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桅
2017年09月27日09:50 來源:求是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講話中提到,我們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營造了我國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和良好周邊環境。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使對外工作具備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當今世界乃至人類歷史上,能有資格稱自己為特色的國家不多。中國特色超越了一般國家的個性,具有鮮明的中國內涵與時代色彩,強調中國特色,體現了中國的自信、自覺與擔當。
首先,中國特色充分表明“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能走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能管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能不斷煥發活力,中華文化連續不斷,歷久彌新。其次,中國特色正是表明告別鴉片戰爭以來中-西、體-用的二元思維與接軌、轉型的迷思,自覺踐行社會主義,在國內外倡導公平正義,並結合傳統“公天下”思想,實現中國的精神立國。再次,中國特色強調和而不同、和諧共生,絕非排他。中國特色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是全球化時代對“張載命題“的有力回答:為天地立心,就是去挖掘中華文明與中國價值的世界意義,探尋人類共同價值體系。為生民立命,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彰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往聖繼絕學,就是實現人類永續發展,各種文明、發展模式相得益彰、美美與共;為萬世開太平,就是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實現全球化時代的“天下大同”。
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是中國特色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的文化傳統在外交形態和外交本質上的體現,是“四個自信”在外交領域的表現。
王毅外長曾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貴在“特色”二字,旨在走出一條與傳統大國不同的強國之路。中國特色,第一是旗幟鮮明地堅持得到中國人民廣泛擁護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中國外交的根基所在。第二要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不干涉別國內政等優良傳統,同時要與時俱進,不斷對此加以完善、豐富和發展。第三要堅持主持公道、伸張正義、踐行平等等特有理念。這些理念既反映了中華文明的優秀傳統,又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也有助於更好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利益,不斷推動國際關系的民主化進程。第四要堅持為國內發展和改革開放服務的第一要務。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又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身份雙重屬性與其他大國不同。中國的外交必須平衡好從外部綜合國力看是大國,而從內部社會看是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性,大力弘揚新型義利觀,構建與發展中國家的命運共同體。在同發展中國家交往中堅持義利並舉、義重於利,這是中國外交得道多助的一個重要基礎。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援助,幫助他們實現自主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就是具體體現。
中國特色“發端於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源自於新中國外交的優良傳統,契合於當今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比如,“一帶一路”融通古今中外、東西南北,激活了古絲路記憶和絲路精神,以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五路”應對當今世界和平、發展、治理“三大赤字”。構建伙伴關系是中國外交的又一個特色。就是要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這是總結以結盟對抗為標志的冷戰歷史經驗教訓,探索出的一條結伴而不結盟的新路。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要求明晰地定位中國的大國身份。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也是中國從發展中大國、地區大國走向全球大國的宣言,是超越“中國威脅論”的淡定,是回應“中國強硬論”的從容,自信、大方地展示中國的大國身份、大國擔當。
總之,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是文明型國家外交,超越了歷史上的西方列強外交和現實世界的美國霸權外交,正如“一帶一路”的巨大魅力所顯示的,正在開辟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是中國的自我定位,也需要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必將推動新型國際關系的建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好地造福於中國與世界。這就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使命擔當。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相關專題 |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 · 權威解讀 · 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