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自主·學習·分享”——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蓋逸馨

2017年10月11日17:3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任務,在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本文以提升高校思政課親和力和針對性為目標,以突顯大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為要求,探究“自主·學習·分享”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鼓勵大學生自主組建團隊,走上講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形成互動式教學,構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實現大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 思政課﹔實踐教學﹔自主﹔學習﹔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引領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追求,夯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的建設目標。作為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平台,實踐教學能夠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導學生在直接參與中感知理論知識、體悟教育內涵,有助於實現外化與內化相結合,充分實現知行合一。[1]探究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自主·學習·分享”模式的有效途徑,完善教師引導、學生參與、互動實施的實踐教學育人機制,有利於促進高校思政課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切實提升教學質量與實效的基礎上,又賦予思政課春風化雨般的親和力。

“自主·學習·分享”模式的現實意義

有利於轉變傳統的課堂角色,提高教學實效

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國高校確立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標的總體指向,思政課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渠道、主陣地。[2]充分發揮高校思政課的第一課堂作用,探索搭建承載橋梁功能的實踐教學方法,真正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無縫銜接,促使思政課成為廣大學生由衷喜愛、主動接受的課程。“自主·學習·分享”課程模式的創立,旨在突破傳統課堂角色關系分離的現實困境,教師由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和協商者,對學生重新進行角色定位,促使主體意識充分覺醒。隻有充分發揮學生的教育教學主體作用,使其身臨“場景”、進入“角色”,積極進行自我展現,才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分享意識,進而達到教學活動開展的預設效果。

有利於取得學生的情感接納,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自主·學習·分享”實踐教學模式更易於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更易於針對學生實際思想選擇教學內容、建構教學方式、組織教學活動。幫助教師打破傳統的師生關系,形成輕鬆、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懷、尊重與認可,獲取學生的情感接納。學生好學、樂學的教學氣氛得到凸顯與烘托,每位學生都能主動思考、積極交流,良好的教學場域得以構建,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分享互動的團體行為中,推動學生參與教學的效度與評價得到有效提升。

有利於針對性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自主·學習·分享”課堂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自主組建團隊,提倡學生走上講台,真正成為教育的傳播者與實施者。學生通過自主選擇、課前自學、課堂分享等多種形式和途徑一以貫之,全面且充分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及交際能力。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分享”的過程中有足夠的機會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多方深度的交流和探討。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中的實際問題,把成熟的學習技巧、辯証的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激發他們多思考、多實踐、多溝通,培養他們加速養成不同問題精准分析的實際能力。

“自主·學習·分享”模式的教學特色

借助思政課教師良好的溝通能力,助力“自主·學習·分享”模式形成

高校思政課教師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傾聽”。思政課有效性的提升通常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狀況,全面掌握學生關於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的實際看法,傾聽學生的話語表達就是最為積極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師在傾聽的過程中隻有主動靠近,盡力理解學生真實感受,善於與學生換位思考,找准與學生思想融合的交叉區域,才能構建有效的師生溝通機制,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實現教學工作的親和力與實效性奠定基礎。

高校思政課教師的語言表達更加注重“共情”。共情是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情緒情感的理解和共鳴。[3]與學生產生“共情”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與學生擁有情感共鳴和相同體驗,擅於協助學生進行自我表達、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教師給予學生的恰當回應能夠令學生“具有同感”,從而使他們體會到被理解的舒暢感與滿足感,進一步促使學生做出默契回應。學生會逐漸嘗試放開自己,傾訴自己的感受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遭遇的困難等。如此,教師才能在溝通中真正把握學生的特點及需要,激發他們的興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運用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方式推動“自主·學習·分享”模式形成

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強化教師的“導學”作用。“自主·學習·分享”實踐教學模式中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突出學生的主體意識,推動學生和教師作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學活動“雙主體”,從而形成互動式教學。教師處於指導的主體位置,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自主·學習·分享”教學過程中注重挖掘學生的個體需求,教師以服務者或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學生解決突出的求知問題。教師作為“學習”的先行者,科學引導學生掌握解決各種難題的要領,協助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收獲學習技巧,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互動式教學是“自主·學習·分享”模式的主要特點。互動式教學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通過提問、案例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形成良性的教學互動。提倡學生主動走上講台,鼓勵學生深入闡釋對問題的理解及對策建議,分享成功的方案路徑。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思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精准捕捉時事焦點,形成自主研習 “課程討論主題庫”

挖掘與課程教材緊密聯系的時事焦點,形成學生自主研習“子課題”。思政課對實效性要求較強,形勢與政策教育歷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在“自主·學習·分享”課堂的前期階段,指導學生選擇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的時事熱點問題,形成學生自主學習和研究的“子課題”是十分重要的環節。

逐步積累成“冊”,形成“子課題系統”,建立“課程討論主題庫”。通過對每一學年授課過程中學生分享的內容進行整理,並在此基礎上及時對學生分享的內容和思政課教師的專業評價進行系統性地收集和歸類,按照不同課程類型的分類形成“子課題系統”,依托“子課題系統”建立“課程討論主題庫”,為以后的課程教學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

將講台交給學生,展示研究成果,提升課程實效

學生進行自主研究成果展示。“自主·學習·分享”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點之一就是希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研究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形成較為系統的認知和理解,並在前期學習的基礎上,經由課堂的親身講授與本班同學和教師共同分享學習心得。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將自己學習的內容做一個全面的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溫故知新,提升自身的理論認知水平﹔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走上講台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現場掌控能力。

通過學生展示,捕捉新問題,跟進學生思維,加強全程指導。思政課教師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內容的分享和展示,一方面掌握學生對所選問題的理解程度,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另一方面能夠經由學生的講解和發言,厘清他們思想中所暗藏的其他層面的新問題,從而更清晰、更准確地找出學生對知識理解的短板所在,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著重分析,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自主·學習·分享”模式的完善路徑

提高理論水平,強化專業技能

高校思政課教師既要擅用專業學科背景准確的把握課程理論內容與精神意蘊,又要時刻關注大學生最真實的心理訴求。因而,教師應持續提高理論水平,強化專業技能,將能夠突顯時代特征和地區、學校特色,貼近大學生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的熱點事件和內容融入課程教學的講解,深度開掘日常生活蘊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著力打造和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提倡分工合作,實現公平考核

實施“自主·學習·分享”的實踐教學模式,就是鼓勵組內成員充分合作,形成合力,有效發揮團隊作用。考核方式應適應教學方式的創新主動變革,改變以往重“知”輕“行”的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堅持公平原則,實行“知行合一”的多樣化評價。將學生的平時表現,如學生的思想表現、學習態度、課上表現、課后作業情況、參加社會實踐和班級活動情況、典型事跡和團隊精神等都納入考量范疇。考核方式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或教學專題,採用開卷考試與閉卷考試相結合、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專題論文與調查報告相結合、平時表現與期末成績相結合,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鼓勵集思廣益,力求教學創新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思政課教師需要給出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及實踐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幫助學生在互相分享的過程中找准問題所在,構建全新的知識體系,形成創新性的思維能力。[4]教師應提倡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特別強調“我認為怎麼樣”“對這個原理我是這樣理解的”。評價時堅持“無錯”原則,允許並鼓勵學生對思政課的論述題、辨析題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自圓其說”。

探索高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是打贏提升思政課質量和水平攻堅戰的突破口,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有效途徑。思政課應以服務學生成長成才和協同科學研究為目標,深化“自主·學習·分享”的實踐教學模式,力爭教學質量更好地得到改進。

(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彭慶紅,魯春霞.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思想教育研究. 2014(06).

[2]李忠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新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12).

[3]陳武英.情境對共情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 2016(01).

[4]彭付芝.高校思政課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創新探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6).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第10期

(責編:曹淼、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