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 張 巍
2017年08月17日13:52 來源:前線網——《前線》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在世界的東方,中國這個擁有悠久燦爛歷史和十幾億人口的文明古國,正在經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現代化要素、社會主義要素、中國文化要素和綠色生態要素共同構成支撐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的支柱。現代化是目標,作為長期處於人類文明佼佼者地位的中國隻有實現全面的現代化才能稱之為民族復興﹔社會主義是路徑,隻有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確保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國家的穩定統一﹔中國文化是根基,隻有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不忘初心”繼往開來﹔綠色生態是原則,隻有走生態文明之路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庄嚴選擇。中國屈辱的百年近代史已經充分証明,我們隻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
不斷增加的現代化要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不斷增加現代化要素的道路。一個國家的現代化至少包括經濟維度的現代化和制度維度的現代化,前者反映在農業、工業、服務業、信息產業、科學技術和國防等領域的現代化,后者則體現為國家基本制度的現代化,即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確保國家利益和全體人民福祉的最大化。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始於對先進對象國的學習和模仿,這也是大多數后發國家的“后發優勢”,在追趕中超越,在超越中創新,盡快使中國成為一個日益現代化、高度現代化和全面現代化的強國。目前,我國的現代化程度和綜合國力在多項指標上已經實現了與發達國家的並跑,部分指標已經實現了趕超,還有部分指標尚在追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本質上不同於西方傳統意義上的現代化和蘇聯—東歐式的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就是從一窮二白的農業國向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基礎設施現代化、科技和國防現代化的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宏偉目標邁進。從1949年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開始到1978年,中國完成了對舊生產力的社會主義改造和門類齊全國民經濟體系建設,為后來的發展進步奠定了政治前提和經濟基礎。從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創造了世界經濟中高速增長持續時間最長、起飛時人口規模最大、消減絕對貧困人口最多的歷史紀錄。對比其他已經實現經濟起飛的大國,中國在更差的先天基礎上取得了更好的增長成績,創造了世界絕無僅有的經濟增長奇跡。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彭斯教授指出,世界上隻有13個國家和地區在連續25年或更長的時間裡保持了7%以上的GDP增長率。在所有實現高增長的案例中,中國是增長幅度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這種速度和規模的增長史無前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顯示出不斷增加的現代化要素體現在:
第一,中國正成為人力資本大國。一方面中國保持了相對較高的人力資本增長率。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總量達1.67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501萬人。我們估計,2020∼2030年間人力資本增長率將在1.2%∼1.5%之間。另一方面是勞動力由生產效率低的農業部門持續向生產效率高的非農業部門轉移,預計到2030年農業勞動力減少至1.5億左右,非農業勞動部門勞動力年均增長率在2%∼3%左右。
第二,全要素生產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間。由於中國在不少領域對西方發達國家仍處於追趕位置,因此依舊可通過引進吸收促進技術進步。同時中國在許多領域已經處於並跑乃至領跑位置,這種技術進步帶來的外溢效應也必將刺激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我們估計2011∼2030年全要素增長率為3.6%。
第三,中國開始收獲數字紅利。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0億,手機用戶超過13億,均位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已達51.7%,超過全球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依托大國規模效應,將世界最大的互聯網用戶優勢與世界最大的市場優勢相結合,中國將發展出世界級的數字規模經濟,大大降低信息成本。
第四,大眾創業、企業創品牌方興未艾。2002年全國市場主體為3111萬戶,到2016年已增至8705萬戶,其中私營、個體就業人數從8135萬人增加至30859萬人。2002年全國商標注冊數為17萬件,到2016年底,全國商標有效注冊量1237.6萬件,每萬戶市場主體商標擁有量達1422件,平均每7個市場主體擁有1個有效商標。特別是,在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中,2005年中國入選的品牌隻有4個,2016年上升至36個,居世界第5位。
第五,改革開放后,中國發生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五化”,這是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五大引擎”。新型工業化在加速,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工業產品生產國﹔新型城鎮化在加速,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國家﹔信息化和知識化在加速,中國成為世界最大信息社會和知識社會﹔基礎設施現代化在加速,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現代化基礎設施投資國和領先國﹔國際化在加速,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並將在新全球化過程中居於引領地位。
不斷增加的社會主義要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不斷增加社會主義要素的道路。要讓十幾億人民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共享福祉,隻能依靠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政治優勢。隻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充分動員社會各種力量和充分凝聚十幾億人民的共識,可以集中力量辦國計民生的大事﹔也隻有堅持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中國的社會主義要素也將經歷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級階段—高級階段不斷演進的過程,目前我國已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下半場,已經具備諸如后工業化、人口老齡化、服務業現代化等發達社會的特征。
新中國成立后,廣大人民群眾獲得了社會主人的地位,婦女解放、掃盲運動、赤腳醫生等一系列運動措施,徹底打破了舊社會公共服務隻集中在少數地區為少數人服務的怪狀,這是中國走向共同富裕的第一步,即消除不平等的制度奠基時代。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方面的最大成就是消除貧困,因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進入21世紀后,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消除發展差距方面更得以充分體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精准扶貧”等以消除城鄉、地區差距和人群差距為目標的政策相繼出台。
中國創造了貧困人口佔總人口的比率從1980年的88%以上下降為2013年的1.85%的“減貧奇跡”,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使一部分人和地區先富起來不是目的,全體人民、全部地區共同富裕才是宗旨。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可以通過中印比較得到佐証:作為另一個人口大國和經濟維持較高增速的國家,印度的貧困人口變化軌跡在幾十年間幾乎和世界整體水平保持“平行”。這說明突破貧困陷阱不是僅靠經濟增速和GDP規模作為物質基礎就能自然實現的,如果缺乏適合的社會制度安排同樣難以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顯示出不斷增加的社會主義要素體現在:
第一,城鄉走向共同富裕。我國農業生產、農村發展、農民生活和農業勞動力轉移正在經歷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農民兼業化和農民工城鎮化的新“四化”過程。隨著我國進入后工業化時代,在國民經濟中居於主導地位的二三產業開始反哺農業﹔隨著城鎮化的日趨完善,城鎮人口已經大大超過農村人口,使得城市可以帶動農村﹔同時財政收入大幅增加,既增加了對三農投入,又減少了對三農的稅費,進而促進城鄉差距不斷縮小。城鄉共同富裕表現在:一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減小。改革開放之后,按照不變價計算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年份是2009年,2010年農村居民純收入增速首次超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這之后隨著后工業化時代來臨、農村務農勞動力向非農業部門轉移以及國家持續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下降。二是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減小。在價格水平不同的情況下,恩格爾系數是反映城鄉差距的較好指標。我國的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開始均呈持續下降趨勢,且兩者間的差距不斷縮小。
第二,地區走向共同富裕。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地區差距可分為四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各發展指標趨同﹔20世紀90年代,各指標局部趨異﹔進入21世紀,大部分發展指標又開始趨同﹔未來20年,地區發展水平全面趨同。中西部地區發揮“后發優勢”模仿和借鑒東部地區的發展模式,同時發揮“比較優勢”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西部大開發戰略(1999)、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2004)、中部崛起(2006)、京津冀一體化(2014)和長江經濟帶(2016)等區域發展戰略以及在具體區域一體化政策框架下實施的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與生態安全屏障建設,使我國的地區差距逐漸縮小、開始趨同,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走向人人享有社會保障。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同時需要清楚地認識到,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又是難度最大、問題最多、壓力最突出的公共服務領域之一。改革開放后,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長足進步。到目前基本建立起覆蓋城鄉和各類人群的基本社會保障體系,雖然全面覆蓋尚未實現,但各類社會保險和社會救助政策的覆蓋范圍、保障水平正在穩步擴大和提高。從2010年到2030年,社會保障體系將分為兩步走,首先在2020年實現基本社會保障全覆蓋,到2030年實現高水平社會保障的全覆蓋。
不斷增加的文化要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不斷增加先進文化要素的道路。伴隨著百年屈辱,中華文化經歷了淪為世界邊緣、自我否定和懷疑的發展歷程。隨著中國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華文化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也必將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世界產生前所未有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顯示出不斷增加的文化要素體現在:
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重要基石。文化乃是一個民族最本質的符號和靈魂,它在悄無聲息中以國家記憶、民族性格和歷史基因塑造出本民族思維和行為特征。同時,一個民族或國家的興盛,總是以文化興盛作為支撐,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8月19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中國獨特的國情特點和民族歷史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獨一無二,而獨特的中國文化又深刻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現在和未來。中國已經進入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獨一無二的中國文化必然會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而深刻影響全世界和全人類。中國人民將帶著民族文化自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強、越走越遠,走向中華民族全面的偉大復興。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的先進文化,保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朝著正確方向發展。中國文化的社會主義先進性體現在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正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的那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於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和厚重的文明積澱,又學習借鑒了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的先進成果,還經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洗禮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內涵。黨的十八大以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來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影響和重要意義,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究中國文化之精神內核,和合思想是中國文化真正的基因密碼所在,是中國文化不斷創新發展,不斷向前推動歷史進步,不斷為人類貢獻思想智慧,具有巨大的外溢性和正外部性,獲得獨一無二生命力和創新力的根本驅動力和文化哲學。中華文明從本質上是和合文明,和合是千差萬別之各種事物互尊互重、互濟互補,最終求同存異、相輔相成和相容相生的一種理想的狀態。這種“對立—包容—依存—和諧”過程促進了新事物的產生,並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和合”是包容的、和諧的、統一的,千百年來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並潛移默化進了每個炎黃子孫的血脈。和合思想是至善善治的治理哲學,為破解人類各方面的重大矛盾提供了極其獨到而智慧的思想理念和行為准則,始終貫穿於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事業中,深遠影響著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包括總道路和具體道路。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強調和諧、和平、統一、協調發展,是和合思想在當代的集中概括和具體體現,指導著我國各項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設的蓬勃發展。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和合思想要求我們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合乎自然規律辦事,與自然合二為一、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奠定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處理經濟發展重大矛盾上,和合思想要求我們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同時並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和實生物的經濟觀﹔在處理重大政治問題時,和合思想要求我們和而不同,以和為貴,按照團結——批評(自我批評)——團結的方式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穩定、統一,奠定了和衷共濟的政治觀﹔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時,和合思想要求我們以人為本,互敬互愛,奠定了仁愛和諧的社會觀﹔在處理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的不同文化時,和合思想要求我們求同存異,在對待外來文化時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生發,奠定了和而不同的文化觀﹔ 在處理中國和世界的關系上,和合思想告訴我們“得道多助”,要求我們睦鄰友好、互利共贏,奠定了和平共處的外交觀。“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了獨到的思想理念和行為准則。在這一和合思想理念引領下,中國人民以“達則兼濟天下”的開闊胸襟與全世界人民一起共享中國文化的博大智慧,為建立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世界而攜手共進。
不斷增加的綠色生態要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不斷增加綠色生態要素的道路。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是一條創新之路,不同於1750年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經濟增長與溫室氣體排放共同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而是進入21世紀之后創新的一種經濟增長與溫室氣體排放同期下降乃至脫鉤的綠色發展模式。其中必然邏輯有三個方面:一是現有的環境承載能力不允許我們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二是資源儲備能力不允許我們走像美國那種以不到世界6%的人口消費世界28%石油的發展模式﹔三是大國責任和擔當,我國已經庄嚴承諾在2030年左右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這種發展模式也意味著,人與自然共生共榮,人類的發展不以掠奪自然為代價,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得到真正的實現。
進入21世紀,我國面臨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突出問題,人口總量龐大,主要資源短缺,人均資源明顯不足,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尚未根本扭轉。為此,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不同於西方國家先工業化后再城鎮化並持續數百年的歷程,中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實際上是同步展開和同時進行,並在短短幾十年內取得了較高成就,但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壓力,生態安全形勢十分嚴峻。為了走好綠色生態之路,將生態赤字變成生態盈余,中國已經並且還要在“流量控制”和“存量治理”兩個方面持續努力:一是節能減排,減少排放流量﹔二是加大生態治理,減少污染存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顯示出不斷增加的綠色生態要素體現在:
中國進入綠色能源時代。2013年我國煤炭消費總量達到高峰,為28.10億噸標准煤,而后持續下降,2016年下降至26億噸標准煤左右。與此同時,我國清潔能源呈超高速增長,2015年,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機組規模分別增至2010年的1.5倍、2.4倍、4.4倍、168倍,使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從8.3%提高至12%,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例達到 35%,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佔世界的 40%左右。我國加快推進了主體能源由油氣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雙重更替進程。根據“十三五”能源規劃,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達到15%以上,煤炭消費比重降低至58%以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將超過20%。
中國開始進入低碳時代。根據英國石油公司(BP)《世界能源統計2016》提供的數據,中國碳排放量增長率從2011年8.0%的高增長,2015年轉為負增長,為-0.1%,佔世界總量比重略有下降,為27.3%。預計“十三五”時期,進入碳排放低增長(<2%)或零增長機遇窗口期,“十四五”時期中國有可能提前達到碳排放高峰,而后進入碳排放量絕對下降期,中國的碳排放佔世界總量比重將會持續下降。
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開始出現生態盈余。“十二五”期間,全國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累計下降12.9%、13%、18%、18.6%﹔74個首批監測城市2015年的PM2.5年濃度比2013年下降了23.6%﹔1940個地表水控斷面中劣V類水質佔比已降低到9.7%,I~III類水質佔比則提升到66%﹔全國城建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到94.1%,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2%﹔全國的森林覆蓋率21.6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54%,受保護濕地面積增加525.94萬公頃,治理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土地分別為10萬和26.6萬平方公裡……而且隨著經濟增速指標的下調,我國的生態環境質量將會越來越好,綠色生態之路也會越走越寬。
結語
時代的趨勢和潮流的背后反映的是民心向背。民為邦本,本固則邦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民心之所向﹔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富裕是民心之所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天人合一”和綠色生態文明是民心之所向﹔“天下大同”世界各國和平共助的全人類命運共同體亦是民心之所向。民心所向,則眾望所歸。不斷增加的現代化要素、社會主義要素、中國文化要素和綠色生態要素既契合民心和民望,又順應時代潮流的趨勢,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必然能顯現出更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優勢與道路自信。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B.R.米切爾.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1750-1993)(第四版)[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5]吳敬璉等.中國經濟50人看三十年—回顧與分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胡鞍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巍,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
相關專題 |
· 《前線》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