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紅旗文稿》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王岩 竟輝

2017年03月14日08:57    來源:《紅旗文稿》2017/5

2017年首訪期間,習近平同志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出席“共商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時再次昭告全世界:“中國願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之后不久,在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通過的決議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其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為全球治理、為人類社會發展貢獻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是為增進人類福祉、維護世界和平指明的前進方向,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世界情懷和責任擔當。

當前,我們面對的是世界經濟長期低迷、貧富差距和南北差距拉大等世界性發展難題,面對的是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后和全球發展失衡等經濟社會發展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唯有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才有可能使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獲得根本性的轉變和突破。“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作為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的經驗與啟示,必將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起到引領作用。深度發掘新發展理念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的獨特價值,對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實現共贏共享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創新發展激發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生動力

從本源上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核心價值,是超越西方現代化道路、理論和制度,站在全人類命運的角度提出的關於未來世界秩序的一種構想,其本質在於推動道路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創新正在成為被廣泛認可的全球戰略。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創新環境與創新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在創新全球化和多極化日益凸顯的同時,全球經濟增長對科技創新依賴度也大幅提高﹔在發達國家主導全球創新局面仍將持續的同時,中國對全球創新格局的變化也在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創新日益成為引領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發展引領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格局正在悄然出現。

特別是面對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的現實境況,世界各國必須在創新中尋找出路,唯有通過創新,才能突破全球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唯有依靠創新,才能為全球經濟開辟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源。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然要向創新要動力。以創新發展為重要抓手,強化創新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重要地位,著力推進世界各國在科技、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創新,在培育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和打造全球經濟增長新模式的同時,不斷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科技支撐、智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首先,崇尚科技創新。就是要改變以往那種單純依靠資源、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來實現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發展方式,在深入研究和解決經濟與產業發展所遇科技難題中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就是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一“牛鼻子”,發揮科技創新的輻射連帶效應,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新生業態,不斷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發展方式的優化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努力實現全球經濟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轉變。

其次,重視人才創新。其內在要求是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技術過硬的創新型人才隊伍。基於人才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首要前提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保障,世界各國對內應著力發現人才、培育人才、優待人才,對外應有效推進彼此之間的人文交流與人才交往,實現人才跨區域跨國界的合理流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

再次,善於政策創新。旨在解決世界各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環境、外交等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宏觀政策與微觀政策的雙重創新來化解影響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風險,引領人類走出發展困境。這就要求建立健全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把世界各國實施創新政策的力量匯集一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制定行動計劃和提供機制保障。

二、協調發展彰顯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諧境界

注重協調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要求。作為一個動態平衡結構和自我反饋系統,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復合性、依存性等特點,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協調統一是確保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平衡儀和穩定器。這就意味著,解決好全球發展失衡問題和增強全球發展的整體性、均衡性、協同性,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尤其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和社會信息化的當今時代,隨著人類利益彼此依存程度的空前加深,構建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已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協調合作已是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隻有堅持協調發展,兼顧本國和他國利益,統籌當前與長遠利益,才能夠在不斷處理深層次矛盾問題中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要達到的和諧境界。

首先,要加強“南南合作”、促進“南北對話”。由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差距的長期存在與持續擴大,廣大落后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國家的邊緣化處境尤為明顯,地球村貧富懸殊加劇。同時,南北差距所導致的國際社會分配不公和普遍貧困也為恐怖主義的滋生與蔓延提供了社會土壤,威脅著世界和平發展的進程。因此,消除南北差距、促進南北協調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前提條件。這一方面需要通過發展中國家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實現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發展,提高發展中國家處理國際事務的話語權﹔另一方面,需要通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間的協商談判與合法斗爭,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實現世界的共同繁榮。

其次,增進在重大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協商。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榮損相依的時代,尤其在事關影響世界和平發展進程的全球問題方面,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力應對。不論人們身處何國、信仰何如、是否願意,實際上已經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之中。因而,世界各國應擱置爭議,秉承合作理念,發揚伙伴精神,在涉及全球性的問題上加強溝通與協調,為建設一個和平、穩定、繁榮、和諧的世界,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更多的公共產品。

再次,構建互相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現代民族國家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員,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以國家大小、強弱、貧富作為處理與其他國家關系的依據﹔任何一個國家在享有促進本國發展權利的同時,都應該盡到幫助其他國家發展的相應義務。在現實交往中,世界各國要真誠相處、平等相待,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發展權益的基礎上,謀求人類社會的共同進步。現時期,要破除個別發達國家對外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舊習慣,國際社會應切實加強聯合,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營造長期穩定、安全可靠的國際和平環境。

三、綠色發展奠定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底蘊

人類命運共同體亦是“生命共同體”。作為自然存在物,人類的產生、存在和發展離不開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質保障。追求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共榮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主題,一部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人與自然積極互動、不斷交往的演進史。然而,近代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社會現代化實踐,在創造豐厚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當前全球生態環境的惡化與生態系統的失調,已嚴重威脅著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倡導綠色發展,既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永續發展目標的客觀要求,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規定。世界各國迫切需要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全球生態體系。一方面,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人與自然的外部對立折射出的是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的內部對抗,如今全球性生態危機主要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部對抗的顯現。資本的逐利本性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其重要表現之一就是以對自然資源進行無限度地開發、掠奪為代價攫取剩余價值。無視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其結果必然是生態環境遭致破壞,以致誘發生態危機。

顯然,資本邏輯主導的資產階級生產生活方式具有明顯的反自然性和逆生態性。在后工業化時代,廣大發展中國家要自覺摒棄資產階級反自然逆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堅決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勇於通過優化生產生活方式開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並重的新路。這就要求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著力打造生態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積極培育綠色節約的生活方式,著力推進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付諸實踐,進而引導人們在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消費中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另一方面,加強全球生態治理的國際合作,維護全球生態安全。創設綠色發展國際環境、建設人類綠色家園,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當前,各方要認真落實《羅馬宣言》《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等文件精神,平衡推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從促進人類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審視完善全球生態治理頂層設計和創新全球生態治理體制機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另外,各國還應自覺秉持並踐行“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對內主動承擔生態責任,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對外積極搭建區域性、國家間生態治理互動平台,通過國際合作建立健全公正合理共贏的全球生態治理體系。

四、開放發展勾勒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態勢

開放發展是順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主題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和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開放發展已成為促進全球經貿、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在世界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背景下,閉關自守無異於自我孤立,開放發展才是人間正道。而作為一個開放體系,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呈現的世界情懷和全球視野,一方面反映了世界歷史面向開放發展的必然態勢,另一方面要求世界各國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開放發展有利於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合作共贏,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凝聚著最大價值共識。可以說,開放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抉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堅持以開放發展為導向。

開放發展的基本態勢決定了必須從經濟全球化進程的視角考量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身就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加深了人類彼此間的相互依存程度,是人類走向命運共同體的潤滑劑和催化器,它使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一個必然的歷史運動過程。針對當前個別國家竭力奉行貿易保護主義、人為設置貿易壁壘的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現象,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把困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問題解決”。各國要克服全球化恐懼症,勇於做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推動者,在適應經濟全球化進程與引導經濟全球化走向的過程中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同向發力,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添活力。

必須認識到,融入世界經濟、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是經濟全球化大勢所趨,各國經濟要發展,世界經濟要增長,就要敢於邁向經濟全球化、實施開放發展戰略。這就要求世界各國不僅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不斷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努力促進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再平衡,實現全球經濟聯動增長﹔而且要堅定在開放中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引領世界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階段演進,實現世界經濟整體增長,進而構建最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另外,開放發展的根本導向還取決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應有的精神狀態。人類精神世界的崇高追求是通達命運共同體的本源。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一種價值理念上的表達形式,其思想精髓就在於向世人揭示了人類理想的生存狀態,而這種生存狀態正是從精神層面凸顯出人類必然走向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自覺與自信。當前,我們厚植開放發展,就是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合作共贏的信念重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自覺和自信,通過開放發展所釋放的精神力量,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五、共享發展呈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旨歸

共享發展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特征與價值旨歸。發展的目的在於造福人民。然而,新世紀以來,全球發展不平等、不平衡矛盾的激化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對此,提升全球發展的均衡性、公平性、普惠性,才是改善人類現實生存境遇的應然之舉和根本之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作為一項造福全人類的事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使命,世界各國人民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尋求發展權利、發展機會和發展成果的共享,使世界建設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國人民,真正實現共贏共享。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旨歸,就要“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使共享發展為增進人類福祉、維護世界和平奠定理論基礎。共享發展至少包含了四個層面。

首先,全民共享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目標的基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滿足人民需求、改善人民生活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人民中匯集發展動力、分享發展成果。當前,人類社會依然面臨著貧困的侵擾,全球仍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為此,世界各國要承擔起消滅貧窮的職責,堅守共同富裕的方向,聯合起來推進全球減貧事業,爭取全球至2030年實現零貧困。

其次,全面共享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目標的關鍵。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上所有國家和民眾的組合,其一切有益成果都不應該由個別國家或少數民眾操縱、享有,而應兼顧不同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訴求與合理關切,讓所有國家和人民在命運共同體中擁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當然,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不簡單地停留於物質生活的豐盈,其對精神生活的無限追求更能體現出人類自由全面發展的真諦。精神成果的共享自然成為全面共享的更高要求。

再次,共建共享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目標的保障。習近平同志指出:“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物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這就是說,世界各國隻有在共建中才能實現共享。這是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都是全球性質的,需要各國憑借各自優勢和潛能攜起手來一起應對。

最后,漸次共享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目標的途徑。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發展目標的實現是一個漸次的過程,既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畢其功於一役。無論是從受益群體還是從延伸區域來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要遵循個別到一般、局部到整體的規律,逐步推進全球發展成果的全民化和均等化。而在推進過程中,還應重點突出當今世界大國強國的責任擔當與示范作用,使其成為人類走向命運共同體、共享全球發展成果的驅動者與領跑者。

(作者: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鹽城師范學院基地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編:楊文全、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稿》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