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生動的實踐基礎、內在的現實基礎、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牢固的政治基礎。研究五大發展理念,對相對發展起來的當代中國而言,是一個關系發展全局變革的戰略性課題。
五大發展理念關系發展全局,對發展的基本方面和基本關系作了深刻闡述。創新定位於動力方面,闡釋了人與社會環境的矛盾關系,擔負著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牛鼻子”角色,是解決我國發展“虛胖”問題進而實現由大轉強的關鍵﹔協調定位於平衡方面,闡釋了地區、城鄉、軟硬、軍民等全局性關系,為拓展發展空間、提升發展效能提供了根本遵循﹔綠色定位於滋養方面,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強調要在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前提下,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開放定位於空間方面,闡釋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凸顯出全球化背景下要注重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建構廣泛的利益共同體﹔共享定位於目的方面,闡釋了人與發展成果的關系,緊扣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這一核心,突出對發展獲得感的全面提升。
五大發展理念關系發展根本,體現了對發展規律的深刻認知。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傳統依靠“物”來推動增長的模式功不可沒但不可持續,今后將更加注重發揮“人”的價值,所以必然提出創新發展理念。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既要注重發展活力,也要注重各個方面、各種關系的平衡與和諧,所以必然提出協調發展理念。從自然發展規律來看,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必須遵循的前提,所以必然提出綠色發展理念。從世界發展規律來看,任何一個國家在追求發展和強大的歷史進程中都要倚重全球的力量,所以必然提出開放發展理念。從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的發展規律來看,共同富裕、以人為本、成果共享是社會主義本質的重要體現,所以必然提出共享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關系發展長遠,體現了國家由大轉強階段對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為加快追趕、“做大蛋糕”,要素和資本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換來了長期高速發展,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創新能力顯得不足,承載能力逼近極限,發展的代價十分巨大。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起點上,必須對未來發展作出重新謀劃。五大發展理念就是對發展全局的頂層設計,必將推動發展動力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走向創新驅動,發展布局由不協調走向協調,發展質量和形態由過度消耗污染走向綠色可持續,內外聯動由單向、低級走向雙向、全面、高端、協調和互利共贏,發展目的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向人人擁有更多獲得感。
五大發展理念涉及發展短板,抓住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進程中的矛盾、問題和不足。五大發展理念既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因素,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們發展的短板。創新理念旨在克服人的創新需求與社會環境制約之間的矛盾,即社會環境還滿足不了人們對創新的需求。協調理念旨在克服地區之間、城鄉之間、部門之間、行業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強調既要突出重點,更要抓住全面。綠色理念旨在克服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強化制度對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保障作用。開放理念旨在解決我國對外開放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指出了開放型經濟體現著當今時代特色、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符合我國發展要求的升級方向。共享理念旨在克服人與發展之間的矛盾,把共享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和中國共產黨的宗旨。
五大發展理念關系發展方略,體現了“人民共創共進共生共贏共享”的哲學思想。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新發展理念各個部分之間具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創新發展在當今謂之“共創”,協調發展的本質是推動“共進”,綠色發展的目的在於“共生”,開放發展則必須注重“共贏”,共享發展的實質在於“共建共富”。創新是出發點,共享是落腳點,兩者在五大發展理念中居於核心地位,其戰略要義可以概括為“人民共創共享”。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哲學思想在我國發展問題上的集中體現,值得進一步關注和研究。
相關專題 |
· 韓慶祥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