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崗
2016年12月30日08:32 來源: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年10月下
2007年8月,美國爆發了次級抵押貸款危機,臨危之初,各方不以為意,認為不過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再一次觸底。而當這次危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垮了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旗下的兩隻對沖基金,美國花旗、摩根大通、美林証券等金融機構亦宣布出現巨額虧損,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轟然倒閉並迅速向全球蔓延時,經濟學家們才意識到,這是繼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面對此次經濟危機,我們不禁反思:第一,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魔咒真的無法打破嗎?為什麼無法打破呢?第二,資本主義自誕生發展至21世紀,為何危機的規模不減,反而更加來勢洶洶,如同風暴海嘯一般肆虐呢?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陣痛的由來與表現
對於當代資本主義的界定有兩種:廣義來說,當代資本主義是指“二戰”結束后的資本主義﹔而狹義上則指20世紀70年代初戰后繁榮結束后的資本主義,本文採用的是后一種界定。
《資本論》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描述、批駁生動形象而一針見血,“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資本剝削勞動、列強掠奪弱國就是資本主義的源頭。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的原因,不外乎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生產社會化矛盾帶來的生產過剩、資本家剝削剩余價值導致大眾貧困、資本家追逐利潤造成的商品價格偏離價值規律等。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70年代的滯漲等危機的爆發原因均是如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沒有得到妥善解決,金融危機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呈周期性爆發。
總體而言,戰后繁榮結束后的資本主義有三大新變化:即新自由主義化、金融深化、全球經濟虛擬化,顯而易見,這三大變化導致資本主義的不平等問題日益嚴重、經濟出現停滯的趨勢、泡沫經濟和金融危機頻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地位被動搖等一系列危機。作為典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2008年金融危機是接近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70年代的滯漲等危機性質的系統性危機,其規模之大、牽涉之廣、影響之深都堪稱歷史之最。既然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在當代資本主義世界仍無法避免,我們不妨從當代資本主義的三大變化著手,來探究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陣痛為何如此之痛?
新自由主義化。1980年是資本主義新舊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分水嶺,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政策出現了一大重要的變化,即自20世紀80年代裡根總統推行至2007年的新經濟自由主義,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完全建立起來。顧名思義,經濟自由主義意味著政府應該置身於經濟領域之外,即政府不干預經濟發展問題。新自由主義的主要特征為:清除商品、服務尤其是資本在全球經濟內自由流動的障礙﹔政府不再扮演引導和調控經濟的角色﹔國有企業和公共服務私有化﹔削減政府的社會福利計劃﹔向累退的稅收政策轉變﹔從勞資合作轉變為在政府幫助下的資本單方統治﹔以自由放任的競爭模式代替大企業間合作式競爭模式。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經濟自由主義化,一方面為經濟增長放鬆了政策管制,另一方面也使得金融機構缺乏足夠的制約,而2008年的金融經濟危機也印証了,相比於新自由主義的積極作用,其缺點與不足的破壞性影響更加深重一些。
我們之所以稱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經濟自由主義化為“新自由主義化”,原因在於,在西方資本主義的歷史上曾出現過經濟的自由主義化。回顧資本主義的經濟自由主義化,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美國的金融部門基本上沒有監管,從而出現了過度投機和大量的金融欺詐。金融系統內的危機傳染力迅速而強大,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股市旋即崩盤,銀行系統在幾年后亦隨之崩潰。銀行系統的崩潰很快便傳遞到實體經濟,隨著大蕭條的發生,人們普遍認識到:沒有監管的、過度自由的金融是造成大蕭條的主要原因。自此之后,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對經濟自由主義化有些敬而遠之了。20世紀40年代后期,二戰后的資本主義社會積累結構完成了構建,其特點在於:在多個國家乃至世界體系內進行積極的政府經濟調控,並完善了福利制度,建立了重要的勞資合作,並在大企業間實行合作競爭模式。由於政府角色顯著變化而形成的歷史性突破,戰后體制往往被稱為“調控的資本主義”,或稱為“國家資本主義”,其積極作用一直持續到1973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資本主義社會出現了“滯漲”的現象,通貨膨脹、經濟停滯與高失業使得人們對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失去了信心,因而又出現了一種新的社會積累結構,由於其主要特征類似於大蕭條前的“自由市場”版本的資本主義,因此被稱為“新自由主義”,即本文指出的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變化之一。
資本主義經濟的自由主義化進程也是一波三折,隨著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也漸漸淡忘,隨著20世紀80年代末期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瓦解,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政黨等競爭對手對資本主義的威脅也漸漸消退。因而,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新自由主義化卷土重來,為2008年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的發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見,實體經濟在新自由主義模式內的可持續發展前景並不明朗。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斯蒂格裡茨(2016)更是直言,對於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潮的共識已經終結:“在西方過去30年來一直處於統治地位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已奄奄一息。”
金融深化。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化是其發展的一大特征﹔而在當代資本主義階段,隨著金融化的加深,我們亦將這一變化稱為金融深化。金融化可定義為資本主義經濟重心從生產到金融的長時間的轉向,其特征是:第一,金融利潤在總利潤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第二,與GDP相比,債務越來越多,美國金融化的鮮明特點就是債務規模擴大﹔第三,金融、保險和房地產(FIRE)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第四,各種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作為資本主義長期趨勢的金融化,受到過戰后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積累結構的制約,在20世紀80年代初新自由主義開始重構時得到鬆綁,而新自由主義化實現以后,就給金融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金融市場的擴張、金融資產種類的增多,提高了經濟效率,從而為金融化提供了理論支持。阿羅和德布魯(1954)認為金融資產是對未來可能現金流的索取權,所以可以針對預期的經濟狀態提前改進資源配置,從而做出更加安全、收益更高的投資選擇。弗裡德曼(1953)則認為由於價格是建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當價格偏離正常水平時,投機者有利可圖,進入市場,買入或賣出,價格會恢復到市場所決定的正常價格,因而弗裡德曼認為投機行為是穩定因素,從而打消了人們對金融投資行為的顧慮。
通過金融市場的運行、公司行為(債務融資、非金融公司新股發行等行為)以及經濟政策的推動,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進展迅速。1957年美國制造業佔GDP的27%,而金融、保險和房地產隻佔13%。到2008年,情況反轉,制造業比重跌至12%。而金融、保險和房地產比重升至20%。資本主義金融化固然提升了金融部門相對於實體部門的重要性,將收入從實體部門轉移到金融部門,但也導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劇,薪資停滯現象的出現。通過2008年的金融經濟危機,可知資本主義經濟金融化的不利影響還是很大的,其在宏觀上導致實體經濟增長放緩,金融脆弱性加劇,並激化了分配問題,使得金融化可持續性遭到質疑。
此外,在當代資本主義階段,金融化有了互聯網助力,互聯網金融出現,資本虛擬化嚴重,各種金融產品、金融衍生品更加繁多而復雜,大眾廣泛投資,經濟實力欠佳的不惜背負債務去參與,因而又產生了債務驅動型的消費與投資。在金融深化之后,仍然缺乏對金融市場的有效監管,短期利率政策工具不奏效,金融公司行為模式仍缺乏社會責任。金融膨脹雖然能在短期內刺激經濟增長,但長期來看,也會產生更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馬格多夫和斯威齊(1988)認為如果出現金融全球化,不可能進行全球金融監管,因而遲早會停滯的生產基礎上的金融上層建筑的爆炸,可能導致規模相當於20世紀30年代的大崩潰。而且很不幸,他們的預言成真了——金融深化后,各種債務、次貸循環往復、層層疊加,經濟泡沫泛濫,最終導致2008年的金融危機爆發。
資本虛擬深化與全球經濟虛擬化。資本虛擬化是指在較為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與實體資本相對應的虛擬資本的出現,且其種類不斷演化,數量不斷膨脹,並與個別實體資本逐漸脫離關系的過程和趨勢。由此可知,資本具有“雙重”形式,一是真實資本,即工廠庫存、設備以及生產出來的產品,二是虛擬資本,即真實所有權憑証所產生的金融所有權結構,如金融市場上出現的股票、債券、期貨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都屬於虛擬資本的范疇。資本虛擬化是社會信用制度發展的結果,其前提是貨幣的虛擬化,即貨幣逐步擺脫了自身具有的價值,向完全虛擬化的價值符號的趨勢發展的過程。初級形態虛擬貨幣的典型代表為商業票據和銀行券,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設立本國的中央銀行,統一發行的以國家信用為基礎的法定貨幣(即法幣)的出現是貨幣虛擬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在貨幣虛擬化基礎上發展出來的資本虛擬化,離不開社會信用制度的發展和完善,股票、債券和金融期貨等虛擬資本的產生和膨脹必須以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的存在為基礎。基於企業與投資者之間信用關系的股票、債券等,在銀行信用的介入和証券市場的發展的推動下,呈現出相對獨立的運動規律,甚至成為另一種獨立收入的源泉,虛擬資本最終得以形成。
戰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使得貨幣的虛擬化進程在全世界范圍內展開,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則使得貨幣最終與黃金脫離聯系,成為完全虛擬化的貨幣形式。在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下,隨著信用制度的高度發展,世界各國金融化自由進程推動了資產証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大規模創新,加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助力,引起了虛擬資產的高速膨脹,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資本虛擬深化現象。由於金融工具的大量創新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交易方式的變革,使得整個金融市場更加扑朔迷離,在看似光鮮亮麗的繁榮外表下,實則暗藏著巨大風險,危機四伏。
馬克思認為,隻要經濟活動的目的是在金融領域內的“虛擬資本”增值,而不是真實資本在生產領域的積累,就是純粹的投機形式。而在經濟新自由主義大背景下,這種投機行為很容易導致虛擬資本膨脹,而虛擬資本的大規模發展和膨脹正是全球經濟虛擬化的基礎。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就是由次級抵押貸款和次級貸款抵押債券這兩種虛擬資本所引發。這些次級抵押貸款和次級貸款抵押債券就是資本虛擬深化的典型產物,通過復雜的証券化技術,一筆資產可以有雙重甚至多重存在,一筆資金也可以有兩種甚至更多的運動過程,它們具有資本的形式,卻可能沒有資本的內容,但它們仍是可以自行增殖的資本。
因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虛擬資本與實際資本有著本質的區別——虛擬資本本身不具有價值。在金融動蕩時期,它們既可能有高於其所代表實際資產價值數倍的價格,也可能大幅貶值到一文不值的程度。而本輪金融危機,就是由於參與虛擬經濟部門的投資具有低門檻、低成本以及高流動性等特征,導致大量貨幣流向虛擬經濟部門,從而造成社會整體經濟普遍繁榮的假象,貸款抵押債券等虛擬資本規模亦急劇膨脹,價格不斷攀升,並放大了系統性金融風險﹔市場的繁榮表象刺激了人們對虛擬經濟的投資,虛擬資本價格不斷膨脹而形成經濟泡沫。由於大量資金被投入到投機性交易,實體經濟部門的投資出現萎縮,當兩個部門的投資比例失調超過一定限度,人們對資本市場的預期會發生逆轉,實體經濟資金鏈條也會出現問題,因此虛擬資本價格迅猛下跌,導致金融產品、衍生品價格泡沫破裂。由此可見,虛擬資本會對宏觀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一是虛擬資本的存在和發展使得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本約束大大緩解﹔二是資本虛擬化促進銀行資本本身的虛擬化﹔三是資本虛擬化引發“泡沫經濟”等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新問題。
金融經濟危機發生以后,全球經濟虛擬化依然不會與實體經濟相脫離,起始於虛擬資本的金融經濟危機,也會對實體經濟產生很大影響。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初期,首當其沖的是虛擬經濟部門,大量金融機構虧損甚至倒閉,從而導致金融從業人員的大量失業,貨幣流通和信用機制遭到嚴重破壞,人們對整個金融系統的信心被摧毀。隨著時間的推移,虛擬部門的危害向企業等實體經濟部門及全世界蔓延,從而對整個國家和全球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以至於現在全球經濟仍恢復乏力。
中美如何面對經濟陣痛
美國的應對策略。次貸危機爆發后,由於全球經濟金融系統緊密相連,金融虛擬經濟衰退很快傳遞到實體經濟,並迅速從美國波及到全球的資本主義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演變為全球的金融經濟危機。美國作為此次危機的最初爆發國,經濟環境受其破壞也是最為嚴重的,因而其應對危機的策略也至關重要。美國救市的特點如下:
第一,美國採取的是嚴格意義上的救市行動,直接給金融市場注血——向大型金融機構注入大量現金。資產的大幅貶值導致金融機構的自身價值大幅縮水,金融機構獲取充足流動性以兌現其諾言,滿足客戶取款要求的唯一方法隻能是變賣資產。如果金融機構不得不以減價出售的方式處理其資產,導致的結果是存款人獲得一個較低的支付。更有甚者,如果大量金融機構同時賣出資產,拋售壓力會進一步壓低價格,迫使金融機構釋放更多資產,由此可能導致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為了盡快遏制住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美國政府不得不給金融市場注血,以阻止大型金融機構的破產。
第二,美國過度依賴債務。眾所周知,美國採取的是“卯吃寅糧”的債務依賴型體制,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債務的增長速度更是快得驚人:2008年,美國國債上限是10.61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70%﹔2009年,美國國債上限為12.10萬億美元,佔GDP的84.1%﹔2010年,情況更加惡化,美國債務上限達到了14.29萬億美元,而美國當年的GDP僅為14.62萬億美元,債務佔GDP總額的98%。凱西研究所董事長凱西表示支持美國違約,理由是如果不違約,美國未來好幾代人都需要不斷償還當下美國人欠下的債務。而一旦美國通過美元大幅貶值或是其他方式進行違約,如此龐大的債務規模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危機。
第三,美國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轉嫁危機,使得全球經濟雪上加霜。QE(Quantitative Easing),即量化寬鬆政策,量化是指擴大貨幣發行量,寬鬆是指減少銀行的資金壓力。在QE政策下,美國向市場投放了大量貨幣,同時也籌集了大量的鑄幣稅。此外,量化寬鬆政策還引致了美元的大幅度貶值,從而使得美國外債大幅度縮水,支持了政府擴大財政支出,但同時也引起了全球初級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量化寬鬆政策除了通過全球物價上漲和美國債務價值縮水對全球經濟產生直接影響外,還會通過進出口貿易對其他國家經濟增長產生間接影響。因而,雖然量化寬鬆政策對美國經濟復蘇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但同時也對原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產生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中國的應對策略。在2008年金融經濟危機中,西方世界風雨飄搖,很多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紛紛倒閉,而在中國,幾乎所有的中國大型金融機構均沒有遭到流動性沖擊,在2011年,中國GDP還超過了日本,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因而,在應對本輪金融經濟危機時,中國採取的不是嚴格經濟學意義上的救市行動,因為,從嚴格意義上說,中國並沒有發生金融危機,只是受其影響。所以,中國採取的應對策略也與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大相徑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宏觀調控是中國進行應對的主要手段。
其一,與美國不同,中國並沒有給金融市場注血,而是給實體經濟注血——制定了四萬億投資計劃,通過政府投資刺激內需。發生在美國的金融危機通過外貿出口的傳導影響到中國的實體經濟,即美國對中國商品需求的減少導致中國外貿出口的銳減,致使中國沿海一些省份的外貿出口型產業遭到重創。一些出口型工廠破產,農民工失業。為了盡快遏制住由外需的進一步惡化所導致的需求減少,中國政府出台政策給實體經濟注血,增加內需以阻止一些工廠的破產。四萬億的投資政策主要是用於加大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對“三農”的補貼以及對地方和民間的投資,同時輔以產業結構的調整,強有力地保持住了中國的實體經濟。
其二,中國減持美國國債以降低損失風險。近年來,中國相繼購買了四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間接地支持了美國經濟的復蘇,同時也給了美國在利率上“動手腳”的機會,這雖然讓中國如鯁在喉,但也讓中國利劍在手。由於中國是美國的第一大債權國,而美國經濟復蘇乏力,中方為了防止其長期性經濟衰退並抵制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已連續多年減持美國國債。2014年,中國先一次性減持2500億美元國債,同年9月,又拋售了800億美元國債,此后也一直在拋售,截止到2016年7月,中國共拋售了美國國債1萬多億美元,仍為美國國債最大的債權國。
其三,中國金融監管體制的調整和升級。此次金融危機的發生,是因為美國金融創新中出現的虛假操作和金融衍生品欺詐,以及美國的低儲蓄率和過度消費造成的。保全金融機構,最穩妥的方式是從金融監管領域著手進行,而直接進行大量的注資,治標不治本,是不利於金融機構長期發展的。因而,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戰略的調整是更加明智的。中國的金融改革要堅持市場配置金融資源的改革導向,要從深度、效率、可獲得性與穩定性這四個維度來衡量金融發展。一方面,金融業要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強金融監管,實現我國金融風險整體可控,使我國金融體系禁得起經濟周期性變化與結構性變化的雙重考驗。
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陣痛還能治愈嗎
通過上文面對經濟陣痛的中美政策比較,可知我國並未發生金融經濟危機,且中國防御危機的政策更加明智穩妥,這首先要歸功於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未曾出現金融失控現象﹔在抵御經濟危機的政策上,面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我國致力於對本國實體經濟的支持,實行供給側改革,未對其他國家、全球經濟產生負外部性,更顯大國風范。而當代資本主義的三大變化——新自由主義化、金融深化與全球經濟虛擬深化,又一次將資本主義世界帶入經濟陣痛的深淵,美國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救市政策何時能明顯奏效也尚未可知,可見當代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仍不明朗、前途未卜。這表明了當代資本主義的舊體制已經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需要進行重大調整,建立新體制,而在新舊體制之間,將是一個較長的、充滿不確定性和巨大動蕩的時期。或許,當資本主義制度被徹底改變之日,就是它的經濟陣痛治愈之時。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李梓旗是本文的第二作者)
參考文獻
﹝美﹞塞繆爾·鮑爾斯、理查德·愛德華茲、弗蘭克·羅斯福,2013,《理解資本主義:競爭、統制與變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美﹞富蘭克林·艾倫、道格拉斯·蓋爾,2013,《理解金融危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張彤玉、崔學東、劉鳳義,2013,《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征》,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美﹞喬治·索羅斯,2013,《危機與變革:索羅斯的金融邏輯》,北京:中信出版社。
《國外理論動態》編輯部,2015,《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新變化與結構性危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南開大學虛擬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課題組,2006,《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報告》。
劉駿民,1998,《從虛擬資本到虛擬經濟》,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李揚、黃金老,1999,《金融全球化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
楊琳,2002,《金融發展與實體經濟增長》,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美﹞大衛·科茨,2008,《美國此次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義的資本主義》,《紅旗文稿》,第13期。
劉鳳義、沈文瑋,2009,《當代資本主義多樣性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教學與研究》,第2期。
﹝美﹞保羅·克魯格曼,2008,《美國怎麼了?——一個自由主義者的良知》,北京:中信出版社。
﹝美﹞羅伯特·布倫特,2002,《繁榮與泡沫——全球視角中的美國經濟》,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美﹞本杰明·弗裡德曼,2009,《金融業繁榮的代價》,《金融時報(中文網)》,9月2日。
魏后凱,2009,《金融危機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區域經濟》,第4期。
姜鴻,2009,《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中國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與應對策略》,《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4期。
仲大軍,2009,《對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策略的幾點思考》,《開放導報》,第1期。
楊民剛,2005,《經濟危機與當代資本主義》,山東大學博士論文。
劉俊奇,2013,《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與危機》,武漢大學博士論文。
﹝美﹞保羅·克魯格曼、商容,2006,《經濟風暴的征兆》,《中國企業家》,第24期。
裘白蓮、劉仁營,2011,《資本積累的金融化》,《國外理論動態》,4月刊。
Joseph E. Stiglitz, 2016, The Euro: How a Common Currency Threatens the Future of Europe, Norton, W. W. &Company.
責 編�馬冰瑩
The Deep Roots of the Economic Pain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Chen Xin'gang
Abstract: In 2008, the financial crisis first broke out in the US, and quickly spread across the world, the global economy has suffered heavy losses, and is still weak for a recovery. The economic pain points directly to the three major change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including neo-liberalism, the financial deepening and the virtual global economy, are imperfect and even out of control. This shows that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cannot break the "curse"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ic cycle, but instead, it makes the crisis more menacing and the economic pain more painful. In the face of the crisis, China and the US have adopted different strategies. By comparison, China's crisis preventing policy is clearly more sensible and secure, which reflects its great power status.
Keywords: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risis, response measures
陳新崗,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副院長,山東大學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信用經濟、經濟史。主要著作有《古代中國消費思想史》等。
相關專題 |
· 《學術前沿》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