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10: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沈王一)近日,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日前,參與編寫本書的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第六編研部主任陳理,中央文獻研究室第六編研部副主任張賀福兩位專家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就該書內容與網友在線交流。
《習近平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的內容確實非常豐富,亮點紛呈。其中闡述了經濟發展新常態、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內容。那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五大發展理念、經濟發展新常態之間有什麼內在關系?
陳理指出,發展是解決今天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是一把鑰匙。“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指標。要完成這個任務,關鍵是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這樣才能確保物質基礎。
在新時期,我國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其中最突出就是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進入新常態之后,速度變化較為明顯,在這背后,反映更深層的問題還是結構的優化和動能的轉化。過去30多年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勞動力、資本等要素投入驅動,靠規模的擴張這樣發展。當時這麼發展,是基於我們的起點比較低,資源環境空間還比較大,允許我們放開手腳來大開發、大發展。與此同時,對於環境的保護卻並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腳步,大量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明顯的短板。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陳理認為環境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同時也是社會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為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習近平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陳理表示,面對如今資源環境的狀況,要以創新為驅動,環境和要素倒逼機制推進發展方式轉變,這就是今天我們之所以要提出新的發展理念的背景。
2016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山城重慶調研時明確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新的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要堅決貫徹。”陳理理解五大發展理念的提出,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所謂的藥方就是要解決我們今天發展所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例如結構問題、一些動力轉換問題。同時,五大發展理念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要一體堅持、一體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陳理認為,“創新”處於五大發展理念中的核心地位。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隻要緊緊抓住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就抓住了主要矛盾。這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強調、突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包括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總書記又提出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這樣的奮斗目標的深層次原因。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