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主題主線,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做好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這篇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大文章。要做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同時,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和良性互動中,做好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這篇大文章,就必須繼續過好四個關口:市場經濟關、民主政治關、利益調整關、國家治理關。
當年,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過市場經濟關的時候,走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資本主義制度同市場經濟結合的道路。這對它們是輕車熟路,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商品生產和流通高度市場化、高度社會化的產物。盡管如此,它們也經歷了好幾次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才建立起高度發達的國內統一市場和世界市場,實現了區域一體化。如今,過好市場經濟關這個問題,客觀地擺在我們面前,關鍵看我們如何應對。我們的國情、社會制度、歷史文化傳統、發展道路,都決定了不能走西方國家的市場化道路,而必須堅定不移地做好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篇大文章。
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在過民主政治關的時候,走的是多黨競選、三權分立、代議制即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發展道路。因為,這些政治工具正是處於上升時期的資產階級對付封建專制或封建王權的有效手段,由此形成了近代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傳統。然而,資本主義民主在當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去年在《美國利益》雙月刊上發表題為《美國政治制度的衰敗》的文章,認為美國政治文化的三個主要結構性特征當前都出了問題。一是,相對於其他自由民主國家而言,司法和立法部門(也包括兩大政黨所發揮的作用)在美國政府中的影響力過大﹔二是,利益集團和游說團體的影響力在增加,這不僅扭曲了民主進程,也侵蝕了政府有效運作的能力﹔三是,由於聯邦政府管理結構在意識形態上出現兩極分化,美國的制衡制度也就變成了否決制。所有這些引發了一場代議制度危機。對我們國家來說,要過好民主政治關,當然不能照搬西方政治模式,而必須堅定不移地做好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這篇大文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過程中,每出台一次大的體制機制改革,都會涉及利益格局調整,都會由利益格局調整而產生推動改革、深化改革的內生動力。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重性。利益格局調整,在利好之外,也逐漸積累了一些負面的東西,這就是某些利益的碎片化,造成公共資源和國有資產的流失,形成一些行業、部門、企業的利益固化的藩籬。進一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通過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建立既體現國家整體利益、人民根本利益,又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的新型利益格局。總之,是要構建體現社會公平正義和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利益格局,使國家夢、民族夢、人民夢同個人夢真正融合為一體。這樣,才會有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基礎,才會貫穿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也才會在此基礎上形成全民族的最大共識和最大公約數。
過好國家治理關,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完善與發展這篇大文章。縱觀世界各國,各有各的治理體系、國家制度。這些治理體系和國家制度,都是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最終穩定下來,完備起來。就是到現在,也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和改革。沒有一成不變的國家治理體系,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國家治理模式,更沒有一個統一不變的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標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中國長遠發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礎。這就說明,當前我們已經把國家治理問題放在統攬全局的核心地位,將社會主義制度文明建設提上了國家重大議事日程。堅定不移地做好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篇大文章,就一定能夠在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問題上佔領制高點,擁有這方面的國際話語權。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解決的不僅僅是實踐層面的問題,而是事關長遠、事關根本、事關全面的大問題。同時,其涉及的也不僅僅是實現近期目標的事情,而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程中的長遠布局、長遠之策。把近期目標、近期戰略布局同長遠目標、長期戰略布局緊密結合起來,就需要有“水滴石穿”的韌勁和“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完全可以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提出,提升了我們黨對執政黨建設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理論成果。
(作者為《求是》雜志社社長)
相關閱讀: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