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前線》>>每期精選

“共享發展”:當代中國發展的目標和歸宿

張艷濤  張   瑤

2017年08月17日09:55    來源:前線網——《前線》

原標題:“共享發展”:當代中國發展的目標和歸宿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總結了三十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概括了世界歷史力量轉移的重要啟示,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鮮明地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這個根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發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主要任務在於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深化對共享理念的認識,既是一個外延不斷擴大的過程,更是一個內涵不斷豐富並精細化的過程。

共享發展是當代發展倫理的“中國表達”

立足於新階段新形勢新起點,黨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並將“共享”作為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歸宿,要求將我國經濟發展的物質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與全民共享。由此,“發展”與“共享”成為關系人民現實利益和民生福祉的重大現實問題。發展不夠,人民生活無法富足﹔共享不足,人民生活無法和諧。可見,“發展”與“共享”是社會進步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它們分別關涉社會現代進程中的理性與價值兩大維度,但無論是理性維度還是價值維度都必須辯証統一於發展實踐當中。實際上,共享理念本身就蘊含在馬克思構建的未來自由人聯合體中,蘊含在從“我”邁向“我們”的倫理追求中。“由社會全體成員組成的共同聯合體來共同地和有計劃地利用生產力﹔把生產發展到能夠滿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規模﹔結束犧牲一些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狀況……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通過城鄉的融合,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張建立在生產力高度發達和物質極大充裕基礎上個體的自由和解放,由於那時消滅了剝削和階級對立,人們摒棄了彼此相互競爭和敵對的關系,限制和支配他人的物質和社會權力被徹底消除,每個人的自由發展依賴於他人的自由發展,自身的自由發展又為他人的自由發展創造了條件,其最終結果是每個人都能在平等和諧的共同體中實現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從社會發展的主體視角看,社會發展的最終目的就在於為人們創設良好的條件,過一種有意義的幸福生活。因此,共享理念為發展注入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它超越了傳統唯GDP“見物不見人”的狹隘發展觀,強調人自身的內在目的和價值,將經濟增長視為實現幸福生活的外在工具,使經濟社會發展最終落腳於人們實實在在的生活和真真切切的感受。“共享意識的歷史脈絡體現在當代具體的社會發展實踐中,則吁求著共享發展理念的出場與實現。這一理念是對發展倫理所要面對的兩大古老的哲學問題,即‘什麼是好的生活’與‘我們應當如何生活’的深刻關切,是對其所要探討的兩大核心問題,即‘如何取得發展’與‘發展之后獲取了什麼利益’的當代回答。” 發展的目標在於實現人民幸福體面的生活,共享為這一目標提供了正確的倫理規范和價值導向,缺乏這一規范和導向,經濟社會發展將以部分人的犧牲和被剝奪為代價,造成經濟增長而民生滯后的局面,結果將導致經濟社會發展偏離正確方向。

共享發展理念體現著對人的尊嚴的倫理關懷,人的尊嚴作為發展倫理的邏輯起點和最高價值,也是共享發展理念應有的規范性目標。社會各成員都期盼過上尊嚴而體面的生活,經濟社會的發展要為實現人的尊嚴生活創造條件。在現實社會中,個體所能實現的有尊嚴的生活與其所獲得的資源休戚相關,例如,充分的收入、教育、醫療、居所都是人實現尊嚴的必要條件。公共政策必須保障這些資源在各成員間公平分配,任何人無法獲得足夠的資源都應被視為必須消除的不公正情形,這就要求政府通過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真正實現“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觀。

當然,公平地獲得足夠的物質資源僅僅是實現主體尊嚴的基本前提。人作為社會性的存在,其尊嚴是在和諧的人際交往和普遍聯系中不斷實現的。因此,享有共同發展的權利和機會,是獲得與自我實現相關的尊嚴價值的必要手段。“從人的發展層面來看,全部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和發展機會是實現其發展的基本條件。” 就此而論,社會的公平正義歸根結底必須保障公民能夠平等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來,社會制度必須為社會成員營造一個“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的社會環境,使公民作為社會關系的參與者充分享有“自我實現發展”和“參與發展決策”的基本能力。基於此,共享理念啟示我們,共享不僅僅是物質財富的共享,更是發展權利和發展機會的共享,比較而言,后者更重要。

共享發展為破解發展難題提供“中國方案”

發展是世界的主題,也是世界的難題。作為世界的主題,發展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如何在和平的環境下謀發展、在合作的前提下謀發展、在共贏的前提下謀發展,需要各國集思廣益。作為世界性的難題,世界各新興國家都在探索破解發展瓶頸的本土方案,實現共建、共享、共贏,需要各國尋求合作“最大公約數”。

在中國由大國邁向強國進程中,如何為人類對更美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是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現實任務。當代中國如何提高發展的共享性和可持續性?關鍵是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共享發展不能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和環節。在新發展理念下的共享發展,強調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例如,針對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要更加注重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比較而言,全民共享強調的是共享的主體“一個都不能少”,人民在共享中獲得認同感﹔全面共享強調的是共享內容的整體性和全面性,人民在共享中獲得滿足感﹔共建共享強調的是既要做中國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又要成為中國發展的“真正受益者”,使人民在共享中獲得成就感﹔漸進共享強調的是既要合理滿足人民新需要,又要量力而行,注重共享的階段性特征,使人民在共享中獲得安全感,最終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獲得幸福感。共享發展蘊含著“中國智慧”,是針對發展難題提供的“中國方案”。

毛澤東同志曾經提出,“中國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及其成就,証明了中國有條件有能力為探索以人為本的新型文明作出貢獻。當下中國所倡行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正是貫徹以人為本的有益探索,本質上是人類探索更美好社會制度的一種“中國方案”,這對於人類開啟新型的文明,是值得期待的。毫無疑問,中國在發展過程中要處理好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為此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建設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探索和實踐。雖然“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效惠及世界﹔“一帶一路”倡議是偉大的構想,“一帶一路”建設是偉大的事業。雖然此前很多構想和實踐是由世界發達國家率先提出來,但是為什麼首先由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價值追求。

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具有鮮明的問題導向和問題意識。具體而言,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整體上處於普遍貧困階段,當時需要充分調動和釋放全體成員的一切積極因素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從而解決生存難題。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國已經告別當初物質短缺的階段,時代的任務已從滿足“生存性需要”轉入滿足“發展性需要”。此時,各種影響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不斷涌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也凸顯出來,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社會發展明顯滯后於經濟發展,社會與經濟之間出現了明顯的不平衡不協調狀況。其中的關鍵症結在於,社會公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影響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全局、影響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的大問題”。因此,可以說共享理念的提出不僅僅是黨在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下的順勢而為,也是破解我國現實發展困境問題倒逼的抉擇。共享理念蘊含著公平正義的價值導向,它要求通過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為人們提供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的權利和機會,激勵社會各成員能夠“各盡其能”﹔同時建立合理公正的分配制度,保障社會各成員能夠“各得其所”﹔還要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和福利機制,協調和整合成員間的利益關系,保証社會各成員能夠“和諧相處”。

面對中國發展成就,西方總是說三道四。西方有些人說中國發展是“在共產黨領導下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是在走第三條道路”“中國是在搞國家資本主義”,這是對中國發展的曲解和誤解,充分顯現了西方有些人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中國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的主導地位為各民族的共建、共享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這與當代西方國家生產資料私人佔有前提下的分配調節具有本質的不同。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了勞動資料和勞動成果共享的必然性,以及共享主體的全面性和普惠性。說到底,中國的 “共享發展與生產關系的性質、所有制性質,基本經濟制度本質上是一致的,表現為一種內生性關系,共享發展所涉及的不僅僅是再分配問題,而是整個生產與分配兩個領域,而且生產領域是共享發展推進的起點和基礎” 。雖然中國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需要借助資本的力量發展經濟和實現現代化。但是,我們始終將共建、共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和基本原則,其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和公平正義,這超越了西方國家重效率輕公平、先發展后調節的發展模式,克服了資本主義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趨勢。

共享發展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價值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是中國第一要務。中國發展不是無價值操守的漫游,而是“有價值原則的實踐”。面對不斷變化的發展環境、發展任務、發展條件,發展理念也必須與時俱進,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當前,中國的根本問題還是發展問題。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整體發展、平衡發展、協調發展和全面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化,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改善民生更要再上新台階。立足於以人為本,發展的目的就是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通過國強帶動民富。“共享發展理念蘊含了民生改善的普惠性倫理。” 當前,中國的頂層設計既要滿足“生存性需求”的民生,也要滿足“發展性需求”的民生。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語境下,改善民生顯得格外重要。以前我們把發展看作是硬道理,今后,我們也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看作是硬道理。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方向,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根本目的是使人民群眾在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具體而言,改善民生,要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理念,不僅是認識問題,也是能力問題。為此,要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來認識共享。共享不能停留於對現存發展成果的共同佔有,要將共建與共享辯証統一起來,“共享是共建共享。這是就共享的實現途徑而言的。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過程也是共享的過程。”失去共建的共享就是低水平、低層次的均等﹔失去共享的共建就是特權階級的獨佔。為了使每個人都過上一種體面且有尊嚴的生活,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主體,提高主體的共建能力是共享發展成果的前提,努斯鮑姆通過“能力路徑”為我們擬出了一份包含十項“核心能力”的可行能力清單:生命、身體健康、身體健全、感覺、想象和思考、情感、實踐理性、歸屬、其他物種、娛樂和對外在環境的控制。這十項核心能力是保障人的最低生活限度、實現人性尊嚴所必需的前提條件。努斯鮑姆將這十項能力視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國家基本的政治結構必須保障公民這十項能力至少維持在最低程度的水平之上,並且不允許公共政策對清單中的能力進行權衡取舍,公民任何其中一項能力的缺失都表明一種基本正義的權益受到侵犯,隻有十項能力都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國家才能實現最低限度的社會正義。可見,能力底線的設定保障了人們獲得必要的能力以實現一種有尊嚴的生活,並且這樣的底線會隨著社會發展不斷提高。

能力底線設置本身就蘊含著共享的意蘊,任何公民的能力低於這一底線就應被視為社會不正義。其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要是補中國發展的短板。如果中國發展起來之后,一部分人富裕,另一部分人貧窮,那麼中國發展將失去價值引導,迷失價值方向。由此,國家公共政策的目標在於保障和改善底線之下人的能力缺失。隻有人人都跨越這一底線,其所追求的能力平等才是合理且有價值的,任何低於底線的平均都是虛妄的,因為它根本達不到人性尊嚴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的“精准扶貧”和“兜底思維”便蘊含著這樣的價值導向,它表明任何處於貧困線以下的個體都是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重點扶助對象,國家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標在於通過教育、醫療等手段精准提升貧困者的能力,在“輸血”的過程中恢復其“造血”功能,使他們切實擺脫貧困處境。同時,國家在保障公民享有最低限度的核心能力后,有利於公民發揮主體的能動性,充分利用這些可支配的能力而獲得更高的個人成就,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加獨立、平等地參與社會關系而獲得社會認同,實現個體尊嚴,最后和社會其他成員一同跨入小康社會的門檻。就此而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是當代中國人實現經濟發展共享性和整體實現尊嚴的一種積極努力。

在理解和貫徹共享發展理念的時候,我們應將“低水平共享”與“高水平共享”區分開來。在“尚未發展起來階段”,任何“均等分配”的要求實現的最終結果隻能是“低水平共享”。在“發展起來階段”,我們要倡導“高水平共享”,這樣才能體現公平正義,也才能符合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基本價值導向。同時,共享發展還要求我們把“我”與“我們”、大愛與公正、能力與正義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真正營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其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都蘊含著共享發展理念。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共享發展的社會價值觀是兼容的,這使得社會成員充分考慮到個人的義務和社會責任而自覺超越狹隘的自私自利行為模式,而對他者表示出關切和同情,並努力幫助他們改善生活處境。一方面,個體的“社會正義感”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做保障,因為,自私自利往往主要來源於自身的匱乏。實際上,個體隻有享有一定的成就感、獲得感和富足感,才更願意將自己創造的成果與他人共享﹔另一方面,公民的“社會責任感”需要一個穩定和可期待的鼓勵與信任機制,這就要求國家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和加快完善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法律制度,努力營造出公平的社會環境和氛圍,確保人人平等參與、人人自由發展的權利,這樣才能逐步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終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本文是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全球視野下中國話語體系建構與中國話語權提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

(作者簡介:張艷濤,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瑤,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