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紅旗文稿》

領導干部要走好網絡群眾路線

張雪萌 周顯信

2017年04月11日08:22    來源:紅旗文稿

當前我國的互聯網事業迅猛發展,網民數量世界第一。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領導干部“要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的重要論斷。人民群眾在哪裡,領導干部就要到哪裡去。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也要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潮流,體現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的時代特點與要求。因此,善於了解網絡民意,積極拓展網絡工作,是當前領導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功。

一、“網絡群眾路線”:互聯網時代黨的群眾工作“大邏輯”

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3.9個百分點,成為世界網民規模最大的國家。如此龐大數據背后的網民聲音是不可忽視的,網民力量和影響也是不可小覷的。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從理論上賦予黨的傳統群眾路線新的時代內涵,從實踐上對做好當下群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1.搭建了黨同人民群眾交流的新平台。網絡時代的來臨促使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方式和執政載體產生了新的變化,“網絡群眾路線”改變了傳統群眾路線踐行過程中的時間和空間阻隔,拉近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距離。網絡群眾路線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具有信息傳輸及時性、便利性、互動性的一般特征,這極大地促進了干部對群眾呼聲的及時了解,也方便了群眾反映自己的合理訴求。當前許多官方網站都開辟了留言信箱之類的平台,群眾隻要把遇到的困難在指定平台上留言,一定時期內就會有回復,有助於解民之所需,避免了信件往來的信息遲滯和交流困難,密切了干群關系。近年來我國政務微博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發揮著突發事件穩定器、正面內容聚合器、公益行動催化器的三重作用,通過“傾聽、對話、服務”,構建起了移動政務平台和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陣地,並逐漸成為社會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無疑問,網上群眾路線的開展是對傳統群眾路線時間和空間上的延展,搭建了黨同人民群眾交流的新平台。

2.開拓了為人民服務的新途徑。2014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說:“現在,了解情況的手段更多了,電話、微博、微信都很快,我們做群眾工作的手段更好了。” 在信息網絡時代,群眾變成了網民,網民就是群眾。領導干部要親力親為,就要跟著民眾一起上網,牢固樹立“網民在哪,領導干部在哪”的意識,從網絡虛擬空間中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通過互聯網平台,群眾可以暢談國事,提出訴求,領導干部有時不用驅車遠行、不用試點走訪,就能傾聽群眾的呼聲,為民眾解憂。因此,順應互聯網發展的大勢,踐行網絡群眾路線,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弱勢群體的利益表達機制,讓人們有更多說話、說理的地方,拓展了為人民服務的新途徑。

3.拓展了民主監督的新渠道。在傳統監督條件下,人民群眾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形式單一、渠道不暢、效果不佳,一些黨員干部脫離群眾,作風不良甚至貪污腐化。今天,網絡輿論場是群眾監督公權力的重要平台,是我們黨和國家提高“自我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網絡拓展了民主監督的新渠道,網民運用大數據、互聯網和信息化手段,加強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監督,開啟干部監督全天候探照燈:一方面,強化了社會監督的實效性,促進黨風政風改善,淨化了黨和政府的內部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開啟了網絡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的模式,這本身就是堅持“一切依靠群眾”正確價值取向的具體表現,有利於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相關重要言論發表后,廣大網民紛紛通過微信、微博、博客、論壇等社交平台發表看法。相關統計表明,“78%的網民稱當前網民上網熱情高漲,參政議政的積極性與日俱增,網絡平台有利於反映社情民意,有利於官方獲悉老百姓的實際需求,為老百姓謀求更多的實惠。”美國媒體也稱贊,中共如今提出了一種數字版“群眾路線”,有利於呼吁加強民眾對治國的參與,這種治國方式既有利於監督,又能提供合法性,使民眾意識到中共的決策代表他們的利益。需要強調的是,網絡監督必須常態化、固定化和制度化,建立一整套公開的回復與處理的問責機制,真正讓網絡成為化解社會矛盾、淨化黨和政府的內部生態的一把利器,讓群眾的合法利益得到維護。

二、克服“本領恐慌”,切實走好網絡群眾路線

走好“網絡群眾路線”,領導干部必須克服“談網色變”的心理,徹底克服“本領恐慌”。要用好網絡監督這面“活鏡子”,把握新形勢,掌握新方法,不斷推進黨的群眾路線走向深入,推動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做黨和群眾齊心協力謀發展的紐帶,做黨和群眾同舟共濟促和諧的橋梁。

1.樹立共享發展理念,增強人民的互聯網獲得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增強人民的互聯網獲得感,關鍵在於盡快縮短城鄉之間的“信息化鴻溝”。“放下鐮刀,拿起鼠標”,這是中國很多農村近幾年來的真實寫照。但是,當前我國農村的互聯網建設仍舊相對落后,城鄉數字鴻溝仍舊明顯。比如,鄉村光網數量不足,很多中西部偏遠農村既沒有寬帶接入,也缺少3G/4G信號覆蓋﹔面向三農的信息網站、數據平台和應用都比較少,城鄉之間的“信息化鴻溝”依然明顯存在﹔面向三農的農業數據雲平台尚未建立,農村智能手機的普及率、信息應用APP的量都落后於需求等。統一規劃建設農村信息化服務體系迫在眉睫,精准扶貧系統也需加快進度。

如何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更多人平等享受到技術變革帶來的便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十三五”時期,中國將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黨的領導干部要樹立共享網絡發展理念,推進“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實施方案,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以新的發展理念統領網絡發展,實現資源共享、信息暢流,增強人民的互聯網獲得感,為建設網絡強國、實現全面小康貢獻力量。

2.樹立互聯網思維,改變傳統思維定勢。互聯網作為一個社會信息的大平台,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社會歷史實踐活動迅速從現實世界的“單一狀態”,發展過渡到現實虛擬交互並存的“復合狀態”。善於多層次、多角度、多元化地運用網絡資源來了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功,但有的領導干部思維方式仍舊停留在傳統社會治理的理念上,對互聯網思維和理念缺乏認知和基本的判斷。比如,互聯網上出現的僵尸化政務微博、自動回復式“市場信箱”和“市長熱線”等現象。

領導干部用好網絡資源優勢,關鍵是徹底改變傳統單向思維定勢,要在網絡平台新渠道中,實現官與民的雙向互動,體現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有機結合,達到密切聯系群眾的目的。比如,人民網的“強國論壇”,微博中的“學習粉絲團”“旗幟”,微信公眾號中“學習小組”等這類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平台,既是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主力軍,又是傾聽民聲、緩解輿情的重要媒介,在不斷的網絡交往中,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彰顯了時代精神,密切了同群眾之間的聯系。

3.強化精准思維,把握輿論引導的“時度效” 。互聯網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各種利益訴求匯聚的平台,同時又是各方爭奪話語權的“主戰場”。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新媒體高度發達時期,各種觀點交織、各種思想碰撞,既促進了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又給不軌之人可乘之機,網絡也成為和平演變、社會分離勢力、民族分裂勢力的棲身之所,是潛伏在社會和諧穩定背后的一個“最大變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權穩定的必要條件。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就要牢牢把握正確的宣傳導向和輿論導向,強化網絡輿論引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他還強調,“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黨媒姓黨”,這就要求把堅持正確導向放在輿論宣傳工作的首位,堅持輿論宣傳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要做到這一點,領導干部必須樹立精准思維,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遵循新聞傳播的規律,在宣傳輿論工作的“時”“度”“效”上精准發力。把握好輿論宣傳的時機、尺度和效果,更加精准地分析不同受眾的習慣,讓新聞傳播更加有針對性,把握輿論宣傳的主動權。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黨的旗幟和道路,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要牢記自身的職責和使命,以黨和政府的工作為中心,以服務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為大局,廣泛傳播凝心聚力的正能量,弘揚社會主旋律,把好輿論引導的“方向盤”。

各級領導干部在傾聽、尊重網絡民意的同時,更應注重強化網絡輿論的引導、監測、應對和管理,牢牢把握網絡輿論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堅決同散播謠言、惡意抹黑黨和國家的行為斗爭到底,從而建立良好的網絡輿論生態環境。

4.促進制度創新,確保網絡群眾路線常態化。信息共享的網絡平台使民眾的意願和訴求得到普遍關注,但民眾更希望切切實實地看到政府的作為。領導干部不應僅僅停留在同網民的信息交流上,也要直觀地同民眾面對面零距離地交流,做好線下調查研究、回訪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六個及時”,即“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有利於增強領導干部聯系網民群眾的主動性,避免將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作風帶到網絡上,同時為如何從第一時間推動網上與網下聯動,從行動力上體現對網民意見的尊重,指明了新方向。

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六個及時”要求,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必須突出抓常抓長,建立健全應對網絡輿情長效機制,形成常態化、長效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工作格局,將“群眾路線”請到網上,確保網民的訴求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在互聯網發展中也要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貫徹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執政理念,形成網上與網下良性互動,落實制度化的工作格局,解民所需、為民謀利、贏得民心。

(作者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推薦閱讀


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

隻有“治黨有力”才能“治國有方”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政治生態綠水青山:建設廉潔政治 迎來海晏河清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黨的優良傳統

學習文選: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

望海樓:中共為什麼“勇於自我革命”

以清醒和定力防范“圍獵”

勿當五種“不為”官:“庸、躲、看、懶、木”

發展中的中國特色干部選拔任用制度:要推進“五個區別”

(責編:楊文全、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