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網絡論文

探索中國特色小鎮精細化社會治理模式

——對古鎮鎮國家特色小鎮社會治理的思考

劉建輝

2017年07月26日09: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古鎮鎮是第一批入選住建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公布的中國特色小鎮。興起於浙江的特色小鎮理念,在國家的助推下已向全國滲透。而其在自身發展演化和媒體傳播報道進程中,已從經濟和產業視角向文化和社會等更寬廣的領域延伸。當前,對特色小鎮的解讀和研究,從經濟、產業甚至文創視角的非常多,但從治理視角的比較少。對古鎮特色小鎮的建設,筆者嘗試從治理的角度去思考,以精准治理的理念,探索特色小鎮社會治理精細化之路。

一、以精准治理視角解讀特色小鎮,以精細化社會治理締造小鎮之魂

1、准確把握特色小鎮靈魂。

正確解讀“特色小鎮”,准確把握特色小鎮的靈魂,是進入創建序列的特色小鎮首先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各種“大城市病”已經突顯。人們開始向往生活與創業共融的新型空間,特色小鎮適時應運而生。特色小鎮是產業、文化、旅游和社區四大功能的疊加,是生產、生活、生態的融合,是“產、城、人、文”一體化的新型空間。在互聯網時代和大交通時代,這種新型空間符合現代人既要在市場大潮中激情創新、又想在優美環境中詩意生活的追求。

由此,對特色小鎮的解讀不能單純停留在表面的特色上。深層的、差異化的小鎮內涵、小鎮風情和小鎮文化才是特色小鎮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特色小鎮”的“特色”,不僅僅體現在產業集聚的特色,也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招牌,而是由人們的生活方式(包括其物質、制度、精神形態)自然融合而成的、獨具性格又充滿活力的小鎮生活形態——這就是特色小鎮之“魂”。

城鎮運行三分靠建設,七分靠治理。締造特色小鎮之魂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而需要深謀遠慮、鍥而不舍。從發軔之時就應將特色小鎮建設全方位納入精准治理的范疇,下精細功夫進行治理打造,逐步實現小鎮生產、生活、生態的有機融合,最終形成人們向往的專業化、集成化、開放化、網絡化、生活化、便捷化的新型眾創空間和生活空間。

2、精細化治理解決“最后一公裡”問題和規避特色小鎮建設誤區。

當前,受行政領域粗放式管理思維的影響,過去籠統的、模糊的管理方式導致“最后一公裡”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另外,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中,如果仍然推崇政府全盤包攬、粗放式、運動式的舊行政管理模式,以產業經濟導向的特色小鎮建設會潛藏“有規劃無文創”、“有產業無消費”和“有特色無靈魂”等問題,這會使特色小鎮建設走入誤區。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背景下,傳統粗放式社會管理已經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必須加快向精細化社會治理轉型。

精細化治理具有剛性管理和柔性服務兩方面的內涵。剛性管理是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具體化,運用程序化、標准化和數據化的手段,使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作和持續運行的管理方式﹔柔性服務是不局限於以追求效率為目的流程再造、結構優化,還包涵人文關懷以及對美好生活狀態的倡導等柔性特征。剛性管理與柔性服務結合的精細化治理不僅能解決特色小鎮建設當前問題和潛在問題,而且對締造小鎮之魂具有天然的契合點,是建設特色小鎮最佳的“技術工具”。

二、探索精細化社會治理模式,打造富有活力的燈飾特色小鎮

古鎮鎮是全國聞名的燈飾之都,已形成以古鎮為中心輻射三市11個鎮區產值達1000億的產業集群。對於燈都古鎮而言,其特色小鎮的“特”更多在於燈飾產業,但“魂”顯然不可能來自於產業和GDP,而應來自小鎮能吸引到的人及他們的小鎮生活。要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小鎮之魂,要把精細化治理理念貫穿於特色小鎮建設和治理全過程,努力打造古鎮鎮精細化社會治理模式。

(一)建立 “一核多元”社會治理體制,以法治手段推動精細化社會治理。

1、建立“一核多元”社會治理體制。

特色小鎮是一個共建共治共享的工程,它的建設成敗在於社會是否有活力,市場是否有熱情。因此,要求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一核多元”精細化社會治理體制,充分發揮黨委政府的核心指導作用,推動社會、市場協作的多元化治理。

要建立“一核多元”社會治理體制,黨委政府角度定位要精准,要將自己定位於平台的搭建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外部效應的消除者、市場秩序的維護者的角色,把精力重點放在研判趨勢、編制規劃、制定政策和統籌制度性設計、全局性事項管理等方面,切實發揮好統籌、協調、指導、督促作用,從宏觀層面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

2、以制度化促進社會治理精細化。

要注重制度設計。一方面,通過制度設計,對行為主體在權限、責任上進行精細明確的規定,使政府、社會、市場在法治框架內各盡其能、各司其職又相互合作,努力打破社會管理體制多重規則混雜以及行政性羈絆的狀況,激發社會自治、自主、能動力量,形成多元協作的善治格局。另一方面,制定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安全等方方面面制度,形成系統全面的制度體系,通過法治化促進社會治理精細化。

古鎮鎮將出台《古鎮支持特色小鎮建設財政扶持辦法》、《古鎮鎮金融支持特色小鎮建設方案》、《古鎮鎮推動燈飾產業智能化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制定招商引資機制、資金保障機制、政府監管評估機制、政府管理和服務機制等。這些制度有些很有前瞻性,比如全球公開招投標選擇特色小鎮專業運營企業﹔以市場化機制引導基金、社會資本參與特色小鎮發展﹔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特色小鎮建設基金﹔期權式獎罰制度等。並在商事登記制度、行政管理模式、城市管理模式、投資便利化等方面全面對接國際先進標准與通行規則,形成古鎮鎮制度創新高地。

此前,古鎮鎮黨委政府在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方面已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實踐。比如:通過土地配置調動企業參與商貿配套的建設﹔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生態園的建設﹔調動企業參與燈光文化節營造﹔調動商協會參與社會治理等等。目前,古鎮鎮的社會投資已涉及領域包括基礎產業、金融服務、教育醫療、文化體育、旅游養生等。

(二)注重頂層設計,搭建特色小鎮精准治理平台。

古鎮在社會治理方面很重視頂層設計。原設有古鎮鎮社會建設咨詢委員會,負責對進行社會治理研究和輔助決策。古鎮將建設“燈飾產業智庫”,以更大的視野網羅人才和智力資源,形成由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政府官員等組成的專家庫和由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的人才庫。在頂層設計的框架下,一方面為古鎮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提供全球視野和國際高度的決策輔助﹔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管理決策咨詢和技術服務,使特色小鎮的編制規劃和規劃執行都運用到頂層設計理念。

目前,古鎮編制了《古鎮鎮燈飾特色小鎮建設發展規劃》,從產業特色、城鎮規劃布局、功能融合、創新業態和投資機制等方面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燈飾產業為核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台,著力在智慧城市、健康城市、海綿城市、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城市等標准規劃建設,從宏觀上搭建精細化的小鎮治理平台。

(三)以信息化引領社會治理精細化,推動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精細化。

當前,網絡與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社會治理精細化已與信息化建設密不可分。古鎮通過推動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和治理工具創新,提升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推動公共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發揮信息化和大數據在社會治理精細化中的作用,推進部門數據共享、工作流程優化,破解部門間、條塊間的信息分割、相互掣肘的局面,破除各種利益的藩籬,推動社會管理向人性化轉變。古鎮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通過數據管理,全方位、多角度收集數據,促進問題的反饋與解決。古鎮還將構建“一站式”大數據公共服務管理系統平台,實施線上線下結合的O2O式公共服務創新模式。線下組建創業服務中心,以“政務大廳+服務超市”的形式提供一站式服務。線上開發雲服務平台,提供政府事務、辦公事務、生活配套事務等全方位服務。

二是推進公共服務供給的智能化與高效化。高度重視民生領域的信息化建設,一方面嘗試整合教育、醫療、就業、社保和民政等社會公共資源,逐步打造數字化綜合民生服務平台(比如古鎮居家養老信息平台),並規劃未來社會治理雲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建立各種功能與服務數據庫(如古鎮新媒體中心),分析公眾訴求、把握輿論動向,並有針對性地提供公共服務和輿論引導,全方位動員各方面力量深入細致地開展工作,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著力營造形成“精細治理文化”,全面發動和鏈接社會力量參與特色小鎮建設。

社會治理精細化“始於規則、終在文化”。其最高境界是形成被廣泛認同的“精細治理文化”。要從上而下,把精細化治理理念貫穿於特色小鎮社會治理全過程當中。在與社會治理相關的目標設定、行為規范、規章制度和政策策略等當中,滲透精細化治理理念,逐步形成一種“精細文化”和“工匠精神”。並將精細文化建設滲透於日常治理活動之中,植根於治理創新之中,融匯於公共服務之中,逐步形成精細化治理的長效機制。

另外,特色小鎮的成功與否取決於社會的參與度,而參與度又取決於認同度。所以,要強化特色小鎮建設宣傳力度。對內宣傳上,要進行有效的宣傳發動,提升社會力量的能動性和熱情,以精細化文化自覺參與到特色小鎮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對外宣傳上,因為古鎮不僅是中國特色小鎮、也是世界燈飾之都的強有力競爭者,所以宣傳上不能局限於小鎮視野。要站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高度上,通過舉辦高端論壇、研討會等方式來佔領政治高地和輿論高地從而獲得更多話語權,爭取更多、更大的資源投入到古鎮的特色小鎮建設中來。

三、以德治、法治、自治推動社區精細化治理,逐步打造高品質生活需求的社區生活

作為特色小鎮四大功能之一的社區,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平台,社區治理水平直接影響人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直接影響特色小鎮的建設成效。如何打造精致的社區,這是古鎮鎮特色小鎮當前重點研究的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最近頒布的《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對城鄉社區治理作出全面、系統、深入部署,是國家推動精細化社區治理的重要依據。

古鎮鎮是全球燈飾的源產地,未來藍圖是逐步形成世界燈飾產業總部經濟,打造世界燈飾之都,需要吸引國際化、高精尖、創新型的企業和人才入駐。形成吸引力不單在於高端產業,不單在於優美的環境,更多在於優質、優裕、能滿足企業發展及其人才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具有較強歸屬感的小鎮社區生活。從這個目標出發,古鎮未來的社區要建成兩個“家園”:一是環境優良安全、生活方便、服務齊全的居住家園﹔二是具有文化感召力、親和力的精神家園。

要實現兩個“家園”的建設,要以《意見》為綱領和指導,要以“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的方式,全面推動精細化社區治理,從而達成社區的“善治”。

(一)以德治建設強化社區文化引領能力,提升居民道德素質和社區文明程度。

建立德治建設體系,強化社區文化引領能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正向的道德理念、價值追求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進行宣教,促進人的素質提高。主要亮點:一是開展全民修身行動。從2011年開始開展系統性的全民修身行動工程,至今已成為古鎮的常態化工作、內化為幾十萬新老燈都人的自覺行動。二是推動“文化強鎮”的建設,加強農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在文化硬件上建有鎮文化中心、燈文化博物館﹔在文化軟件上編有本土教材、保育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六坊雲龍舞、培育形成特色的“古鎮精神”。三是弘揚慈善理念和志願精神,每年開展慈善萬人行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各村成立用於村民互助的“青少年教育及扶貧基金”,形成與鄰為善、守望相助的社區氛圍。四是以鎮村一體化的社區學院為平台,推動社區教育和終身教育,逐步提高人的素質。五是修改完善和大力宣傳村規民約,並以制度推動強化規范約束,發揮明導向、正民心、樹新風的積極作用。

(二)以法治建設推動社區管理服務,建設安寧祥和社區。

積極推進農村社區治理理念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服務民生、解民難、化民憂,建設文明祥和的社區。二是加強法制宣傳,堅持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用法解決生產生活問題、靠法化解矛盾糾紛。古鎮的每個村都建立健全“一辦一委三室”,即社區綜治辦、人民調解委員會和警務室、律師工作室、信訪接待室,加強轄區治安防范、糾紛排查、矛盾調解、法制宣傳等。特別是全鎮13個村居一村聘請一位法律顧問,堅持“提前介入、事先研究、從源頭消除和控制風險”的服務理念推動村的依法治理。三是推動農村“三資”管理系統,把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買賣合同等全部納入系統管理,減少合同管理漏洞。四是建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設置服務窗口,優化服務流程,規范服務標准,完善信息服務系統,實行代辦服務、首問負責等制度。五是綜合執法管理有保障。各村利用網格化管理服務平台推動綜合執法管理,還大投入建設“村村通視頻”項目和推廣門禁系統建設工作,通過技防加強社區治安管理,提高人們的安全感。

(三)以自治建設推動社區共治,激發人的責任感和參與活力。

建立農村社區治理體系,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不斷激發社會活力,促進政府、社會、居民三者的良性互動,建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自治體系。重點措施:一是將出台《關於加強和完善古鎮鎮農村社區治理的指導意見》和多個實施文件,確定完善農村社區治理的發展思路和推進策略,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農村社區治理模式。二是加強基層黨建工作,以黨建帶動社區自治。三是通過公益創投和政府購買等形式,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志願者組織以及商協會行業組織,夯實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基礎。四是推動“四社聯動”機制,提高居民議事協商能力,協同參與社區治理創新,最終達到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滿足居民需求、構建和諧社區的目的。五是將古鎮鎮特有的行業協會、異地商會高度發達的資源優勢發展成為社會建設、社區治理的又一有生力量。六是強化社區醫療、教育、文化、養老等基本服務功能,為轄區居民提供多元服務。七是進一步強化社區參與機制建設,通過加強社區議事協商、推進社區事務民主決策、擴大社區民主評議、完善村務公開等事項,調動社區群眾的參與熱情,促進政府治理和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

通過強化社區功能,突出社區自治與自我服務能力。一方面通過社區治理活動的充分參與、社區文化的共同培育,增強小鎮從業者的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通過社區公益服務的互助、社區朋友圈的擴大、眾創業生態環境的營造,增強從業者對小鎮的感情認同。

精細化社會治理,將使特色小鎮成為一個新型的眾創空間和生活空間。不久的將來,在特色小鎮工作與生活,會是最讓人羨慕的一種生活狀態。

(作者系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鎮黨委書記)

(責編:謝磊、趙晶)
相關專題
· 工作交流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