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3日15:20 來源:光明網
中國傳統教育累積了五千多年的經驗,具有五千多年的效果。認識和總結這些經驗,對於提升今天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長善救失,倫理道德教育從家庭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一些歐洲學者一直在探討:為什麼四大古代文明中其他三個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華文明得以承傳下來,並且歷經幾千年、經久不衰?他們經過研究最終得出結論:那是因為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教育的結果。歷史証明,這個結論完全正確。
中國傳統教育的特色之一是長善救失,即以完善人格為教育的出發點和目的,而不僅僅止步於傳授知識和技能。《禮記·學記》中講:“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說文解字》中講:“育,養子使作善也。”《孟子·滕文公上》中記載:早在堯帝時期,有感於百姓“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的狀況,就任命契為主管教育的官員,教導人們懂得五種最基本的倫常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倫理關系構成了古代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的社會、國家、民族、時代背景下人們必須面對的最基本倫理關系。古人認為“人無倫外之人”,也就是說,把這五種基本的倫理關系處理好了,整個社會的人倫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左丘明言:“人棄常,則妖興。”說的就是倫理關系崩壞的后果。
古人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尤重在家庭開展此類教育。這個做法至今仍具有合理性。這是因為,人從一出生開始,首先面對的就是家庭關系,正是在家庭之中,孩子從父母,特別是母親身上,學會了如何處理好這些基本的倫理關系。因此,古語講“閨閫乃聖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個孩子在家裡接受了母親的言傳身教的影響,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與人和睦相處,形成了謙恭有禮、嚴謹誠信的態度,培養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走上社會之后自然知道如何與領導、同事、朋友乃至與陌生人和諧交往。
正是因為傳統社會重視從家庭(族)開始就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因此我國流傳下來很多家規、家訓,如《顏氏家訓》《了凡四訓》《朱子治家格言》等,“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也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俗語。
孝親尊師,教育的大根大本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也就是強調從對父母的孝心開始培養一個人“泛愛眾”的能力。這是因為,孝的教育,培養的是人的一種恩義、情義的情感。如果恩義、情義的處世原則培養不起來,就會形成一種以利害為取舍的處事原則,這樣的人往往會見利忘義或忘恩負義。而且,把“孝”作為“仁”之本,“愛人”首先從愛父母做起,然后愛其族人、愛其長上、愛其民族、愛其國家。這種推己及人的自然親情,符合人的認識與情感發展的規律,易於為人們所接受。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敬愛的人,怎麼可能讓他真心實意地去愛他人、愛民族、愛國家呢?孔子的弟子有子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作亂者,鮮矣”,《孝經》中也講,“長幼順,故上下治”。一個真正的孝子,也就具備一個道德上完人的基礎了。可見,“孝心一開,百善皆開”,孝的教育是維持良好社會倫理秩序的根本。而當代西方國家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法治相對健全的情況下,仍然出現了犯罪率激增、少年犯年齡下降等現象,無疑與夫妻關系失調、家庭崩潰、父子失教的狀況有關。
孝是由老師教導的,所以孝親與尊師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父母在家裡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老師在學校教導孩子孝敬父母,這樣親師緊密配合,孩子就很容易教好了。因此,孝(孝親)是中華文化的根,敬(尊師)是中華文化的本。
中國傳統社會每年清明、冬至定時祭祀祖先,出發點之一就是提倡孝道,因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試想,一個人連祖先都能念念不忘、能夠定時祭祀,對眼前的父母又怎能不孝敬呢?所以,提倡祭祖是機會教育,重在培養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提起對家族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以及對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而提倡祭祀至聖先師孔子的目的則是提倡尊師重道。可以說,孝親尊師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的根本。
英國著名哲學家羅素曾說:“中國人發現了一種生活方式,如能被全世界人採用,就會使整個世界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9月24日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中也強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羅素所講的生活方式就是孔子所講的“富之、教之”,習總書記所強調的是傳統文化對治國理政提供的有益啟示。《禮記·學記》有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文化的生機。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從繼承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教育開始。
相關專題 |
· 劉余莉專欄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