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冰
2016年10月11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提起長征,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想起毛澤東主席“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隻等閑”的豪邁詩句,“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的庄嚴文辭。外國人怎麼看長征?如何評價長征?這是令人感興趣的話題。
曾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著名學者布熱津斯基,1981年7月攜全家到四川安順場旅游,參觀了當年中央紅軍勝利渡過的大渡河。回去之后,感觸頗深,立刻寫下了一篇題為《沿著長征路線朝聖記》的文章,描述自己的感受:“在我們走近大渡河時,曾經一度懷疑它是否真的像長征戰士在回憶錄中描述的那樣水流湍急,險象環生﹔及至親眼目擊,才知並非言過其實。這條河水深莫測,奔騰不馴,加上洶涌翻騰的漩渦,時時顯露出河底參差猙獰的礁石,令人觸目驚心,不寒而栗!”由此,布熱津斯基不得不由衷地欽佩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在如此的艱苦環境下,依然取得了長征的輝煌勝利。
在美國作家索爾茲伯裡筆下,長征是“前所未聞的故事”。在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筆下,長征是“驚心動魄的史詩”,他還認為,與紅軍長征相比,公元前2世紀西方戰略之父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進軍,不過是一次輕鬆的假日遠行。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贊譽長征“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史詩,是一次體現出堅忍不拔精神的驚人業績。”韓國等亞洲國家也十分關注“長征精神”。韓國媒體評論說,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奇跡,不理解“長征精神”,就不能理解中國,就無法同中國進行充分的交流。他們認為,長征是人類史上的奇跡,從“長征精神”中,可以看到中國在現代世界史中將發揮中心作用的潛力。
筆者研究發現,80年來,許多國際友人對長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盛贊紅軍長征。他們中有著名的領袖人物、軍事統帥,也有專程來中國採訪報道的記者、作家,更有一些外國人來到中國重走長征路,體驗長征精神。其中有一些外國人,先是抱著好奇甚至懷疑的態度來看待長征這一事件,但在對長征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思索后,他們都成為了長征的贊頌者和崇拜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對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出來的英勇無畏的精神,給予了高度贊揚。他們認為,長征精神不僅是一種民族精神,更是全世界共享的精神財富。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產生了濃濃的“長征情結”?“長征精神”憑什麼引起全世界人們的稱頌?
我想,答案一定是,中國共產黨的“長征精神”與人類所推崇的奮斗精神、英雄氣概有很多共通之處。詩人說得好,穿過風雪,就有了風雪的堅韌﹔走過草地,就有了草地的深邃﹔翻過大山,就有了大山的抱負﹔涉過大河,就有了大河的豪邁。長征是考驗,長征是歷練,長征更是一曲人類在極限中求生存、在絕境中顯奮斗的凱歌。走過了二萬五千裡長征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從此所向披靡,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迎來了“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全國解放。
從外國人的“長征情結”可以看出:長征,不僅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也是震驚世界的偉大事件,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壯舉。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中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早已超越了時空,走向世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相關專題 |
· 綜合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