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構建殘疾人社會保障新模式

李關定

2016年09月01日09:1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寧波工業化、城鎮化、國際化迅速推進,實現了從商埠小城向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跨越,在打下堅實物質基礎的同時,寧波高度重視社會群體中佔較大比例的殘疾人特殊群體,在保障殘疾人的就業、創業、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模式創新。

殘疾人事業是一項崇高的人道主義事業,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工程,也是衡量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做好殘疾人事業,既是一項高尚的善舉,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

截至2015年,寧波GDP達到8011億元,增長8%,人均GDP達到1.65萬美元,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全市財政總收入2073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6億元。自營進出口總額突破千億美元,口岸進出口總額近2000億美元,成為全國第8的外貿大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7852元、26469元,居全國前列。城鄉統籌發展水平居全國和浙江省前列,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8:1,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連續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寧波城市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為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實現“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的目標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一、殘疾人事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與其他群體相比,各級政府對殘疾人的保障功能有弱化傾向,財政投入不足、資金短缺等深層次問題,使得殘疾人的相對貧困問題更加突出,殘疾人就業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下其競爭力更加欠缺,就業技能相對單一、就業崗位層次比較低、穩定性差,大部分缺乏體面就業。2015年浙江省按照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佔社會平均水平計算的殘疾人生活指數為67%。殘疾人社會保障依然薄弱,有相當多處於貧困邊緣的殘疾人沒有得到救助、返貧壓力較大。殘疾人受教育程度較低,其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學和文盲階段,許多適齡殘疾兒童沒有接受義務教育,使得各類社會矛盾更加容易積累和多發。

作為沿海經濟相對發達地區,寧波在大力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同時,深刻意識到必須直面上述問題,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充分建立完善全覆蓋、可持續的、多層次,同時又兼顧其他社會群體的公平,能夠切實改善和提高殘疾人生活狀況的社會保障。

二、殘疾人社會保障模式的構建

據統計,2015年年底,寧波市持証殘疾人總數達16.4萬名,其中重度殘疾人5.7萬名。寧波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工作,對殘疾人困難群眾予以優先照顧,對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家庭予以重點救助,不斷提高救助標准,殘疾人社會保障狀況持續改善,殘疾人工作呈現政策保障力度大、公共服務平台多、社會化助殘機制活的特點,形成了全社會關心關愛、助殘愛殘、殘疾人自強不息的良好氛圍,多次被評為全國愛心城市。

(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切實加強統籌領導

2015年,寧波市黨政主要領導先后9次對殘疾人工作做出批示﹔國際殘疾人日期間,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2015年寧波市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系列活動﹔市人大主要領導親自督辦“全體殘疾人免費乘坐公交”等重點建議﹔加快建設特教學校被列入2015年政府十大民生實事工程。“加快殘疾人全面小康進程實施意見”和“殘疾人兩項補貼”等重大政策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十二五”期末,寧波殘疾人就業率達到90%,殘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超過6000元,殘疾人小康實現程度達95.28%,連續3年領跑全省。

(二)以政策創新為抓手,突破殘疾人事業發展瓶頸

通過創新殘疾人各項政策,幫助殘疾人解決各類難題。安置就業方面,率先出台《寧波市促進殘疾人就業工作實施意見》,加強就業培訓,培訓殘疾人3143人。推動黨政機關帶頭安置殘疾人就業,2015年市級機關首次推出2個崗位實行單招單考,市級黨政機關已安置12名殘疾人就業。舉辦首屆殘疾人電商創業沙龍,培育“三零四免”、“一米陽光”等殘疾人電商創業新模式,幫助100多名殘疾人實現電商就業。教育方面,實施殘疾人大學生學費住宿費減免政策,惠及大學生144名,減免金額100余萬﹔幫助省內首位盲人考生參加普通高考並被溫州大學錄取。

(三)以需求為導向提升服務精准化水平

整合各類資源,搭建開放平台,推動殘疾人服務從“漫灌式”向“滴灌式”轉變。

1.搭建“三大平台”促就業。舉辦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殘疾人就業招聘會、殘疾人職業技能成果展示展銷,62名優秀選手獲得職業資格証書和“技術能手”稱號,373名殘疾人達成就業意向。

2.創新“兩個模式”抓康復。推行“醫保先保、民政救助、殘聯慈善補助”的精神殘疾人救助模式,近1.3萬名精神殘疾人享受全額免費服藥政策﹔依托“滬甬蘇”輔具網絡平台,推行“互聯網+適配+物流”模式,惠及1.5萬余名殘疾人,同比翻了兩番。

3.打響“一個品牌”強激勵。以競技體育為抓手,打響寧波市殘疾人體育的全國品牌,弘揚“自強、自立、自信”的殘疾人精神。全國九殘會上,寧波市共奪得29枚金牌,超4項世界紀錄,金牌數和獎牌數列計劃單列市第一,倫敦殘奧會“四冠王”楊洋包攬4項世界紀錄並入選國家隊備戰裡約殘奧會。

(四)以社會化參與為路徑,補足殘疾人事業發展短板

堅持政府引導和社會參與相結合,創新投入機制。寧波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擴建項目完成立項,總投資2.5億元,床位總數420張,打造全國一流的三級康復專科醫院﹔象山、余姚、寧海等地採用“殘聯建設、醫院托管”模式,建成殘疾人康復托養機構。大力推進社會助殘服務體系建設,以精神和智力殘疾人為重點,逐步對二級且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進行有效覆蓋,全市累計托安養重度殘疾人15320名,殘疾人小康陽光庇護中心(陽光家園)累計達149家。集聚資源打造寧波市“公益一條街”,搭建了“馨之園”等樞紐型社會助殘平台,培育“五谷畫坊”、“夢工坊”、“滿天星”等一大批社會助殘組織。

三、進一步推進殘疾人社會事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提升殘疾人保障制度的法治化水平

1. 從立法層面加快有關殘疾人法律法規的制定進程。在現有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框架基礎上,要結合經濟新常態,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深入挖掘、總結推廣各地先進經驗和有益做法,充實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的法律內容。

2. 適時適地制定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相關規范性文件。根據寧波社會經濟的發展、殘疾人狀況的變化與各縣(市)區的差異性,對政策的覆蓋范圍、享受對象、經費來源等要做出詳細規定和明確。

3. 加大法律法規的監督、執行力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對殘疾人相關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立法監督和民主監督,建立健全實施績效的第三方評估機制,確保保障制度運行更接地氣,更有可操作性。

(二)健全資金投入機制,為殘疾人社會保障提供有力的財力支撐

1.加大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根據殘疾人社會保障的不同需要及具體項目,如康復、住房、醫療、大病救助、就業培訓等,設立政府專項資金,並全部納入政府財政預算。

2.積極利用現有專項資金扶持政策。出台推進相對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相關政策文件,加大市級財政預算對本市內欠發達地區扶貧資金投入,對農村殘疾人的扶持做到資金到戶,受益到人;做好對安置和輻射帶動殘疾人數量多、質量好的項目的扶持;不斷放寬康復扶貧等政策性貸款發放條件,簡化手續,降低門檻,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充分利用再就業資金,重點向農村、農村殘疾人傾斜。

3.推進社會募捐工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社會力量,挖掘社會潛能,加強與重點企業、慈善團體、社會賢達人士的接觸和溝通,通過開展全國助殘日、國際殘疾人日、愛耳日、愛眼日等殘疾人特殊節日活動,積極爭取社會的援助募集資金,為殘疾人社會保障提供社會支持。

(三)從生活就業和醫療康復入手,提高保障精准度

1.生活保障方面。認真落實“兩項補貼”制度。確保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應享盡享,不漏一人。全面實施無障礙設施進家庭,加快“互聯網+”輔具適配體系建設,使更多殘疾人享受政策的陽光。全力推進殘疾戶危房改造,努力改善殘疾人住房條件。對貧困殘疾人住房改造和廉租房申請予以優先支持。

2.就業幫扶方面。必須讓殘疾人看到殘而不廢、自食其力的希望,大力推進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招聘、錄用殘疾人工作,加大職業培訓力度,鼓勵殘疾人電商就業,扶持福利企業、工(農)療機構、盲人按摩機構發展。要大力支持、發展幫助殘疾人就業的服務機構開展就業促進工作。

3.醫療康復方面。降低城市低保家庭殘疾人的醫保繳納費用和農村殘疾人合作醫療報銷的門檻,提高報銷比例。將更多的殘疾人康復診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范疇之內。對特困殘疾人群實行“社保+商業”雙重保險大病醫療救助。

(四)為殘疾人提供多樣化的優質服務

1.落實社區康復服務的首要職責。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大力推進“契約式”家庭醫生服務新模式,積極開展社區精神康復示范站建設,利用社區資源,運用社區功能,重點做好重點殘疾人的社區康復和生活服務。

2.提高托安養服務水平。出台老年重度殘疾人居家養老等優惠政策,加強殘疾人托安養機構的規劃和建設,不斷滿足殘疾人日益增長的日間照料和托安養服務的需求。

3.推進各級殘疾人康復就業中心建設,健全多元化殘疾人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殘疾人康復就業中心的建設,增強服務能力,完善服務功能,確保在精准服務中充分發揮核心、輻射等資源作用。

(作者系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