顯效果,流通管理不斷趨於成熟
分稅制改革及后續改革在國債發行管理和結構管理方面均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發行管理改革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國債發行不斷向市場化推進,不僅確立並完善了國債發行的一級市場,而且通過不斷努力使得利率市場化的目標更加接近。結構管理改革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國債的利率結構和期限結構不斷豐富,收益率曲線也已逐步完善。
流通管理改革方面,無論是改革初期維護市場秩序,全國范圍內推行國債淨價交易,還是初步建立起國債統一市場,都對國債市場的培育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並且,國債市場交易的規范程度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國債市場的基本制度框架也已經建立。可見通過改革,目前國債流通管理已逐漸趨於成熟。
(二)不足
1.國債法制建設滯后
分稅制改革前,國債法律制度主要體現為前后兩部國庫券條例,即“1981年條例”和“1992年條例”,這與分稅制改革前發行的國債主要為國庫券的情形是基本相符的。分稅制改革后,國債的種類、發行量、流通市場等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和變化,國債法制建設卻未能跟上。當前,“1992年條例”是現行立法層級最高的國債法規,但隻能對國庫券適用,且存在諸如規定內容過於簡單、一些內容已經不適合當前實際等缺陷。財政部等有關部門也已認識到這一點,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國債法制建設,並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國債條例》至今仍未能正式出台,使得國債法律制度的進展較為滯后。
2.國債市場流動性仍受到較大制約
國債市場流動性被認為是債券市場效率高低和完善與否的標志,也是政府進行國債管理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影響因素。分稅制及后續改革雖然對國債流通市場進行了大量的改革,但目前國債市場的流動性依然較低。單從佔據了大部分債券市場存量和交易量的銀行間市場看,國債的換手率無論是同國內的短期融資券、央票和商業票據相比,還是同國外如美國的國債相比,都較低。﹝28﹞
3.國債管理的預算控制仍需改進
在國債管理的預算控制的改革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
第一,國債發行目的及用途方面的現行規定許多表述不夠具體詳細。如“1992年條例”第一條規定:“為了籌集社會資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條例”,而第十條則規定:“發行國庫券籌集的資金,由國務院統一安排使用”,均十分籠統,未明確發行國債的具體目的和用途。分稅制及后續改革並未很好地解決此類問題。
第二, 2005年12月16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委員長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關於實行國債余額管理的意見,意味著中國從2006年起開始實施國債余額管理制度。﹝29﹞國債余額管理制度是國債管理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在預算方面還存在一定缺陷。如目前國債余額限額是一年一定,且與年度財政預算同時審批,年度預算赤字即為當年年度新增國債限額,國債余額與財政預算的同時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國債余額決策的獨立性。﹝30﹞
第三,國債的統計口徑還有待商榷。實行國債余額管理以后,國債余額包括中央政府歷年預算赤字和盈余相互沖抵后的赤字累積額、向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借款統借統還部分(含統借自還轉統借統還部分)以及經立法機關批准發行的特別國債累計額,是中央政府以后年度必須償還的國債價值總額。﹝31﹞可見目前國債的統計口徑主要是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舉借的直接債務,既不包括其他政府機構舉借的債務,也不包括擔保債務等或有負債。從政府債務理論和實踐的發展來看,中國國債的統計口徑還有拓展的空間。
縱觀國債恢復發行30多年來的發展進程,應該說國債管理改革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國債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為經濟社會建設提供了強大助力。在新的歷史時期,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債管理也需要進一步改革完善。在國債法制建設方面,短期內應加緊出台《國債條例》,長期看則需提高立法層級,制定出台《國債法》。在市場流動性方面,應繼續完善國債的期限結構,消除市場分割狀態,加強做市商制度建設。在預算控制方面,應改進國債余額管制度,變年度管理為常態管理,並研究擴大國債的統計口徑。
﹝參 引 文 獻﹞
﹝1﹞高培勇、楊志勇主編:《1994年的財稅改革:20年進程評估與未來10年展望》,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4年版,第197∼198頁。
﹝2﹞財務部國家債務管理司編:《國債工作手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第479頁。
﹝3﹞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注釋法典)》,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第93頁。
﹝4﹞《中國財政年鑒·1992》,中國財政雜志社1992年版,第238頁。
﹝5﹞《中國財政年鑒·1993》,中國財政雜志社1993年版,第142、143頁。
﹝6﹞財政部條法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法規匯編(1988年 1月∼1988年12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9年版,第9∼12頁。
﹝7﹞ 《中國財政年鑒·1994》,中國財政雜志社1994年版,第144∼145頁。
﹝8﹞《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601∼602頁。
﹝9﹞《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法典:最新升級版》,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第219頁。
﹝10﹞《中國財政年鑒·1999》,中國財政雜志社1999年版,第77頁。
﹝11﹞《中國財政年鑒·2000》,中國財政雜志社2000年版,第103∼104頁。
﹝12﹞《中國財政年鑒·2001》,中國財政雜志社2001年版,第78頁。
﹝13﹞《中國財政年鑒·2002》,中國財政雜志社2002年版,第51頁。
﹝14﹞《中國財政年鑒·2003》,中國財政雜志社2003年版,第41頁。
﹝15﹞《中國財政年鑒·2009》,中國財政雜志社2009年版,第107頁。
﹝16﹞《中國財政年鑒·2008》,中國財政雜志社2008年版,第28頁。
﹝17﹞《中國財政年鑒·2010》,中國財政雜志社2010年版,第27頁。
﹝18﹞《中國財政年鑒·1996》,中國財政雜志社1996年版,第125頁。
﹝19﹞《中國財政年鑒·1997》,中國財政雜志社1997年版,第186頁。
﹝20﹞《中國財政年鑒·1995》,中國財政雜志社1995年版,第121頁。
﹝21﹞《中國財政年鑒·2006》,中國財政雜志社2006年版,第158頁。
﹝22﹞《中國財政年鑒·2007》,中國財政雜志社2007年版,第153頁。
﹝23﹞《中國財政年鑒·2012》,中國財政雜志社2012年版,第182頁。
﹝24﹞《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法律法規全書》第2冊,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774頁。
﹝25﹞《中國財政年鑒·2004》,中國財政雜志社2004年版,第114頁。
﹝26﹞《中國財政年鑒·2005》,中國財政雜志社2005年版,第122頁。
﹝27﹞高培勇:《當前財政形勢分析與對策》,《財政研究》1995年第4期。
﹝28﹞安國俊:《國債市場流動性問題研究》,《財政研究》2008年第3期。
﹝29﹞石國勝:《我國將實行國債余額管理制度》,《人民日報》2005年12月19日。
﹝30﹞鄭春榮:《論建立比例上限的常態國債余額管理制度》,《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31﹞《國債余額管理》,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2007lh/content_544509.htm,2007年3月7日。
﹝作者簡介﹞湯林閩,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人員﹔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汪德華,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文章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相關專題 |
· 《當代中國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