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23日10:53 來源:重慶日報
核心提示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為民,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法治中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1日、22日晚連續播出的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第四集、第五集《公正司法(上、下)》,以全面依法治國為背景,以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內涵,通過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相結合的事例,展現司法體制改革對於法治建設所起到的作用,以司法責任制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凸顯“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依法治國的重要論述為精神內涵,反映了司法機關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立案難、執行難逐步破解,領導干部干預司法現象得到遏制,一系列便民利民舉措讓人民群眾獲得實惠,重點突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改革領域在司法為民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這兩集專題片的播出,在我市引起強烈反響。
關鍵詞:公平與正義
堅持公平正義是司法工作者的使命與責任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體現司法的公信力和司法權威,是每一個司法工作者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公訴一處處長孫琳觀看專題片后說。
孫琳認為,作為檢察官,要把每一個案件實體和程序公平正義的理念植入內心,精細辦案,落實嚴格証據裁判規則,不斷完善規范辦案流程的各種機制,切實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有力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和繁簡分流的程序制度設計。
在辦案中,檢察官要緊緊把住案件的事實關、証據關、法律適用關,注重辦案親歷性,讓每一個案件都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
筑牢法治中國的正義防線
“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律師協會副會長、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主任彭靜觀看專題片后說,司法公正是法治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線,隻有筑牢這道防線,才能確保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法治。
彭靜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國家在“保証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給予了極大關切。司法體制改革、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結構、法官終身責任制、陽光司法建設正從體制、程序、制度、機制四個方面同步架構司法公正的框架體系。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推進,人民對司法公正的期待越來越高。要不斷推進司法公正就必須扎緊制度的籬笆,根除任何妨礙司法公正的因素。
彭靜認為,今后要持之以恆地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構建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的司法權力運行體制、機制。繼續加強司法為民、司法民主建設,通過個案正義的實現讓群眾尊重司法、認可司法。推動司法制度的聯動改革,通過完善訴訟活動“制度鏈”、規范司法程序建設、強化責任追究、加強社會監督等行為,切實防范司法腐敗行為。
關鍵詞:司法為民
司法為民要落實在人民調解、刑罰執行、基層普法中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落腳點就是司法為民。”江北區鐵山坪司法所所長王未秋觀看專題片后表示,國家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作為基層的司法所就找到了推進公正司法的方向和抓手,那就是嚴格指導人民調解、落實刑罰執行、開展基層普法。
王未秋認為,人民調解最需要客觀公正。指導人民調解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內容,在調解過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員始終把客觀公正擺在第一位,並在充分保障調解雙方權益的前提下,積極化解群眾矛盾,促進轄區和諧發展。
此外,刑罰執行要做真做實。鐵山坪司法所嚴格落實刑罰執行,認真履行社區矯正職責,杜絕法律白條,保証刑罰執行工作規范有序和教育改造罪犯質量穩步提升,對緩刑、假釋、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刑罰執行實行無差別嚴格監管,維護刑罰執行公平公正。
基層普法形式應多樣。司法所在積極開展日常普法工作之余,不斷拓展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探索出“聯合普法法制共建”的普法新模式,聯合轄區派出所開展“青少年識毒、防毒、拒毒”、警民懇談會等活動,聯系區法院到社區開展“庭審進街鎮,法官進社區”活動,豐富普法的形式,擴大法治宣傳覆蓋面。
關鍵詞:司法體制改革
主動積極地支持、參與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
“我們要進一步加快司法體制改革步伐,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更加主動積極地支持、參與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改革成效,真正分享到改革成果。”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院長周尚君觀看專題片后表示。
周尚君表示,近年來,我市司法體制改革工作敢於直面問題,以提高司法公信力為根本尺度,以人民群眾滿意度為標准,堅定不移推進各項改革。
周尚君認為,我市在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完善司法責任制、健全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和推動區縣法院、檢察院人財物市級統一管理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構建起了全面監督與重點監督、事中監督與事后監督、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司法權監督體系,形成了權力、責任、監督制約“三位一體”的新的司法權運行格局。
關鍵詞:以審判為中心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實現司法公正的有力保障
重慶郵電大學法學教授王志剛觀看專題片后表示,以審判為中心是現代法治國家訴訟制度的基本特征,它既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嚴格司法的題中之義。以審判為中心有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審判是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中心。因為隻有在審判階段,才能最終確定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第二,法庭審判是整個審判程序的中心。因為法庭審判是決定被告人罪之有無的關鍵環節,而庭審要真正成為審判的決定性環節,必須使庭審實質化而不能流於形式。
王志剛認為,實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一項體系性的工程,它需要一系列制度的配合和聯動,包括實行証據開示制度,完善庭前會議制度,構建以証據裁判原則和直接言詞原則為核心的証據審查與認定制度,強化律師在訴訟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同時,在體制層面,以審判為中心也並非法院一家的事情,它要求公、檢、法機關必須在依法履職的基礎上加強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刑事司法的整體水平,因此可以說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也是對憲法、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的完善和發展。
關鍵詞:破解執行難
堅決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
“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執行工作則是最后一道防線上的最后一環。”秀山縣法院副院長朱鴻觀看專題片后說,倘若法院的判決書無法執行到位,那麼司法公正也就無法兌現,甚至淪為一紙空文,司法權威也就無從談起。
朱鴻表示,近年來,秀山縣法院不斷完善執行聯動格局,與公安、工商、國土房管、車管、民政、高速執法等各大系統建立起打擊“老賴”聯動機制,實現被執行人身份信息、暫住登記信息、經商辦企業信息、房屋登記信息、婚姻狀況信息、車輛信息、車輛行駛信息等資源共享。同時,加強網絡化執行查控體系、聯合信用懲戒體系的建設和運用,加大與異地法院的執行協作,做好事務委托工作,與貴州、湖北、湖南等周邊省市建立起區域性執行協作體系。此外,還綜合運用拘傳、罰款、拘留、限制出境等強制措施,不斷擠壓“老賴”生存空間。下一步,要繼續強化措施,不斷提升解決“執行難”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堅決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
關鍵詞:保障律師執業權益
律師群體要為公平正義貢獻力量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重慶市律師協會黨委副書記、重慶百君律師事務所主任孫渝觀看專題片后表示,律師作為司法活動的參與者,是促進公平正義不可或缺的力量,法治狀況的好壞和司法生態的優劣,往往與律師地位的高低和律師作用的大小息息相關。
孫渝認為,建設“法治中國”離不開律師的參與,而律師作用的發揮有賴於對律師執業權益的充分保障。近些年來,各級黨委和司法機關為充分保障律師執業權益出台了諸多舉措,做出了不懈努力。在律師這方面,尤應珍惜依法治國的大好局面,規范執業,反哺法治,為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貢獻力量。(記者 陳波 戴娟 張珺 黃喬 周尤)
相關專題 |
·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