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於全面深化改革

鄭長忠

2017年10月11日08: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勇於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鄭長忠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復旦大學基地主任,上海高校智庫·復旦大學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已經走過了95年的歷程,但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而要“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其中一個很重要內容,就是“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於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而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了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同時,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以及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也都具有反作用。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承擔起領導人民建設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這就意味著,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以解放和發展中國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所有工作都是以此為中心而展開的。正如近日正在熱播的專題政論片《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解說詞中所提到的那樣,“發展是中國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也就是說,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發展,必須以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為目標,如果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不能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那麼就必須予以調整,或採取革命的手段,或採取改革的方式。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而確立了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的制度基礎,使中華文明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新中國建立之后,為克服現代化建設對組織化訴求與傳統社會“一盤散沙”之間的矛盾,我們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和單位社會體制。在完成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階段任務之后,為了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使現代化建設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中共中央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為了使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能夠在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層面上得到制度性和體制性的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就開始推進現代文明主要要素的建設工作。

  黨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決定,標志著現代社會基因植入中國社會﹔黨的十五大作出了建立法治國家的決定,標志著現代國家建設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三個代表,標志著黨的建設適應市場經濟與法治國家建設進行創新與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和諧社會建設,標志著現代社會在中國開始生成。這就意味著,到了黨的十八大之前,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的現代文明形態的要素基本生成。

  然而,這些要素畢竟是在較短時間內生成的,因此,從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以及整體現代文明形態發展角度來看,存在著兩方面問題:一是每個要素內在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發揮,二是各個要素之間內在有機化尚未形成。這些都將阻礙生產力發展與社會活力增強,也導致了現代文明形態整體性作用無法得以發揮。因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提出了要基於頂層設計,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與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我們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這就意味著,以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的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開始從具體要素生成階段進入到了整體形態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開始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改革,推動了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的中國形態要素生成和發展,改革,也同樣推動了整體形態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往往都是從易到難。我們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敢於涉深水區、啃硬骨頭。我們要以勇於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堅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這就意味著,推動整體形態發展的改革任務要比要素生成階段的改革任務來得重得多,難得多。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告知全黨:“這個時期就要一鼓作氣,瞻前顧后、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攻堅克難,砥礪奮進。1500多項舉措,推動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

  五年來,中國經濟正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多項改革為中國政治生活帶來更多活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深化,文化領域的面貌煥然一新﹔扶貧、醫療、教育等領域攻克一大批改革難題,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邁上新台階,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改革的推動下,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整體躍升。

  “事實証明,全面深化改革的路走對了,而且我們要繼續大步地走下去。”這既是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個重要判斷,也將是我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帶領全國人民奪取社會主義現代化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的新的長征勝利的重要法寶。

(責編:謝磊、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