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貴
2017年10月25日08:36 來源:紅旗文稿
2015年1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
一、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資本主義經濟學的根本區別,前者服務於廣大人民,探索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和政策選擇﹔而后者則服務於資本所有者,為實現資本利潤最大化探尋實現路徑和手段。
發展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來分享這一貫穿整個經濟發展過程的問題,是與人民是否處於主體地位和是否基於人民的立場進行國家治理聯系在一起的,不同的社會,是有差異的。無論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廣大勞動人民沒有主體地位,國家治理中就不能基於人民的立場進行政策設計,人民也就不可能充分分享發展成果。封建制度服務於地主階級,官僚階級和地主階級等勢力對農民進行經濟的和超經濟的剝奪,財富也向少數人集中。資本主義制度服務於少數大資本所有者,財富日益向大資本所有者集中,這種財富佔有的兩極分化態勢,長久存在,至今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資本主義社會基於大資本所有者的立場,奉行資本至上,除在經濟上體現為資本被人格化、資本雇佣勞動、資本擁有收益索取權和經營決策權外,更表現為資本決定整個社會的運行,如美國等的政治獻金對政治的左右就充分說明了這一問題。
馬克思主義深入剖析了勞動與資本的關系,基於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圍繞人類社會發展及財富增長的新道路,就如何解決勞動與資本的矛盾,進行了歷史性探索,創建了科學社會主義。中國和蘇聯一樣,通過建立人民政權,在人類社會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成功地確立了人民的主體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和蘇聯社會主義的失敗,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分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是否形成了既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又充分利用資本的實現路徑。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於廣大人民而不是少數大資本所有者的立場,對工業化發展所依賴的資本積累和增長問題,進行了曲折的探索。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實行勞資兩利的政策,勞資兩個方面的積極性都得以調動起來。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通過將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夯實了所有制基礎。在這一進程中,也存在一些屬於次要方面的問題,即實行清一色和形式單一的公有制,加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導致各方面的積極性沒有更充分地調動起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下,基於生產力尚處於較低水平,仍需要進行資本積累的現實,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注重發揮資本的作用,從探索引進外資和發展個體經營起步,到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並相應地將單一的按勞分配,調整為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國家不斷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改善民生。經過探索創新,中國初步探索形成了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保障人民主體地位與充分利用資本相統一的實現路徑,促進了社會財富增長與人民發展的統一。
與中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蘇聯在改革中,選擇了新自由主義開出的以私有化為核心的“華盛頓共識”的藥方,走向了資本主義道路,把公有制變成了私有制,資本至上的邏輯導致人民主體地位的喪失,並最終走向解體。
二、構建基於人民立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如何把發展為了人民這個根本立場,貫穿於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各個方面,以及所對應的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各個環節,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課題。為此,需要在科學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回答如何完善發展動力機制,如何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經濟治理結構以及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等方面的問題。
1.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豐富發展動力觀和完善發展動力機制。經濟社會發展是在特定的制度下實現的。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發展動力機制。盡管如此,無論是在哪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不變的是發展都離不開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是中國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隻有基於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觀,注重對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實踐創新進行歸納總結,避免單一進行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貢獻分析而忽視生產力中最活躍的人這一因素的缺陷,展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才能回答西方經濟學解釋不了的中國發展奇跡問題,才能深化中國取得跨越發展奇跡動因的分析,也才能回答面對發展中的新矛盾如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基於這樣的邏輯,展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可以豐富發展動力觀,促進發展動力機制的完善,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機制的形成。
2.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有制及股權結構不僅決定企業員工是否有經營決策權和收益分配權,還決定政治,決定人民的主體地位是否堅固。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基於經濟社會所處發展階段,從探索確保人民主體地位和充分利用資本相統一出發,完善所有制結構及股權結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既不能回避資本在經濟運行中的積極作用而回到改革開放前那種清一色的公有制,也不能放棄人民的主體地位步入以資本至上的資本主義道路,這就需要有一個與之對應的所有制結構及股權結構。實踐表明,在個體經營、合伙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各種企業形式中,實行勞動的聯合和資本的聯合統一的這樣一種股權結構的股份合作制,是能夠使人民主體地位與充分利用資本相統一的有效實現形式。但是,在西方國家由於資本在經濟運行中起主導地位,股份制以其保障資本權益、融資能力強等優勢,現今成為企業的主要制度。相對而言,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在經濟增長的資金密集化和全球經濟仍由資本主導的態勢下,其發展能力與資本聯合的股份制企業,尤其是跨國資本企業有明顯差距,因而還主要是弱勢群體和弱勢產業的一種選擇。在我國,基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在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並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同時,還可通過對混合所有制經濟實施企業員工持股改革,構建公有制主體地位下的民有其股的股權結構,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以避免西方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分離下資本雇佣勞動對人民主體地位的解構。
從保障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出發,還應當基於國有企業在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承擔著其他企業不能承擔的特殊功能的實際情況,構建起與之對應的評價體系。由於受學科專業分工所致,也受西方經濟學奉行的“利潤最大化”宗旨影響,在評價國有企業的效益時,往往隻算它的經濟效益,而沒有算社會效益,比如,在解決就業上的作用、在科技攻關上的作用(大型國有企業與小型民營企業不同之處在於,不僅有應用型的科技攻關,還擔當基礎性的科技攻關)、對保障經濟社會的穩定作用等。對於這種僅以經濟效益考量國有企業成功與否的標准,必然導致其把國有企業判定為效率低下的,進而對國有企業加以否定,甚至主張將其私有化。這樣的評價指標體系,沒有區分國有企業與非公有制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上的不同,脫離了中國的實際,也沒有充分體現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應加以改變完善,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納入國有企業評價指標體系。
3.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完善經濟治理結構。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貢獻,基於這些理論創新開創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嶄新歷史。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這樣一個偉大創舉,就是既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防范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當把計劃和市場作為服務於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手段,把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都發揮好,破解“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這一國家治理的世界性難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在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時,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不僅在於避免市場失靈,還有利於形成基於人民立場的發展機制:形成長遠與近期統一、全局與局部統一的發展戰略,以及與之配套的政策措施,引導資源配置的優化,完善跨越式發展的中國式機制,以有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通過把握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之間的平衡點,實施國家宏觀調控,使中國經濟行穩致遠,妥善應對外部沖擊﹔避免市場經濟下馬太效應、注重提升廣大人民的發展能力,促進發展機會的公平,而不是出現資本邏輯下主要有利於資本所有者的所謂發展機會公平的情況。
4.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完善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在人類社會的歷史演進中,生產力水平的提升和社會財富的增長,能否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根本分野在於是否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根本立場。在資本主義社會,服務於資本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導致財富佔有兩極分化,這是資產階級與雇佣勞動者階級的矛盾所在。共同富裕是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立場的社會發展目標,同時也為廣大人民的公平和全面發展提供物質保障。國內外實踐表明,促進共同富裕與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能否統一起來和相互促進,關鍵在於能否形成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實現路徑及其實現機制。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共享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主要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四個方面的內涵,也明確了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在財富向極少數人集中而嚴重失衡這樣一種新的世界財富結構,以及所引發諸多矛盾和挑戰的國際環境下,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基於發展為了人民的立場,如何一如既往地避免滑入兩極分化的社會財富增長模式,把實現社會財富增長與促進共同富裕統一起來,形成共享發展成果的實現路徑及其機制,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應當回答的問題。同時,還應構建有利於促進共同富裕的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以引導形成政府和社會共同改善收入分配的政策體系和實現機制。特別是,面對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的階段,也需要探索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國方案。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改革開放歷史經驗研究”[2015MZD009]階段性成果)
(鄭有貴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紅旗文稿》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