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3日15:0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論語》開篇就提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以“學”字作為整部《論語》的領起,可謂意味深遠,說明“學”是安身立命、經世致用的關鍵。古人所學乃聖賢之道,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不尊師則無法超凡入聖,修齊治平亦淪於空談。故《學記》雲:“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尊師、敬學對於傳道、治國、平天下皆至關重要。
尊師與傳道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謂道,即聖賢相傳之道。“師道”其所以“尊嚴”,是因為真正的明師皆不標榜自己,而只是“為往聖繼絕學”。 “傳道者”傳承古聖先賢道脈的這種無我的精神,正是為師者所以光載千秋、萬眾敬仰之原因。
中國傳統社會重義輕利,醫生和老師這兩種職業最受世人尊敬。因為醫生救人身命,不言財利。老師成就慧命,使人明道。古人雲:“千金不賣道。”古代的老師不用學問謀利,如遇清寒而又真心向道的學生,不僅不收供養,還要補貼學生。正是為師者“謀道不謀食”的品質,倍受社會尊重。
在中國古代,對師道的尊重是通過禮加以保証。《禮記·曲禮》曰:“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在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成年。從稱謂方面講,此時親友會贈予一字,自此以后,親友都要稱其字表示尊重。即便入朝為官,天子也要稱其字而不稱名。可以一生稱名的隻有兩種人:一是生養自己身命的父母,二是長養自己慧命的老師。可見古人對於老師是何等尊重!
古人入私塾讀書,要先行拜師禮。而行禮者不僅是學生,連學生的父母都要向老師行跪拜禮:父親帶領兒子,先向“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之神位”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之后老師入座於夫子牌位前,接受父子二人三跪九叩首的最敬禮。如果是一個家族禮請老師教育子弟,就由家中最尊長者代表族人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中國古代家道謹嚴,長幼尊卑秩序分明。試想,身為一家之尊的家長是懷著何等恭敬之心,才會向老師行如此大禮?而這種儀式,又會在孩子的心中烙下怎樣深刻的“尊師重道”之印記?
古人雲:“經師易遇,人師難遭。”所謂人師,乃德行才識並皆卓越者,可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不必在朝在位。在人類歷史中,出現了不計其數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等,但是真正的人師卻如珍如瑞。因為他們無論在誠意正心的修養上,還是在平治天下的智慧上,都堪為學人表率、足為后世取法。正是他們表裡如一地為人演說聖賢之道,才令無數人重拾對聖賢教誨的信心,使聖賢文化薪火不滅、代代承傳!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聖賢之道有賴於行道之師而光大。孟子尊孔子,“雖未得為孔子之徒也”,卻“私淑諸人”以求其教誨,學為“亞聖”而超於孔子門生。其原因隻為“至誠”二字。所謂“至誠如神”,唯有至誠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可見,對老師的尊重即是對聖賢之道的尊重,更是傳承聖賢學問所必須。
尊師與治國
《論語》中記載,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同理,如果君主希望百姓尊師重道,就必須自己率先垂范。古代聖王都明白上行下效的道理,因此,“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氏春秋》)
漢明帝就是一位尊師的典范。據《資治通鑒》記載,漢明帝為太子時,曾向桓榮學習《尚書》,在他做皇帝后,仍以學生身份自居。漢明帝造訪太常府時,以師生之禮與桓榮相見,並設幾杖,召集百官和桓榮的弟子數百人一起向桓榮行弟子禮,並由他親自執禮,帶頭聽受老師講學。
老師每有不適,明帝就派使者去慰問,而專門負責皇帝膳食和醫療的官員都絡繹不絕地去服侍桓榮。明帝還親自到老師家詢問病情,進入老師所居住的街巷就下車步行,手捧經書走到老師跟前,輕撫老師垂淚哭泣。他還送與老師床具、衣物等用品,讓老師更舒適地休養,久久不忍離去。從此以后,文武官員來探病,再不敢到門口才下車,而且都在桓榮床前下拜。桓榮去世,漢明帝親自改換喪服送葬,並把老師安葬在尊貴的位置。
唐太宗之所以在隋末戰亂后短期內就開創了“貞觀之治”,使天下太平、萬國來朝,與他尊師重道並賜予皇子、諸王們學習《群書治要》密不可分;清朝“康乾盛世”的締造,更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設立了禮請儒釋道大德為“國師”、堅持講經教學的制度相關。反之,唐朝之所以衰於唐玄宗、清朝之所以亡於慈禧太后,都是因為聖教的廢弛、對師道的輕忽。
天子之所以應尊師重道,因為天子的職責是踐行聖道,而老師的職責是傳承聖道。天子唯有從師而學,才能修德明道進而平治天下。縱觀中國千年歷史的興衰,可以發現:凡是尊師重道的時期都是政治清明,乃至盛世出現的時期;凡是輕師賤道的時期都是王朝走向衰敗和滅亡的轉折點。正如《荀子·大略》雲:“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
在古代“天下之命,懸於太子”,能否盡早為太子選擇明師教導,決定著國家的安危。這說明,國家是否有真正的后繼人才,主要取決於是否有好老師的教導。所謂“天下有真教術,斯有真人材”。《淮南子》中記載:“孔子養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唯有身體力行聖賢教誨的君子聖賢成為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主體,才能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做出重要貢獻。
尊師與平天下
“非聖人者無法”,由於西方人本主義的泛濫,東方疏離了孔孟釋迦,西方宣布上帝死了。結果,人們拋棄了倫理道德的標准,變得唯我獨尊、為所欲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虛無主義盛行;貪、瞋、痴、慢、疑等負面思想蠶食著人之本性;人與人、團體與團體、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核武器的發明,更使世界成為全球核戰爭的潛在戰場,整個人類都處在巨大威脅之下而惶惶不安。
在國際社會,許多專家學者都在探討世界和平問題,但多年來莫衷一是,甚至對此喪失了信心。而唯有國家與國家、政黨與政黨、族群與族群、宗教與宗教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世界和平才可以實現。而在四種關系當中,應從宗教團結開始努力。如果宗教能夠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則會影響族群、政黨,進而影響國家。
宗教團結靠什麼落實?靠振興師道。在漢語的解釋中,“宗教”的意思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如果每個宗教都能效法創教先聖的行誼,宣講創教本師的教誨,使宗教回歸到教育的本來面目,就是對耶穌、佛陀、穆罕默德乃至一切聖人真正的尊重。佛陀教導人以平等心禮敬一切人、事、物,倡導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上帝教導人凡事謙虛、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真主安拉教導人們:隻有一種道德規范,就是源於忘我、行善的博愛法則。這些教誨均以仁慈博愛為核心,說明各個宗教的本質精神是相通的。
如今,在發揮宗教的作用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必須堅持中國化方向,必須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准,必須辯証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必須重視發揮宗教界人士作用,引導宗教努力為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服務。”如何堅持宗教教育的中國化方向?就是要讓宗教回歸聖賢教育的本質。如何提高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就是要引導宗教徒落實宗教經典中的倫理、道德、因果教育,因為德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礎。為何要辯証看待宗教的社會作用?因為如果宗教不能回歸教育,不能講清楚宗教典籍,就很容易變成迷信、被極端組織所利用,進而產生負面影響。如何發揮宗教界人士的作用?就是鼓勵宗教界人士講解自己所學的經典,教化人民。如何引導宗教?就是讓宗教回歸教育、互相學習、彼此團結,唯有如此,宗教才能為現代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做出真實的貢獻。
人類如何在未來世界中生存和延續?這已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恩比把人類未來的希望寄托在中國。早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就指出:“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必須靠師道的恢復,才能承傳並發揚光大。如今,越來越多的志士仁人達成共識:“庄敬日強,安肆日偷”,人類要想延續,就必須對自以為是、恣意妄為的價值觀痛加反思,並重振師道尊嚴,以謙卑的心態仰承古聖先賢的智慧,如此方可真正實現二十一世紀的和平與發展。
師道,背后承載的是千年萬世的聖賢智慧。尊師,就是尊重古聖先賢、列祖列宗。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尊重師道,就是尊重當人的自性。唯有尊師重道,我們才能回歸純淨純善的本性,把扭曲的人性導歸正途;才能與天地萬物和諧共存,化解當今人類社會的種種矛盾沖突,把世界帶向一個安定和平的未來。重振師道,無疑乃當今之要務;師道之隆,必然為天下之福祉!
(來源:理論網)(文章由作者提供)
相關專題 |
· 劉余莉專欄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