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前線》>>每期精選

“一帶一路”賦予全球化新的內涵

劉   英  馬玉榮

2017年08月18日08:32    來源:前線網——《前線》

原標題:“一帶一路”賦予全球化新的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強調指出,經濟全球化進程向著更加包容和普惠的方向發展。這賦予全球化以新的內涵。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化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全球化紅利,但全球化是把雙刃劍,它還暴露出一些缺陷,例如貧困人口數量的增長等等。雖然目前出現了“去全球化”“反全球化”“改革全球化”“再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的各種思潮,但全球化的腳步時刻沒有停止。

新一輪全球化的突出特點為包容和普惠、和平與發展。具體來說,包容性增長是針對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面臨瓶頸、新問題、新挑戰時,需要突破增長極限,實現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共享和諧。目前,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不平等、貧困、環境污染等現象普遍,這些仍束縛著經濟不能很快復蘇。在自由、共享的基礎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不僅體現了中國智慧,致力於尋找讓世界經濟復蘇、讓全世界貧困人口真正脫貧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旨在通過加強各國之間的國際合作,促進經濟的發展,推動新一輪全球化。與此同時,WT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20等在全球治理中推陳出新,世界經濟新秩序在重構。2016年G20杭州峰會不僅邀請金磚五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與會,並首次將發展問題納入宏觀政策框架,提出了包容性增長的新一輪全球化理念。代表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BRICS,正在引領著創新、普惠、共享和包容的全球化浪潮,成為新一輪全球化的引擎。

共商共建共享“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一帶一路”通過加強“五通”在內的互聯互通,來加強國際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增長,擴大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尤其是金磚五國均地處“一帶一路”沿線,通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將有助於促進金磚國家之間的經貿往來,推動金磚國家參與全球產業鏈,促進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升金磚國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有效提高金磚國家整體的國際競爭力,進而推動經濟發展。而在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由於有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化信息化建設、貿易投資合作等多種建設,對金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層次、深領域,因此,金磚國家可以通過共建“一帶一路”這個大平台,來充分發揮金磚國家之間的包括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業性金融的合作。通過包括絲路基金、金磚銀行、應急儲備安排、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國際產能合作基金等各種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共同來加強金融支持與金融創新,促進金磚國家之間金融機構的網絡化建設,來共商、共建、共享,共同分享“一帶一路”建設的成果。通過加強金融合作,不僅推動了“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建設,在合作中促進了金磚國家的經濟發展,完備了金磚國家的金融監管,更重要的是在深層次上,“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更促進了世界經濟的包容和諧發展。

“一帶一路”開創國際經濟合作新模式,凝聚了沿線國家的廣泛共識。“一帶一路”將建設陸海兩大主線,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重點。其目標是構建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區域合作重點集中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資源開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保護、海上合作等領域。倡議提出以來,獲得100多個國家的積極回應,加快了我國與沿線國家地區的區域合作步伐,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其中,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訂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協議或諒解備忘錄,對接發展戰略。

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

這裡所說的大聯通,不僅包括政策溝通,而且還包含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建設首先從包括公路、鐵路、航空、港口、地下管網及網絡的六位一體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開始,建立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通過創新引領行動,推進亞非歐互聯互通建設。通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互聯互通網絡,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發掘區域內市場潛力,促進投資和消費,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基礎設施的完善是促進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引擎。尤其是交通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增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而且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本身就能促進貿易往來進而助推經濟發展。根據麥肯錫的統計,GDP每提升1個百分點,將直接或間接為印度帶來300萬個就業機會,給美國帶來150萬個就業機會,給巴西帶來130萬個就業機會,給印尼帶來70萬個就業機會。從1992年到2013年的20年中,基礎設施投資拉動了世界經濟增長3.5個百分點,中國基礎投資拉動GDP增長8.6個百分點,印度的基礎設施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非洲的基礎設施拉動經濟增長3.1個百分點,而美國和西歐的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2010∼2020年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就需要8萬億。 一方面,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全球化打下基礎。目前,中歐班列已建成39條,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次區域以及亞非歐之間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另一方面,能源基礎設施為全球化注入新動能。中國能源企業走出去進展顯著,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輸出節奏進一步提速,由中國國有企業在海外簽署和建設的電站、輸電和輸油輸氣等重大能源項目三年來多達41項,共涉及1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2015年各大專案取得突破式發展,中國核電企業對羅馬尼亞、英國、巴基斯坦展開了核電項目的合作,中國水電企業對安哥拉、巴西、尼泊爾、巴基斯坦展開了水電項目的合作,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是絲路基金成立后的首個項目。2016年上半年達成17個項目。

此外,網上“一帶一路”增強全球化的智能化。電信企業等高科技企業正在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跨境項目傳輸系統建設,完善國際基礎網絡。中國目前通過國際海纜可達北美、東北亞、東南亞、南亞、澳洲、中東、北非和歐洲地區﹔通過多條國際陸纜可直接連接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越南、老撾、緬甸、尼泊爾、印度等國家,進而延伸覆蓋至中亞、北歐、東南亞各地區。

推進六大經濟走廊建設

“一帶一路”推進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孟中印緬六大國際經濟走廊的建設,沿線國家積極參與世界最長經濟走廊建設。

中蒙俄經濟走廊,中俄蒙三國元首2014年就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同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蒙古國草原之路對接,打造兩條中蒙俄經濟走廊。華北地區從京津冀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再到蒙古和俄羅斯﹔及東北地區從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到內蒙古滿洲裡和俄羅斯的赤塔。2016年《關於編制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的諒解備忘錄》的簽訂將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2016年6月,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推向更高水平,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將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快發展。

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從中國江蘇連雲港到荷蘭鹿特丹港的國際化鐵路交通干線,中國境內由隴海、蘭新鐵路干線組成,到中哈邊界阿拉山口出境。其中途經的波蘭連續11年成為中國在東歐最大貿易伙伴,目前中波已有多條鐵路干線用於中國與歐洲的貿易。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從中國新疆出發至波斯灣、地中海沿岸和阿拉伯半島,主要涉及中亞五國和西亞的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國,是中國—中亞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大通道,國內輻射新疆、陝西、甘肅等地。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東起珠江三角洲經濟圈,沿南廣高速公路、南廣高鐵,經南寧、憑祥、河內至新加坡。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訪問越南,推動了“一帶一路”和“兩廊一圈”對接﹔2016年5月,老撾國家主席本揚到訪中國,雙方共同推動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有機結合﹔2016年6月,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訪華,“一帶一路”與柬埔寨國家發展“四角戰略”有機對接。

中巴經濟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全長3000公裡,連接絲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包括公路、鐵路、油氣和光纜 “四位一體”的貿易走廊。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出訪巴基斯坦,將中巴關系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簽署並發表了中巴建立全天候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中巴合作涵蓋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農業、貿易、金融、海洋科學等領域,加強了中巴經濟走廊及區域經濟建設。

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緣起《昆明倡議》為代表的孟中印緬地區經濟合作構想。2013年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提出,四國建立經濟合作機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有利於中國西南部地區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加強雲南、廣西、西藏等省區同南亞及東南亞國家的聯系。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綜合運輸規劃包括“三橫五縱”8條運輸通道、33個運輸樞紐的規劃方案,全面反映了4國利益訴求,促進了互聯互通建設。

貿易暢通是“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研究,貿易便利化對促進貿易的影響甚至會比取消關稅更大。貿易便利化可以使全球貿易平均每年增加1萬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出口增加7000多億美元,從而使全球經濟增長率提高約0.5個百分點。2015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雙邊貿易總額達9955億美元,佔全國貿易總額的25.1%。

貿易投資便利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貿易和投資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加強區域合作要促進資本、技術、人才、信息等生產要素在“一帶一路”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加強雙邊投資保護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磋商,逐步取消各項貿易和投資壁壘,構建區域和各國良好的營商環境,成為決定“一帶一路”貿易暢通、聯通亞歐經濟圈的關鍵。一方面,需要加快推進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談判進程。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與11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雙邊投資協定,並建立了經貿聯委會機制和投資合作促進機制,為雙方企業開展相互投資和合作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需要加強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磋商。中國簽署的《多邊稅收征管互助公約》為加強國際稅收合作、促進投資便利化提供了堅實保障。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與105個沿線國家簽署了稅收協定,初步形成了覆蓋主要投資來源地和對外投資目的地的稅收協定網絡,強化了消除投資壁壘功能。

電子商務時代創新貿易方式。跨境電商是促進“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便利化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商業模式創新。“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分別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三大類地區出台相關政策,實施更加積極的進口政策,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推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跨境電商助推新區域經濟合作。中國正在積極推進與跨境電商相適應的貨物出入境電子管理系統建設。2015年9月,中國貿促會與東盟七國的國家工商會簽署了《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平台合作建設備忘錄》。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發展迅速帶動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不斷擴大。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跨境電商佔比將大幅增長。截至2016年6月,已設立天津、上海、重慶、廣州、青島、深圳、蘇州等12個跨境電商進口服務試點城市、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企業建設產品“海外倉”,優化產業鏈分工布局,推動貿易便利化進程。針對跨境電商規則標准,目前中國正大力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政策規范體系,在WTO貿易框架下,制定和引領跨境電商的標准和規則。

境外經貿合作區加強產業集聚提升價值鏈。2015年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初步在境外形成了一批基礎設施完備、主導產業明確、公共服務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輻射效應的產業園區,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產能與裝備制造合作的有效平台。截至目前,中國建設境外經貿合作區80 個。其中,中白工業園、泰中羅勇工業園、中印尼綜合產業園區等建設取得積極高效進展,成為中國企業集群式走出去,與相關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重要載體。

國際產能合作構建新全球化的產業鏈。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重點推動電力、軌道交通、園區建設領域以及與重點國別地區的產能合作。中國已與2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協議,開展機制化的產能合作。並且,一大批重點項目在各國落地生根,如通過參與“容克投資計劃”,共建投資平台,促進對歐產能合作﹔與馬來西亞共建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區﹔與歐美發達國家企業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穩步實施多邊合作,實現多方共贏。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國已與巴西、秘魯、印尼、埃塞俄比亞等17 個國家建立產能合作機制。

加快推進雙多邊自貿區,深化區域經濟合作。中國正在逐步構建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目前,已全面實施中國—瑞士、中國—冰島自貿協定。簽署自貿協定14個﹔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8個﹔正在研究的自貿區4個。2015年與韓國、澳大利亞新簽自貿協定,與東盟簽訂自貿區升級議定書。此外,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開展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強化區域和雙邊自由貿易體制建設。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三年來,中國已初步在貿易投資便利化、創新貿易方式和共商共建自貿區等促進貿易暢通的大方向上建立了政策性支持體系,構建了“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網絡,促進制度和政策層面的互聯互通,打造樣板工程,發起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港口聯盟”等多邊貿易與投資合作平台。

促進全球化的新價值鏈生成

資金融通是保証“一帶一路”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支撐。中國正在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或國際金融機構展開跨境金融合作,以滿足沿線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需求和金融服務需求﹔不斷拓展沿線國家及其人民幣貿易結算、貨幣互換等業務,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監管合作,防范區域經濟金融風險。

國內政策性金融是“一帶一路”跨境金融合作的先導,開發性金融是主力,2015年國家開發銀行建立涉及60多個國家、總量超過900個的“一帶一路”項目儲備庫,投資資金超過8900億美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中國進出口銀行涉及“一帶一路”項目上千個,在沿線國家貸款余額超過5200億元。

國際金融合作日益密切。中國主導成立了20多個基金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例如,中國成立400億美金的絲路基金專門支持“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中非產能合作基金、中國—中東產能合作基金、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絲綢之路黃金基金等都共同致力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又名金磚銀行)也參與共同建設“一帶一路”。上合組織銀行聯合體和中國—東盟銀行聯合體等跨國銀行合作機制也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開展提供了金融便利。

國際金融監管合作將降低區域經濟風險。2015年9月底,中國銀監會與63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監管當局簽署了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或合作協議。截至2016年6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6個境外反洗錢機構正式簽署金融情報交流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証監會同58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62個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監管合作將有助於降低區域經濟金融風險。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會遇到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等挑戰,通過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國際機制合作建設,以及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設,促進“一帶一路”沿線亞非歐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特別是投資便利化,能直接推動和提升沿線國家的工業化水平,促進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和投資合作,對於開拓第三方市場,加速區域經濟增長,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N].人民日報,2017-1-18.

[2]習近平.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N].新華每日電訊,2014-6-6.

[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5中國經濟年鑒——一帶一路卷[J].北京:中國經濟年鑒社,2015.

(作者簡介:劉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馬玉榮,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年鑒社副編審)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前線》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