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僅取決於經濟總量、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更取決於它的創新能力。十八屆五中全會從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要求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出發,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並把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強調要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這是黨中央全面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立足中國現代化全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創新是治黨治國之道,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寶貴經驗,必須始終堅持
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重視創新的政黨。進入新時期以來,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敢言前人所未言,敢做前人所未做,善於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大膽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境界,堪稱我黨歷史上改革創新的光輝典范。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續關注創新問題。1992年,江澤民同志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講話指出:“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進行創新,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決定性因素。”他提出,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經濟建設的首要地位,並使之“成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指導思想”。進入新世紀,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永不自滿,永不懈怠,這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扎實推進創新。2006年1月,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部署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胡錦濤同志在會上提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奮斗。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放到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首要位置,並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這表明了我們黨對自主創新認識的不斷深入。201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指出:“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強調:“要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大力謀劃創新、積極推動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把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有機銜接起來”﹔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創新型國家﹔要“建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以改革釋放創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讓一切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要大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建立“創新團隊”﹔要“建立健全鼓勵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體制機制”﹔要“推動軍事戰略創新”,等等。這些講話闡明了創新的意義和作用,指明了創新的內容,提出了創新的方式方法,是新時期推進創新的重要戰略思想。
回顧30多年的改革開放歷程,可以發現,改革與創新是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的。形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建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都始終伴隨著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創新,有力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
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決定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戰略抉擇,必須緊抓不放
“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個重要論斷,是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孕育、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新形勢下,面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提出來的,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憂患意識,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從人類發展進程看,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歷史。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世界經濟中心數度轉移,世界經濟格局數次深度調整,其中科技中心一直是背后重要的影響變量。科技創新在哪裡興起,尖端人才就在哪裡匯聚,發展動力就在哪裡迸發,發展制高點和經濟競爭力就轉向哪裡,現代化高潮就興起在哪裡。近500年來,世界經歷了數次科技革命,一些歐美國家正是抓住了這些科技革命帶來的重大機遇,依靠科學技術、生產方式、經濟體制、文化制度等各個方面的創新,一躍成為世界強國﹔反之,一些經濟文化落后國家,由於長期因循守舊、裹足不前,未能進行有效的變革創新,因而錯失科技革命帶來的良機,最終淪為末流國家。近50年以來,少數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從低收入成功邁向高收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實現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升級轉變,其中一條重要經驗在於緊緊依靠科技創新打造競爭新優勢,從而提升了自身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歷史經驗表明,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來說,要迅速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大力推行創新發展戰略。
從當今國際形勢看,國際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本質上是創新能力競爭。當前,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數學與系統科學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領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學前沿,一些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帶動了關鍵技術交叉融合、群體躍進,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加快應用極有可能重塑全球經濟結構,使產業和經濟競爭的賽場發生轉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創新已經成為大國競爭的新賽場,世界各主要大國都在積極強化創新部署,如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德國工業4.0戰略等應運而生。順應時代潮流,就必須把創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為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和綜合國力奠定堅實基礎。
從當代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未來發展趨勢看,創新決定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經濟發展正在進入新的階段,逐漸從數量擴張的粗放式增長方式轉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集約式增長方式轉變。隨著投資的邊際效率不斷遞減,伴隨國際金融危機而來的進出口貿易的下降和國內有效需求的不足,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促進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乏力,依靠大規模要素投入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當今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資源環境約束日益趨緊,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處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緊要關頭。從中國未來發展需要看,未來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是完成第一個百年夢想的馬拉鬆賽跑的沖刺階段。能否成功轉變發展方式,能否成功推進產業升級,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關鍵是看能否依靠創新打造發展新引擎,創造新的更長的增長周期。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日益嚴峻的現實挑戰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必須實現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可以說,實施創新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大抉擇。
三、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必須持續協調推進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實踐永無止境,創新不能停頓。十八屆五中全會從戰略全局高度,闡明了創新發展的豐富內涵和實施路徑,為我們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
在創新內容上,要統籌推進理論、制度、科技、文化和其他各方面創新。創新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全要素、全系統、全方位變革。全會強調,必須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始終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這是新形勢下中央提出的新要求,內涵十分豐富。要從創新的全局性、系統性、整體性出發,把創新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要通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用創新理論指導經濟社會建設的實踐﹔要通過制度創新,構建適合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要通過科技創新搶佔全球科技制高點,為經濟建設提供原動力﹔要通過文化創新,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各類創新提供精神動力。
在創新的途徑方面,破除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以改革開放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建立健全國家創新體系。必須抓住創新發展的著力點,按照五中全會要求培育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新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構建產業新體系、構建發展新體制、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要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上下更大功夫,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選准關系全局和長遠發展的戰略要地,實現科技創新的跨越式發展﹔要促進科技創新與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持續發展和全面融合,打通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通道﹔堅持全球視野,緊跟世界科技發展趨勢,充分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統籌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全面提升國際科技合作水平和創新能力。
在創新主體方面,要大力集聚和培養更多創新型優秀人才,構建規模宏大的人才隊伍。創新關鍵是人才,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要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圍繞創新重點,建設一支規模宏大、實力雄厚、富有創新精神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堅持引進和培養相結合,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新人才引進政策,同時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改革科研評價和獎勵制度,健全人才流動機制,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自主權,為科研人員營造更加寬鬆的科研環境﹔要構建創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把激發創造力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在創新的環境方面,要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創新發展是全民參與、全民推動的宏偉事業。黨中央提出實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釋放巨大的創新潛能。要積極倡導敢為人先的創新自信,使創新成為全社會的一種價值導向、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時代氣息﹔要強化創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健全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動力﹔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每個有創新意願的人都有機會和空間,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創新、人人希望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的社會氛圍。
在創新的領導機制方面,要“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堅持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建設總布局中思考和謀劃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成為國家意志和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要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和資源配置中,把創新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優先考慮﹔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改變封閉系統,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創新機制的開放性,突破“條塊分割”的行政管理結構,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要進行投融資體制、產權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構建有利於促進創新的體制框架,提高創新資源的集聚能力和使用效率﹔要加大科技投入,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源投入創新,形成財政資金、金融資本、社會資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擴大創新創業投資規模。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