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行政管理改革》

加快發展新經濟的著力點和戰略舉措

——“深化改革 創新驅動 加快發展新經濟”研討會綜述

孫 飛

2016年10月26日08:2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2016年7月19日,國家行政學院和國務院參事室聯合召開了“深化改革 創新驅動 發展新經濟”研討會。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趙冰、以色列駐華大使馬騰、深圳市市長許勤、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阿裡巴巴集團資深總裁金建杭、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馬睿等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代表圍繞新經濟的內涵、基本特征、發展態勢以及發展新經濟的重點舉措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

一、深刻認識新經濟內涵和重要意義

馬建堂認為新經濟是指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由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所催生的新產品、新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五新”的綜合。新經濟的核心技術基礎包含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能化、傳感感應技術等,新經濟當前已經從技術變革層面拓展到企業運行、產業融合、社會生活、人類交往的各個維度,正在釋放它推動產業融合、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變遷進步的巨大能量。新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新技術革命,尤其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制造技術、新材料技術的革命。新經濟的基本形態是互聯網+,新經濟的實質是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移動智能終端等信息技術,借助雲計算能力,把無限多的供給與需求、把無限多的生產要素和無限廣闊的市場適時結合與對接,從而產生新的產品、新的服務、新的業態、新的模式。馬建堂還強調了發展新經濟對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雙中高目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重大而深遠。

國務院參事室主任王仲偉認為新經濟是與五大發展理念並生的,新經濟是綠色經濟,低碳環保是新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新經濟是開放經濟,兼收並蓄、博採眾長是新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新經濟是共享經濟,在共享中實現多方共贏,多方發展是新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並強調在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應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新常態,關鍵是把握生產力發展的新動向,當前生產力發展的新動向是新經濟的發展,新經濟是適應新需求的新供給。發展新經濟是新常態下的必然選擇,是穩增長之必需、調結構之必然。20世紀90年代,美國借助信息高速公路戰略,再次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和領跑者。而當今時代,電子商務、智能制造正在興起,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加速應用,新經濟發展異軍突起,這將對國家競爭實力和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能否抓住歷史機遇,進一步拓展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深度挖掘發展潛力,憑借強大的經濟韌性和廣闊的回旋余地,實現趕超式、跨越式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黃群慧認為新經濟本質是由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帶動新的生產、交換、消費、分配活動,這些活動表現為人類生產方式進步、經濟結構變遷、新經濟模式對舊經濟模式的替代和經濟增長。“新經濟”這個詞本身並不新,在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美國一直在提“新經濟”。當時認為新經濟是在信息技術和全球化驅動下呈現高增長、低通脹、低失業率、低財政赤字率等特征的經濟。但到2000年下半年以后,以互聯網技術和金融為主導的“新經濟”泡沫最終破滅。離開制造業,僅僅停留在科技發明和金融追逐而衍生出來的經濟大多都會成為泡沫。黃群慧認為新經濟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征,即是以信息技術突破應用為主導形成的物理技術、數字技術、生物技術等相互滲透的新一代高新技術簇,構成了新經濟的技術基礎﹔是以信息(數據)為核心要素提高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是以追求范圍經濟為導向不斷創新社會分工形態和商業模式﹔是以智能制造為先導融合構造現代產業體系。

馬騰認為創新是基於需求,需求是創新之母。以色列遵循從下到上的創新邏輯,從基層需求孕育創意。目前,以色列的創新產品已惠及世界數十億人。

二、中國發展新經濟面臨的態勢與問題

關於發展新經濟面臨的態勢和問題,馬建堂認為當前新經濟發展呈現三種態勢:一是新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頂住下行壓力,實現6.7%的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新經濟的異軍突起。二是新經濟已顯著改變中國經濟的總體構成。新經濟的發展改變著中國的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消費貢獻率進一步上升,服務業比重繼續提高,與此同時,新經濟自身也佔比1/3。三是新經濟已成為就業的主體。當前,新經濟新業態支撐就業的能力超出預期,互聯網+和電商等新型平台服務企業對就業拉動作用明顯。新經濟就是一個巨大的就業蓄水池,推動就業是當前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新態勢。

許勤認為當前發展新經濟確實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一些領域的法規政策跟不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步伐,需要及時調整完善。到科技越是走在前面,經濟形態就越是走在前面,遇到的法規政策挑戰就更大。有些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會因為法規政策調整不及時而導致發展受阻。比如,在生物技術領域,不少法規政策需要進一步討論,對醫療器械的認証、藥品的認証,如何接受干細胞治療,未來人工培養的肝臟和心臟等如何與現有的法規銜接。二是新經濟的發展突破了傳統的行業邊界,開辟了新的領域,需要創新監管方式。同時,也要加強信用監管、事中事后監管和彈性監管。三是現行的統計評價指標體系難以科學、全面、准確地反映新經濟發展成果,需要改革統計方式,完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四是新經濟的內涵和外延需要更多的研究,包括發展規律、路徑、整體的架構,需要更加深入地在理論和實踐上做出探索。現在出台了很多政策舉措,這對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非常重要,但確實存在著這些政策不配套、不協同,甚至相互對沖的問題。關於新經濟未來發展趨勢、關於發展新經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黃群慧認為中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新經濟意味著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而對發達國家而言則是“再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新經濟催發了大量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中國產業從低端走向中高端奠定了技術經濟基礎且指明了發展方向。與以前積貧積弱的國情有很大不同,中國的綜合國力已躍居世界前列,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龐大的制造基礎。同時,中國具有規模超大、需求多樣的國內市場,也為新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需求空間。從國際看,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重塑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和競爭格局,發達工業國家正逐步形成對中國勞動力低成本優勢替代和產業轉型升級高端下壓態勢﹔從國內看,新經濟加劇了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結構性矛盾。長期以來,中國基於低成本數量擴張型工業化戰略所積累的生產供給能力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經濟發展的需要,亟待通過創新培育新的供給能力。一方面,新經濟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受制於自主創新能力弱,供給能力還不能夠滿足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發展需要。金建杭認為應該預測到新經濟未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要局限於新經濟在不完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新經濟跟傳統經濟之間存在一些摩擦也屬正常,如果不切實際地放大新經濟對傳統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可能會舍本逐末。

三、加快發展新經濟的著力點與戰略舉措

馬建堂認為發展新經濟,一方面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抓好行政管理體制、金融體制和科研管理體制三個層面的改革,核心就是通過深化改革,促進更多的智力成果轉化為技術成果,促進更多的技術成果轉化為產業成果,消除創新機制障礙,消除經濟發展體制障礙,消除資源合理流動和配置障礙,使新的行業、新的業態、新的模式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經濟“五新”背后的核心是新技術、新發明、新理念,凡是創新驅動戰略實施力度大的地方,一定是新經濟發展快的地方,一定是新經濟站位比較高的地方。

關於發展新經濟的著力點,王仲偉認為:一是深化改革可為發展新經濟提供重要保障。新經濟是新興生產力,改革是破除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一切束縛和障礙,不斷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動態過程。全面深化改革應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減低准入門檻,為新經濟發展營造寬鬆的環境,使人才、土地、資本等資源要素向新經濟聚集,使各種生產要素配置更加便捷高效﹔全面深化改革要成為發展新經濟的助推器,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要做好“三去一降”的減法,也要做好“一補”的加法,發展新經濟正是其中重要一環。二是助力眾創,為發展新經濟添加強勁動能。發展眾創經濟(新經濟)應把握好以下三個有利條件:首先是國家擁有一批有知識、有資本的青年。年輕人有理想、有夢想,朝氣蓬勃,敢想敢干,不循規蹈矩,在創新中實現自己的價值,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其次是互聯網時代為眾創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應以互聯網為依托,構建低成本、高效率、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台,借助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為創業者提供強大支持。再次是外部消費環境變化為眾創提供了崛起的契機。當今消費需求快速變化,消費者從流行的物質消費轉向無形的服務需求,從追求量的滿足轉向質的提高,從模仿型排浪式消費轉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私人化、定制化消費服務需求呈巨大增長態勢,為市場提供了強大的引擎,為創業創新、推動新經濟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許勤認為發展新經濟,一是要堅持推動創新。創新是引領和支撐新經濟發展的核心。二是要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要解決供給結構與需求結構不對稱的問題,立足於發展新經濟,立足於創造新供給,推動供給結構的不斷優化,使供給側跑贏需求側,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要優化供給環境,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制度供給、政策供給、技術供給、資金供給、人才供給等支撐保障,需要營造良好的供給環境,引導更多的資源向新經濟領域配置。三是要深耕質量。要把“質量第一”作為新經濟的目標取向,瞄准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去部署新產業、發展新經濟,不斷地擴大高品質、多樣化的產品供給,使新經濟的發展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四是要搶抓新機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地孕育興起,這是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和窗口期,隻有建設早、動作快、發力准才能搶佔新經濟的先機。也要充分認知新經濟發展在技術領域、產業領域等更多呈現的交叉滲透融合的特點,把握跨界融合的新趨勢。他強調深圳作為全國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正在全面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和“中國制造2025”,正在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信息港,著力以互聯網的思維和大數據、雲計算的架構,來打造分布式、扁平化、分享式產業生態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引領和帶動新經濟快速發展。

黃群慧認為應該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發展新經濟,一是完善技術創新生態,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一個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關鍵是需要創新要素之間、創新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之間動態關系優化,即整個創新生態系統的改善。當務之急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破體制機制約束,順應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的趨勢,構建新型創新平台,提高創新生態系統開放協同性,改善中小企業創新的“生態位”,進一步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二是著力構建科學的政策機制,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在實施中要注意正確處理產業政策和競爭政策的關系。在推進方向上,既要重視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高端制造等新技術新產業以及各種新商業模式本身的發展,還要重視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在傳統產業上的應用推廣。三是加強制度創新和人力資本培育,加大“雲網端”基礎設施投資。一方面,要深化教育、科技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人才激勵制度,優化人才結構,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和標准戰略,強化無形資產保護,提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軟實力”。另一方面,加快推進大數據、雲技術、超級寬帶、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工業互聯網等各種信息基礎設施的投資,彌補中國智能基礎設施發展的“短板”,提升中國順應新一輪科技和工業革命、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硬實力”。四是加快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制造的發展。要加快構建順應智能化趨勢的產業融合發展新體系,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由強調增長導向的規模比例關系向強調效率導向的產業融合和產業質量能力提升轉變﹔要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智能制造發展新戰略。當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還面臨許多突出問題,主要有感知、控制、決策和執行等核心環節的關鍵技術設備還受制於人,智能制造的標准、軟件、網絡和信息安全的基礎十分薄弱,各類智能制造管理模式亟待培育推廣,智能化集成應用領域非常有限等等。同時,要借鑒“母工廠”做法培育智能制造新組織,培育一批能夠明確提出先進制造系統技術條件和工藝需求、具備與先進制造技術相適應的現代生產管理方法和技能的“現代核心工廠”。

金建杭認為發展新經濟必須懷抱夢想,堅持使命,要不斷去擔當,去堅定自己的信念。發展新經濟意味著創新,創新意味著無數的失敗、挫折、嘗試,要持之以恆地走下去。在制度供給和創新層面要轉變思維模式,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同時,也要很好地利用和發展現代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和跨平台支付體系等等新的基礎設施。他還強調保護企業家的信心和資源,民間投資增速回落,關鍵是企業家信心不足,應該充分保護企業家的信心和創新精神,調動其創新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經濟發展才能真正得以落地。潘保春認為共享經濟也是新經濟,一是期盼政府開放資源,推進共享,盤活國有企業及社會閑置資產,特別是老字號、好品牌,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激活發展新動能,為全社會造福。二是期盼政府搭台引導創新創業工程,搞好頂層設計,建立容錯和激勵機制,鼓勵大企業參與,發揮大企業龍頭帶動作用。同時,也要加速小微企業發展實現多方共贏。三是期盼政府科學引導軍工、高校及科研院所,能夠適當降低技術成果轉化門檻,從而降低企業的技術引進和創新成本,推進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商業化和產業化進程,讓全社會受益。

綜上,各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對新經濟的內涵和基本特征、對當前新經濟的發展態勢,以及加快發展新經濟的著力點和戰略舉措進行了較為詳盡闡釋,極大豐富了對新經濟的認知度,勾勒出發展新經濟的基本框架,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實踐價值的政策舉措。但是,基於中國發展新經濟面臨的一些現實問題,筆者認為后續深入研究還應該聚焦以下三個實施層面,一是加強發展新經濟的范式研究,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企業家創業、風投市場“四位一體”的發展新經濟的生態模塊。二是加強新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和主導產業體系引領研究。眾所周知,高端制造業主導著世界未來財富分配的格局,應著力研究構建以“互聯網+現代制造”為主導,兼顧大數據產業、智能制造、互聯網+物流、新能源汽車等協同發展的產業融合體系。三是注重新經濟發展主體——企業的案例研究,著力研究如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如何促進資本、技術和管理等要素向新經濟主體流動,如何提煉成功企業與失敗企業創新發展的異質性,引領新經濟企業良性發展。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博士后)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