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機關、湖北恩施、服務青少年、把握青年需要、助學扶貧、線上線下好橋梁
“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由共青團恩施市委組織實施,自2015年7月啟動至今,借力“互聯網+”,運用新政策,爭取基金會,動員團組織,茁壯成長並已 初見成效。該項目旨在服務青少年,幫助偏遠山區貧困青少年解決上學難及因學致貧問題。同時,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新時代團委工作能力。該項目 主要有四部分構成:宣傳動員,組織部署﹔精准識別,採集信息﹔線上線下,當好橋梁﹔整合資源,優化發展。其中,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團委架橋結對幫扶是我們 發展重點。
目前,雖然共青團恩施市委隻有團干部3人,團員3人,但背靠264個團支部、24149名團員,130名專兼職團干,是一支有活力、能戰斗、有理想、不怕 苦的青年隊伍。我們以決心換愛心,半年時間的組織宣傳推廣,“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已接受省青基會資金34500元,接受社會愛心資金91800元, 受助青少年共89人。我們在努力,讓“助學扶貧,為愛筑夢”發展的更好,幫助更多的貧困青少年,也為青春交上一份閃光的答卷。
一、源起
恩施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受限於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全州8縣市均長期入列國家級貧困縣。近年來,經過奮力拼搏,迎頭追趕,經濟已有長足發展,但差 距依然明顯存在。而教育與經濟休戚與共,教育機會的欠缺必定是優秀人才培養的硬傷,更談不上科技興國、創新發展。青少年是無辜的,貧困總要克服才行,助力 改觀恩施貧困青少年教育機會、教育資源匱乏的現狀,共青團恩施市委責無旁貸,也深感重責在肩,我們不停在行動,不停在思索。
2015年精准扶貧號角吹響,“互聯網+”行動快速發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萬眾創新噴薄而起,深深地刺激了位於偏遠山區的恩施經濟社會發展。下半年伊 始,團市委通盤考慮自身資源和所屬優勢,認為要充分利用有利時機,幫助解決困難青少年上學難、保障差、無人管的問題,千方百計杜絕貴州畢節留守兒童慘劇的 重演。經綜合研判決定,必須開放思想重構助學格局,針鋒相對,打破偏遠山區助學模式覆蓋面窄、形式單一、受益人少、難以持久、信息混亂、“單打獨斗”等現 狀。在黨政關心、社會關注、青年需要、共青團能為中找准結合點,積極發揮團委作用。至此,“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應運而生。
該 項目跨越線上線下、地理限制,爭取到湖北省青基會、共青團恩施州委和基層組織、恩施市教育系統、順豐公益基金會、社會愛心人士等團體和成員的支持和配合, 從而在短時間內,最大程度地適應眼前形勢,快速地發展了自身,在幫助更多貧困青少年上學,助力精准扶貧大局,貢獻青春力量上跨出了靚麗的第一步。
二、做法
2015年7月伊始,全體機關干部集中精力研究,認為恩施市還有大量存在特殊困難的困境青少年,在生活學習發展中遇到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信息不 暢、形式單一、方法落伍、資源利用率不高為代表的傳統助學模式阻礙了助學扶貧工程的快速推進。隻有下定決心開展信息排查和採集,建立困難青少年數據庫,搭 載“互聯網+”這趟快車,不斷整合資金、人力、物力資源,創新發展助學手段才能有效幫扶困境青少年,為他們送去切實的關愛,為團市委今后幫扶青少年工作打 牢基礎,同時也是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精准扶貧工作的主要依據,我們必須積極作為。此后,一系列措施逐步落實,具體步驟如下:
一是宣傳動員,組織部署。全市17個鄉(鎮、辦事處)團委統一行動,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載體進行廣泛宣傳,並積極報道關愛幫扶困難青少年的典型事跡,向社會傳遞正能量,讓更多的人來關注困難青少年。鼓勵本地社會愛心力量對接困難青少年,實施貧困幫扶。
明確“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對象:總體為18周歲以下的全市家庭經濟困難青少年,具體為以下7種類型:1、遵紀守法、勤奮誠實、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 難青少年﹔2、城鎮和農村單親家庭子女,或者孤兒﹔3、家庭經濟困難留守兒童﹔4、享受城鄉低保和意外事故導致家庭特別困難青少年﹔5、父母喪失勞動能力 的家庭經濟困難青少年﹔6、家庭經濟困難烈(軍)屬青少年﹔7、其他家庭困難青少年。
二是精准識別,採集信息。總 的要求是:團員干部直接進村入戶,訪談家長,採集圖文,對接學校信息庫,建檔立卡,爭取一次排查清楚,不持雙重標准。具體來說,全市17個鄉(鎮、辦事 處)團委都明確專人,進行信息採集、整理等工作。全部填寫《恩施市家庭困難青少年信息採集表》《恩施市家庭困難青少年信息採集匯總表》,逐人登記建檔。電 子版資料對每名被採集對象建立一個文件夾,文件夾名即為採集對象姓名,該文件夾內包含困難青少年信息採集表、電子版照片等內容。紙質版資料按照“一人一 檔”的要求進行匯總,各鄉(鎮、辦事處)團委集中於8月15日前連同《恩施市家庭困難青少年信息採集匯總表》一並報送到團市委辦公室。
三是線上線下,當好橋梁。總 的要求是:認識到跳出山區越偏遠越貧窮的怪圈,在當前隻有嫁接互聯網。在線上,我們將紙質檔案數字化,將塵封的櫃台動態化,將資助信息公開化,將聯絡“中 介”權威化。在線下,鋪路建橋,適時開展“樂善助學”見面會,讓愛心人士與孩子們真誠溝通和交流,結成幫扶對子,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愛和溫暖。具 體來說,在共青團恩施市委官方網站恩施青年上開辟“助學扶貧,為愛筑夢”專題網站,同時發布至團市委微信公眾號青春恩施。經過精心設計構架,所有數據開始 建檔入庫、權威公示、實時補錄和動態更新,號召廣大愛心人士與全市貧困青少年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考慮到安全、高效等因素,所有援助工作分5步進行: 愛心人士可在微信公眾號青春恩施(qingchunenshi)頁或者“扶貧助學 為愛筑夢”專題網站中 (http://fp.esyouth.com.cn)快速篩選確定有資助意向的學社﹔與團市委專門負責人(聯系電話0718-8237921,聯系人: 張春花)聯系,獲取學生詳細資料﹔確定結成幫扶對子后,將資助款項(一年一次)打入團市委賬戶。為保証“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權威性、公益性,團市委 適時舉辦“樂善助學”見面會。愛心人士將與貧困青少年面對面溝通和交流,將資助物資交給受資助對象,如果有需要,愛心人士可進行二次家紡。最后,團市委負 責整個受援時段的情況監督、反饋,並將捐贈情況向社會公示。三個多月來,團市委組織了兩次見面會,團市委書記均到場參會,與愛心人士、貧困孩子一起收獲快 樂,收獲感恩。
四是整合資源,優化發展。該 項目得到了湖北省青基會、共青團恩施州委和基層團組織、恩施市教育系統、順豐公益基金會、社會愛心人士等團體和成員的支持和配合。在精准識別中發現,因學 致貧者不在少數,助學也是扶貧的話題漸成共識。“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一經誕生,就在精准扶貧大局中得到黨政重視。而就助學政策來說,其覆蓋面、時間 段有限,社會愛心人士助學扶貧願望存在且比較強烈,自由靈活、時空不定的捐助方式正好彌補了政策短板。因此,“助學扶貧,為愛筑夢”專題網站的開設,最大 程度實現了公與私的融合,使助學扶貧發揮了最大效能。截止目前,“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已成功接受資金126300元,資助困難青少年89人。同 時,我們在努力了解、搜集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集中智慧探討下一步工作,不斷完善該項目,為貧困青少年營造更加良好的成長、學習環境。比如:在年 齡段上,目前檔案庫貧困青少年信息以18周歲以下青年為主,后期將向貧困大學生甚至畢業生年齡段延伸,為更多貧困青少年提供服務。也比如:我們初次地毯式 排查效果顯著,但各種致貧因素依然客觀存在,貧困青少年的再次出現將不可避免,團委會組織實施二次、三次甚至更多的地毯式排查,爭取實現“青年有困難,就 找共青團”承諾。
三、成效
半年來,共青團恩施市委精心打造“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收獲各方支持,匯聚各方力量,積極適應形勢,立足青年需求,起步階段已經收效顯著:
其一,從2015年7月底開始,到2015年8月中旬,集中排查行動結束,共採集2500多名困難青少年信息,已經建檔入庫1285名,持續搜集工作將不間斷進行,力爭本階段不漏一人。
其二,三個多月中,共聯絡到54名愛心人士,與54名貧困青少年結成幫扶對子,捐獻愛心款項91800元,爭取到政策資金34500元,資金總額126300元,資助總人數89人。
其三,成功舉辦兩期“樂善助學”見面會,通過官網新聞和官微專欄發布后,社會反響熱烈、評價積極,樹立了團組織能干事、干好事的良好形象,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青年。
其四,恩施電視台進行了專門採訪和跟蹤報道,在恩施網絡電視、直播恩施頻道播出,對團市委組織實施的“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在電視上播出后,更多的機構和人士希望與我委加強合作,整合資源,助學扶貧。
其五,該項目受到恩施市委的關注。市委領導評價道:共青團恩施市委緊緊圍繞全市黨政工作中心,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既關心指導基層團建創新工作,又 帶頭示范積極作為,組織實施了“助學扶貧,為愛筑夢”大型項目,完全契合全市“精准扶貧,競進小康”工作大局。希望團市委繼續創新思路,抓住契機,邁上新 的台階!
其六,該項工作在“百縣千鄉”農村區域化團建工作競賽中入選恩施州優秀創新項目,得到共青團恩施州委的高度認可。認為在認識和利用“互聯網+”“眾籌”等概念上踏出了第一步,值得鼓勵,並推薦參加全省基層團建創新項目評比。
其七,該項目為恩施州其他縣(市)在助學扶貧工作上樹立了典型,具有一定的推廣示范作用,為同類工作的開展也積累了寶貴經驗。
四、創新啟示
1、主動對接“互聯網+”。“線上線下”可以跨越空間的制約,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推動共青團工作方式地轉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日益緊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借力“互聯網+”爆發式發展,偏遠山區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正在弱化,以恩施為代表的西部地區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狀態。我們的思路是:要主動增強創新意識,抓住機會彎道超越,最好的方式就是對接“互聯網+”行動,盡快擺脫助學扶貧一直落后的狀態,將工作狠狠地向前推進,向上提高,增強團的活力和生機。
2、明確創新導向。創 新不能盲目,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基層導向、青年導向、服務導向,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創新實效,針對性的解決眼前難題。我們“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就是要解決恩施市青少年上學難的問題,幫助青少年克服貧困,惠及基層,具有明確的導向。最終達到增強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團組織的有效覆蓋面的目的,有 效防止了創新脫離青年需求的傾向。
3、創新成果共享。創新不是一個人的事,尤其是團組織,創新的成果要能惠己及人,實現共享。“助學扶貧,為愛筑夢”項目的創新標志集中表現在“精准識別”、“線上線下”、“結對幫扶”方面,為同級團組織服務青少年工作積累了經驗和借鑒,項目發展成熟后,將在團組織、教育系統、公益助學等領域具有較大地推廣示范作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