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鐵鎖
2016年10月19日16:26 來源:前線網——《前線》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來之所以能夠成就前人從未完成的偉大事業、創造讓世界心悅誠服的輝煌業績,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堅持既堅定地遵循正確的理論指導,又自信地進行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根本途徑就是邊干邊學習、邊干邊調整、邊干邊總結,邊干邊對自己的成功經驗進行理論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所面對的許多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必然會進一步有力地推動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我們黨之所以特別強調指導思想的極端重要性,就是因為“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95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回顧中國共產黨95年光輝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們黨之所以直至今天仍然能夠朝氣蓬勃、萬眾一心、目標一致地成就了一番番前人從未完成的偉大事業,創造出一個個讓世界心悅誠服的輝煌業績,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一直堅持既堅定地遵循正確理論指導,又充滿自信地進行理論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總結的那樣:“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
95年中,我們黨也曾歷經曲折、遭受挫折,但歷史的經驗教訓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政黨如果隻有力量而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就會導致在實踐中一味地盲動冒進,迷失方向,給革命與建設事業帶來難以挽回的巨大損失﹔同樣,如果只是機械地固守僵化理論,而不在與實踐的結合中運用、發展和創新,那麼理論就是束之高閣的空談,也不可能正確地解決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干不成事情。雖然遭受失敗與挫折、經歷曲折與失誤,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最終一次次走出低谷、創造一個個輝煌,根本原因就在於始終信仰正確的理論指導、遵循堅定的主義導航。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面對慘重的挫折,不但沒有垮掉、散掉,反而愈加強大,正所謂理論信仰的成熟是政治立場堅定的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總結的:“這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証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無論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概括地說,95年來中國共產黨所堅持的指導理論與所進行的理論創新集中體現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這些理論的堅守和創新都是適應具體的歷史條件與現實的實際任務而形成的。之所以反復強調正確認識、深刻理解並長期堅持這些重要貢獻和寶貴經驗,是因為堅定的理論信仰和不斷的理論創新是中國共產黨不斷前進發展、持續創造輝煌的巨大動力。對於這一點,我們隻要簡單地回顧一下黨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歷史過程就清楚了。
早在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曾經認為,隻要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的關於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根本途徑,即堅持暴力革命和列寧主義關於帝國主義陣營與無產階級革命發展的“不平衡”理論,並把蘇聯十月革命的首先在中心城市爆發武裝起義、奪取政權的成功經驗照搬過來、運用於中國,中國革命自然就會勝利。結果,教條主義的照搬照抄導致了中國革命的武裝斗爭屢屢遭受挫折並導致慘重失敗。這迫使中國共產黨從中汲取教訓、重新認識中國的特殊國情:經濟上,農村不依賴城市而獨立存在,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與城市的工業經濟相分離﹔政治上,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齊力剝削、統治中國,而中國國內的軍閥勢力長期實行封建軍事割據,致使中國長期處於不統一狀態。基於這個特殊國情,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尋找到一條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實際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相結合、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並在踐行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過程中正確地總結了中國革命遭受挫折的教訓和走向成功的經驗,實現了思想理論創新的自覺和自信,提出了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等正確原則,進而誕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理論——毛澤東思想。正是因為有了這個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中運用、發展和創新的理論作指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事業才順利地發展並取得徹底的勝利。
新中國建立初期,在完成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事業中,我們黨又成功地把馬克思主義關於和平贖買的理論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順利地建立起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極大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隨后,又把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所面臨的加強和鞏固執政地位,特別是領導億萬人民群眾搞好國家經濟建設作為全新的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為此,我們黨在實踐和理論兩方面都作了認真探索並積累了顯著成果。比如,《論十大關系》和“三個為主、三個為輔”的經濟建設方針,黨的八大政治報告中關於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科學分析,《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中關於准確判斷、分清並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這些獨創性的理論開創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開端。不過,由於我們黨對於領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總體上還局限於革命戰爭中形成的經驗、局限於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模式、局限於按傳統經典理論觀點理解和建設社會主義,不同程度地忽視了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的具體國情。結果,經濟建設上出現了“大躍進”的急於求成和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政治建設上出現了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發動“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挫折。粉碎“四人幫”、結束“文革”,中國共產黨人為了擺脫困境、扭轉局面,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轉折點,開啟了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內容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改革開放中,我們又面臨著諸多新問題。化解這些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進行富有成效的理論創新。經過實踐反復檢驗,我們黨形成了鄧小平理論這個重要的理論創新。
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當時,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黨內和國內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比如許多黨員從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社會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樣、不同群體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更加多元。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在一系列重大問題上及時作出回答,即回答好黨的建設如何改進與加強、怎樣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怎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擴大黨的社會基礎等問題。由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應運而生。
2002年,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面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許多具體問題,我們黨開始認真思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追求的發展是什麼樣的發展、應該如何實現經濟發展的全面、協調、可持續。這促成了科學發展觀的形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進行著更為立意深邃、目標明確的思考,作出了一系列符合世情、國情、黨情的正確判斷和新的理論貢獻,再次提出黨必須堅持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必須毫不動搖地懲治一切腐敗現象、營造全黨清正廉潔和全社會和諧公正的新局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勇於實踐、善於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簡要梳理這些年的理論創新,有助於我們更加准確地把握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基本思路。開始是“中國夢”,接下來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經濟發展新常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新理念、“六個堅持”等。此外,黨中央還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新戰略﹔提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新理念﹔提出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外交新戰略﹔提出“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全面從嚴治黨及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等一系列新舉措。這些旨在繼續推動理論創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及國防外交等各方面。基於上述分析總結,我們大致可以捋出一條治國理政的基本思路: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題”,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為奮斗目標,以經濟發展速度、結構和動力實現三個轉向為新常態,以“四個全面”為戰略布局,以“五大發展”為理念,以“六個堅持”為根本原則,以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與“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相統一為外交戰略,以“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為政治保障等。這把以“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為堅定信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升到了一個新境界。
從以上簡要的回顧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不是關在屋子裡設定一個必然正確的理論,而是邊干邊學習、邊干邊調整、邊干邊總結,也就是邊干邊進行基本經驗的提升、邊干邊進行必要的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展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未來,滿懷信心地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我們認識真理、進行理論創新就永無止境。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同時,我國社會主義隻有幾十年實踐、還處在初級階段,事業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 “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這必將進一步有力地推動中國共產黨進行理論創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共產黨進行理論創新的主線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題是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但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從來不缺少世界眼光,既著眼於中國的實際,也著眼於世界發展的根本趨勢,並主動吸收世界先進文明成果。當然,我們也強調,向別人學習,絕不是簡簡單單地復制別人,而是要有中國人自己的實踐經驗和主體意識。我們進行理論創新,既不能教條主義地搬用馬克思主義的詞句,也堅決反對教條主義地搬用西方時髦語言和片面、偏執的政治概念。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理論上不徹底,就難以服人。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 2016-07-02.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趙鐵鎖,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專題 |
· 《前線》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