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綜合報道

長征精神譜寫新華章

石仲泉

2016年10月26日09:0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長征精神譜寫新華章

80年前的10月,中國工農紅軍三支主力部隊勝利大會師。我從2003年初開始“走走黨史”,斷續用了10年時間,對紅軍長征的主要路線和發生的重要事件做了實地考察。本文結合個人10年長征行實地考察的經歷,來談談對偉大的紅軍長征精神特別是它的現代價值的認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主力部隊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進行了歷時兩年的長征,縱橫十余省,跨越萬水千山,實現了戰略大轉移。其歷時之久,規模之大,行程之遠,沿途自然環境之惡劣,敵我兵力之懸殊,在人類戰爭史上絕無僅有。

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后,毛澤東對長征的系統論述至少有四次。第一次是在1935年10月23日中央紅軍到達吳起鎮,彭德懷指揮步兵取得打敗尾追的敵騎兵的勝利、被贊譽“唯我彭大將軍”之后。毛澤東講話中總結了長征的偉大意義:“根據一軍團司令部陣中日記計算,我們已走了二萬五千裡,這確實是一次名副其實的、前所未有的長征!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和蔣介石等輩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隻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會有收獲的。長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這是毛澤東講長征最早的一次。

其他三次分別是1935年11月5日、11月9日和12月27日(目前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的是第四次)。這三次講話主要強調了三點:一是中央紅軍走了二萬五千裡,紅軍的人數比以前少了,但留下來的是中國革命的精華,經過嚴峻鍛煉與考驗,要開創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二是進行長征的,還有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中國的三支主力紅軍都做了陣地大轉移。今后,我們紅軍要與陝北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任務。三是對怎樣認識長征做了辯証分析,指出:紅軍丟了原來的根據地,本身有很大削弱,從這一個方面來說是失敗了。但從另一方面(完成長征計劃的方面)來說是勝利了。敵人在一個方面(佔領我軍原有陣地的方面)說來是勝利了,在另一個方面(實現“圍剿”“追剿”計劃的方面)說來是失敗了。這些分析對全面認識長征的歷史意義具有指導意義。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比喻為新時代的新長征,一直重視紅軍長征精神的宣傳,並不斷對紅軍長征精神的內涵進行理論概括。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同志指出,偉大的長征給黨和人民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指出,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從上述重要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長征精神的內涵非常豐富。這裡,根據我走長征路的體驗和採訪一些老紅軍的認識做點解讀。

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對黨的無限忠誠,是紅軍長征精神的根本要義。前已指出,紅軍長征,既要同圍追堵截的幾十萬國民黨軍浴血奮戰,又要與黨內的錯誤思想展開斗爭,還要克服無數道大川高山和茫茫草地的阻隔與考驗。廣大紅軍將士靠什麼來戰勝敵人、克服險阻?首要的一條就是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對黨能夠取得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這是戰勝敵人、克服險阻、度過艱難的原動力,是派生長征精神其他要義的初始源泉。中國革命能取得勝利,它是一切精神動力之源。

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是紅軍長征偉大精神的集中體現。這是紅軍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基於理想、信念所鑄成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有了這種精神,在正確思想路線的指導下,長征就能取得勝利。紅一、二、四方面軍都過了雪山草地,特別是紅四方面軍和編入其序列的原紅一方面軍部分指戰員,有的是三次走雪山草地,每次都有不少同志長眠在那裡,但幸存者都勝利地到了陝北。我問過一些老紅軍:你們在與敵人作戰時,在過雪山草地時,想沒有想過生死問題? 他們回答說:在那種特殊環境下,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我們現在吃苦,是為了子孫后代不再吃苦。我們犧牲了,是為了解放天下窮苦人,這種犧牲值得。毛主席講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實際上當時就是這麼做的。我們長征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進行曲。老紅軍的這番話說得多好啊!紅軍指戰員有了這種精神,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就能無往而不勝。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是紅軍長征精神得以發揮的正確指南。僅有對革命的堅定和對黨的忠誠,不怕艱難困苦和流血犧牲的精神,並不能使革命取得勝利。隻有在正確的路線和戰略戰術的指導下,上述那種精神才能結出燦爛之果,引導革命取得勝利。紅軍長征能夠勝利到達陝北,要歸功於遵義會議確立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實際核心領導地位,從而使紅軍長征有了一套正確的思想路線、軍事路線和戰略戰術。這才使紅軍得以擺脫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前堵后追,變被動為主動,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互助友愛的高尚品德,是紅軍長征精神轉化成凝聚力、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條件。紅軍與其他軍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能夠顧全大局,服從整體利益,緊密團結,互助友愛。因而具有其他軍隊所沒有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長征四路大軍怎樣互相接應、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在長征的始發階段和最后會師階段表現得非常突出。沒有這一點,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偉大勝利。從廣大紅軍將士來看,在整個長征途中,特別是在遇到艱難險阻,在克服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過程中,這種團結互助、為了援救同志寧可犧牲自己的崇高品德,令人十分感動。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援與幫助,是紅軍長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外部條件。紅軍是人民的軍隊,紅軍脫離了人民就無法生存。長征就是如此。沒有糧食,沒有必要的物質條件,任何精神力量都難以發揮。紅軍在離開中央蘇區踏上漫漫的長征路時,蘇區人民給予紅軍巨大的支援。紅軍經過雪山草地時,很好地執行了民族政策和軍隊紀律,得到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阿壩轄域面積不足6萬平方公裡,人口20余萬,人均年有糧不足600斤、有畜不到兩頭。從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三個方面的紅軍長征先后過境和留駐這裡,總共16個月。阿壩地區藏、羌、回、漢各族人民,為紅軍籌集糧食2000萬—3000萬斤,大小牲畜20萬頭,土鹽5000余斤,還有大量干牛肉、豬膘、食油和蔬菜等,為紅軍征服雪山草地等艱難險阻提供了基本物質基礎。

今年7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將台堡考察三軍會師紀念館時指出:我們黨領導的紅軍長征,譜寫了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這是黨中央對紅軍長征精神當代價值的高度概括。

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長征路,必須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勝利而矢志奮斗﹔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奮斗﹔必須把握方向、統攬大局、統籌全局,為實現我們的總任務、總布局、總目標而矢志奮斗﹔必須建設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奮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而矢志奮斗。

目前,我們正處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新的歷史階段。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的長征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我以為應當強調這樣幾點:

應不斷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境界,為實現中國夢持續接力提供正確指南。紅軍長征能取得偉大勝利,從指導思想上言,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項極其艱巨復雜的偉大工程。要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與風險,需要把握好不斷變化的客觀情勢,以新的發展著的理論不斷指導新的發展著的實踐。弘揚長征精神,始終不渝地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具有重要意義。

應大力弘揚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精神,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具有強大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為了實現中國夢,需要不斷加強理想、信仰、信念教育。講長征歷史,弘揚長征精神,是堅持理想、信仰、信念的強力“鈣片”,應成為理想、信仰、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

應大力弘揚艱苦奮斗作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征途上去戰勝任何艱難險阻。堅持理想信念,必須落實到作風上。80年前長征能取得勝利是如此,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需要這種作風。“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現中國夢,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的艱苦奮斗作風。隻要像當年紅軍那樣,敢於讓雪山低頭,敢於征服茫茫草地,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一往無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願景就一定能夠實現。

應大力弘揚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互助友愛的高尚品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人民的夢,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這就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互助友愛。認真堅持這一點,就必能凝聚起中國各族人民的強大力量為實現民族復興的美麗願景而持續接力、長期奮斗。

應不斷堅持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夯實黨的執政基礎,使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擁有無窮的力量。長征勝利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黨領導的紅軍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戰勝了意想不到的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更需要堅持這條黨的生命線,夯實長期執政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這是持續努力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根本保証。

紅軍長征已成歷史,但長征精神是永存的。紅軍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先進性之魂的集中反映,是中華民族精神之魂的最高體現,因而也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這種精神,無論歲月如何更替,條件如何變化,都要發揚光大。我們目前在新的長征路上盡管已取得很大成就,但仍不過是新的萬裡長征第一步。因此,仍然需要傳承好、弘揚好長征精神,從中獲取源源不斷的力量。

(作者系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綜合報道
· 石仲泉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