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鄉鎮村、湖北潛江、團組織建設、擴充工作力量、選派計劃、體驗基層共青團工作
潛江系湖北省直管市,地處湖北省中部,國土面積2004平方公裡,人口103萬。截至2015年11月,全市各級團組織中,團的委員會109個,團的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2705個﹔團員46945人,團干部1930人(其中,專職團干部14人,兼職團干部1946人)。近年來,為認真做好新形勢下黨建帶團建工作,進一步激發基層團組織工作活力,團市委聯合市委組織部在全市范圍內實施了“選派優秀大學生到鄉鎮擔任團委書記助理工作計劃”(簡稱“選派計劃”),探索了增強基層組織活力的新路徑,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12年7月至今,該計劃已連續實施了4年。
一、源起
團的組織格局創新工作開展以來,我市23個區鎮處團委,在團干部選配、內容設計、運行制度、工作保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創新,打開了基層團的工作新局面。同時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部分團干部工作熱情不高。
由於大部分團干部是兼職,所以主要精力集中在黨政布置的中心工作上,沒有足夠精力來思考和開展團的工作,且大部分團干部對團的工作缺乏熱情,責任感不強,被動應付。還有部分團干部認為新形勢下團的工作開展難度很大,存在一種畏難情緒,不能很好的開展工作。
(二)多數團員青年組織觀念淡薄。
現在多數青年都更多的關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項目建設、社會治安等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領域,但對公益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低,出現了“團員不愛團,青年不想團,團干不管團”的現象。
(三)活動載體缺乏創新。
符合基層共青團工作發展要求、適應廣大農村團員青年需要、緊密結合基層黨政中心工作的團的工作體系尚未建立健全,大部分團干的思維仍停留在傳統的文化媒介上,活動種類單一、屈指可數,如電影放映、演講比賽、詩歌朗誦等,面對新活動、新部署,少數團干無從下手,既有的實踐經驗難以適應活動的需要。
二、做法
(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爭取多方支持重視。
潛江市現有鄉鎮10個、國有農場6個、街道辦事處6個、經濟開發區1個,團市委成立了調研小組,先后5次運用座談會、個別走訪和實地考察等方式分片包干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並重點對浩口鎮、園林辦事處等4個青年密集地區團的工作進行了跟蹤考察,厘清了基層團組織工作台帳,掌握了計劃實施的第一手資料。同時,為確保“選派計劃”這個全新的項目落地生根,團潛江市委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
一方面,爭取黨政領導認可。在配合好黨委、政府工作的同時,團市委及時做好與分管領導的溝通、匯報工作,提出了以鄉鎮團組織格局創新和“一鎮一品”項目創建為契機,通過在高校選派優秀大學生到基層工作,增強基層團委的工作力量,不斷夯實基層黨的青年群眾工作基礎。得到了市委組織部的重視和認可,專門成立了市委組織部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選派計劃”工作領導小組,聯合下發了《關於實施選派優秀大學生挂職鄉鎮團委書記助理計劃的通知》(潛青聯發[2012]6號),為“選派計劃”爭取了“身份”。
另一方面,加強同學校領導溝通交流。文件下發后,團市委及時與湖北經濟學院團委進行了對接,就計劃實施時間、挂職干部報名篩選條件及流程、挂職期間主要工作任務及安全問題交換了意見,基本達成一致﹔同時,通過團委書記對17個鎮、處食宿情況進行了摸底,在征求當地黨政主要領導意見的基礎上,對挂職干部的性別進行了合理分配,最大限度的減輕基層負擔。
(二)規定動作+自選動作——優化挂職工作項目。
“選派計劃”的實施是引導挂職干部走進基層、鍛煉能力、提升自我、體現價值的有效途徑,其主體都是經過學校嚴格遴選的優秀大學生,他們文化水平高、悟性高、能力高,合理設置挂職期間的工作項目方能實現“小助理、大作為”的效益最佳化。
一是“規定動作”做到位。所謂“規定動作”,主要是指挂職干部擔任鄉鎮團委書記助理期間,要積極在鄉鎮共青團“五個基本”建設、鄉鎮團組織格局創新、“一鎮一品”項目創建、“希望家園”建設、“希望工程”實施、服務鄉鎮黨政中心工作等市委、團省委下達的工作任務中做好文件傳達、數據摸底、資料整理、志願服務等各項工作,還要在“青春潛江”新媒體陣地(QQ、微博、微信)建設,“青春有約”相親交友聯誼會、“青春樂駕”駕駛技能培訓計劃、“青年倡廉”主題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團市委結合青年需求自行組織實施的“青字號”工作中邊學邊做,及時上報和處理各種表格、文字、圖片資料,爭當基層團委書記的得力助手。
二是“自選動作”有特色。所謂“自選動作”,主要是指挂職干部結合所在的鄉鎮或辦事處黨委當前的中心工作而因地制宜的開展的各項活動。如市委、市政府重點打造的潛江食品產業園位於楊市辦事處,該地招商引資任務較重,挂職干部不僅要會靈活運用excel軟件對投資金額、佔地畝數、就業安置人數等各種數據進行統計、篩選,還需要熟悉國家產業政策,能評、環評、安評相關要求和潛江產業發展規劃﹔王場鎮征地拆遷掌握任務較重,除業務工作外,挂職干部還需深入村組農戶,學會與老百姓拉家常、打交道。總而言之,就是鼓勵提倡挂職干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融入基層工做。
(三)強化考核 有始有終——建立長效工作機制
集中報到當日,團市委會將挂職所在地的團組織負責人和挂職干部召集在一起,舉行“選派計劃”啟動儀式,明確挂職期間的工作要求和紀律﹔挂職鍛煉結束、返校的當日,團市委會舉行簡短的“選派計劃”歡送儀式,並表彰一批表現優秀的挂職干部,做到有始有終。
一是建立健全溝通聯系機制。報到當日,團市委會將提前印制好的團委書記、挂職干部工作通訊錄分發給雙方,並建立“20XX屆挂職干部”QQ群、微信群、手機短信平台,一方面及時准確的掌握挂職干部的思想動態、及時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加強挂職干部之間的工作交流、探討。同時,會公布上一屆的挂職干部的學姐、學長的相關工作群,方便他們盡早轉變身份、適應角色。
二是建立健全獎懲考核機制。為期兩個月的挂職鍛煉結束后,挂職干部需統一上交挂職工作總結(由挂職干部撰寫,內容包括:挂職鍛煉工作情況、工作體會、工作建議)和挂職大學生工作鑒定表。團市委將採取“挂職干部自評+挂職所在地團委書記評+團市委評”三位一體的考評方式,評選出不超過挂職干部30%的“潛江市優秀共青團干部”,並將榮譽証書直接寄往校團委。
三是建立健全跟蹤回訪機制。對所有挂職干部建立“一對一”的挂職檔案,了解其挂職結束后返校的表現及就業分布情況,通過近四年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出國2.3%,讀研33.6%,進企業25.9%,自主創業9.7%,教師4.6%,公務員23.9%。為湖北經濟學院合理調整專業設置提供了支撐。
三、成效
“選派計劃”的實施受到了市委、團省委、校地雙方領導、基層團干、青年學生的廣泛關注。自2012年7月實施以來,該項目已連續實施4屆,先后吸引了來自湖北經濟學院英語、國際貿易、金融、會計、物流管理、工商管理、法律、市場營銷等12個專業100余名優秀大學生參與挂職鍛煉,為10個鄉鎮、6個辦事處、1個開發區輸入了新鮮血液。他們在立足本職工作、發揮自身專長,投身基層、服務基層、激發基層共青團工作活力的同時,也順應了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推動了高校人才資源、智力資源流向基層、服務基層,培養造就了一批既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又有基層工作經驗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優秀青年人才,受到了當地黨委、廣大團干和包括學生在內的校方的普遍歡迎。
四、創新啟示
堅持“黨建帶團建”、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團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保証。而“選派計劃”的實施正是進一步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活躍基層團的工作的重要舉措,具有顯著的人才培養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一方面,加入到挂職干部行列中來的大學生,均經歷了選拔、培訓、上崗、管理、考核等各個工作環節,為他們接受面試、參與應聘提前進行了一輪“實戰演練”﹔另一方面,他們的到來,有效緩解了基層共青團人手緊缺、精力有限、基層干部隊伍青黃不接的燃眉之急。
“選派計劃”的順利實施,樹立起校地聯動的良好示范,對進一步建立健全校地合作機制,全面加強地方和高校在青年工作、人才交流、校外實踐、學生培養等方面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