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
2017年11月02日13: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當前,我國科技創新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通過提高源頭創新能力,催生發展新動能,通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雙創”蓬勃發展,通過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創新高地,通過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創新產出績效,通過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通過完善科技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科技創新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要靠科技創新。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創新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一、提高源頭創新能力,催生發展新動能
進入21世紀以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發展,並以前所未有之勢帶動產業變革,影響並改變著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其發展和變化速度之快超乎想象。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在這些事關國家戰略需求和長遠發展的戰略高科技領域超前部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實現了重點領域的快速突破,有效帶動了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一)戰略高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深空、深海、深地、超級計算等領域形成系統化的布局。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實現交會對接,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發射升空。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風雲氣象衛星覆蓋全球,提供近、中、遠期氣象預報。高分系列衛星在國土資源、環境、農業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效果。在抗洪救災中對洪水淹沒區域評估吻合率達90%以上。基於北斗導航系統的開發應用已廣泛服務於測繪、城建、水利、交通、旅游和應急救災等領域,為5萬多艘漁船維護安全。“羲和”系統實現米級廣域室內外無縫精確定位,在國內40多個城市應用,催生公眾位置服務迅猛發展。我國深海技術裝備邁向譜系化和全海深,從3000米深海鑽探、4500米測量與工程、7000米載人深潛到超10000米無人深潛,成為第三個研制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的國家。981海上鑽井平台成功作業,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挪威后第三個掌握深海勘探技術的國家。陸地資源探測開發技術向深部進軍,形成2000米深地固體資源探測、5000米深層油氣資源探測技術能力。“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連續六次在世界超算500強中名列榜首,採用自主研發芯片的世界首台十億億次超算系統“神威•太湖之光”摘得世界新桂冠,並榮獲全球超算應用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動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
科技重大專項採取“沿途下蛋”機制,推動更多高水平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高端裝備制造邁向自主可控,12寸國產設備加工晶圓產品突破一千萬片次,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大面積使用。大型數控機床應用於飛機零部件等精密加工,填補國內戰略空白。移動通信技術實現“4G同步、5G引領”,TD-LTE完整產業鏈基本形成,4G用戶數達到7.7億,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我國主導推動的Polar碼被採納為5G增強移動寬帶控制信道國際標准,5G引領勢頭逐漸形成。自主設計的高溫氣冷堆核電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油氣藏量提高採收率關鍵技術突破,支撐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超5000萬噸,實現再造了一個“西部大慶”。C919大型客機成功實現首飛,意向訂單達570架。新型轉基因抗虫棉累計推廣4億畝。開發出全球首個手足口病疫苗、首個埃博拉特效抗體,西達苯胺、鹽酸埃克替尼等創新藥物打破國外產品壟斷,建立完善了突發應急性傳染病防控綜合技術體系。
深入組織實施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照明等科技成果應用示范工程。2016年我國風電累計裝機149GW,光伏累計裝機77GW,累計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均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由產業導入期邁入快速發展期,2016年產量超50萬,保有量達100萬輛,均佔世界的50%,為節能減碳、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新貢獻。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超過42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產品研發、生產基地和應用市場。實施“數控一代”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通過高校和科研院所與地方政府合作,改造提升紡織、印刷、注塑、汽車零部件等10個傳統產業,創造了產業研究院+互聯網車間模式,服務於量大面廣的中小型制造業轉型升級,使它們實現數字化、擁抱互聯網、進軍智能化。
(三)科技創新有力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和民生改善
實施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和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七大作物育種、糧食豐產增效、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等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累計增產1052萬噸,應用示范了3.8億畝。積極培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全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800多家,總產值達到2.2萬億元。全國科技特派員達到73.9萬人,直接服務農戶1250萬戶。深入推進科技扶貧行動,堅持“精准扶貧、智力扶貧、創業扶貧、協同扶貧”,以科技創新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國務院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探索可持續發展創新典型經驗和模式。加強對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的科技攻關,實施食品安全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綠色智慧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加強32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布局規劃和管理,在11個疾病領域打造“基礎—臨床—產業”結合、全鏈條部署的醫療創新聯合體,覆蓋全國260個城市2100家醫療機構。實施國產醫療器械應用示范工程,在全國82個區縣2785家醫療機構示范應用價值約16億元的創新產品,覆蓋人群達4.5億人。
2016年以來,面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戰略需求,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又部署實施一批事關長遠發展的“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與科技重大專項形成梯次銜接格局,進一步增強創新源頭供給能力,以戰略高科技引領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打造先發優勢,形成引領型發展的新格局。
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帶動“雙創”蓬勃發展
開展“雙創”以來,我國成功利用“放、管、服”改革優勢、互聯網信息優勢、產學研協同優勢、普惠性政策優勢和科技金融優勢,著力支撐了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一)科技創新創業為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
以眾創空間為代表的各類新型孵化器競相涌現,與既有孵化器、加速器一起形成了“棋布全國各地區、服務覆蓋創業全周期”獨具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業孵化體系。2016年全國眾創空間4298家,孵化器3255家,科技企業加速器400余家,國家高新區156家,共同構成接遞有序的創業孵化生態,服務科技型創業企業和創業團隊近40余萬家,帶動就業超過200萬人,擁有有效知識產權22.3萬項,累計培育海內外上市高科技企業240余家,實現創新、創業、就業的有機結合與良性循環。舉辦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和首屆中國創新挑戰賽,採用“賽馬場上選駿馬,市場對接配資源”的模式,打造中國最優秀的眾創空間和最高效的眾扶平台。2015年以來已有182家獲獎企業獲得股權融資,融資額為33.66億元。
依托行業領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開放科技資源和市場渠道,在開展企業內部眾創、支持社會眾創的同時,優化提升了企業產品和技術創新能力,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在發展上形成大中小企業融合、研發—制造—服務協同創新的新生態,在服務上覆蓋科技創業企業全要素需求,在政策上得到各級政府多元化支持,在主動融入創新全球化進程中走在前列,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催生新動能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和創業者積極參與。
(二)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制定相關規定細則、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行動“三部曲”初見成效,2016年全國技術市場交易額突破萬億元,高校和科研院所技術轉讓增長22%,成果轉化邁向新高度。向社會公開發布推廣521個科技成果包,設立3個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支持全國設立各類技術交易市場超過1000家。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綜合運用創業投資子資金、貸款風險補償、績效獎勵等方式,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創新創業,9支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總規模達173億元,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高新區設立的科技創業投資基金550多家,資本規模超過2300億元。在10家銀行開展投貸聯動試點,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
三、強化協同創新機制,打造區域創新高地
不管是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都應走創新驅動之路。要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區域科技創新布局,充分發揮地方在區域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引領帶動區域創新水平整體躍升。
(一)國家自創區和高新區成為創新發展“領頭雁”
17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56個高新區充分發揮輻射引領帶動作用,打造區域創新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納入統計范圍的146家國家高新區“十二五”期間營業收入保持年均17.4%的增長速度,2016年營業收入達28.3萬億元。中關村GDP佔北京市的24%,武漢東湖、湖南長株潭、四川成都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主要經濟指標連續數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深圳的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達到4.1%,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二)多層次的區域創新格局加快形成
北京、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在強化原始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重大舉措。在8個區域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努力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9個省份和61個城市開展創新型省份、創新型城市建設,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推動跨區域協同創新,科技的核心支撐作用日益凸顯。著力推動北京中關村與貴州大數據試驗區、上海張江與甘肅蘭(州)白(銀)試驗區、中科院、深圳與新疆絲綢之路試驗區等東西部地區優勢互補、協同發展,開展深入合作,助推欠發達地區加快創新驅動轉型。
四、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提升創新產出績效
作為全面深化改革“四梁八柱”重要內容的科技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改革的關聯性、復雜性、影響力大大提高,破除科技創新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各類創新主體和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
(一)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取得決定性進展
基本完成科技計劃改革的預期目標。公開統一的國家科技管理平台已基本建立並常態化運行,初步解決了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問題。近百項科技計劃優化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和基地人才專項等新5類科技計劃體系基本建立,科技信息、科技報告和創新調查體系正常運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年在信息、海洋、空間、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啟動42個重點專項1176個科技項目,總投入304.8億元,其中基礎研究佔比36.3%,共性關鍵技術47.2%,典型示范應用16.5%。在事關國家發展戰略需求的基礎前沿、共性關鍵、顛覆性技術等方面進行了研發活動的系統布局,同時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支持成果中試和產業化。
(二)改進完善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
鼓勵科研單位按照全鏈條、一體化的需求“組團”申報項目,促進科技產業協同創新。落實《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著力解決科研人員反映的科研經費管理使用中的突出問題,建立科研經費助理制度,提高間接費用和績效支出比例,簡化預算編制和調整,簡化科研儀器採購流程,明確勞務費開支范圍,規范橫向經費管理方式,賦予科研單位更多自主權和減輕科研人員工作負擔。建立“全程嵌入式”的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出台監督、評估、誠信等5項制度規范,從立項、實施到結題驗收的全流程公開透明和痕跡管理,實現“可申訴、可查詢、可追溯”。
(三)加強科技創新基礎能力建設
形成了包括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科技文獻等在內的較為完備的科技基礎條件體系。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世界最大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落成啟用。世界上最深、宇宙線通量最小的地下暗物質實驗室建成。大亞灣中微子實驗發現了新的中微子振蕩並精確測量其振蕩頻率。目前已布局建設了488個各類國家重點實驗室、34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58個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4.7萬台(套)大型科研儀器已納入統一的國家網絡管理平台,開放率達到71.2%,總服務次數突破130萬次。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完善科技報告政策法規。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上線服務科技報告達到8.27萬份。基本建立了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創新調查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五、加強國際創新合作,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我國科技創新始終堅持開放融合的理念,主動布局和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努力構建伙伴關系、互利共贏、構建國際科技創新共同體,有效服務於國家發展大局。
(一)國際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
目前,我國已與15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系,簽訂了111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加入了200多個國際科技合作組織。2016年,落實G20領導人杭州峰會成果,成功舉辦首屆G20科技創新部長會議。2017年,召開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和第二屆創新使命部長級會議。通過實施中美、中歐等8個創新對話機制,強化政府間的雙邊合作。實施面向非洲、東盟、南亞、阿拉伯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的科技伙伴計劃,幫助伙伴國加強科技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合作對共建“一帶一路”的先導作用,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實施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等四項行動,寫入“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成果清單。
(二)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的國際參與度和影響力
積極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平方公裡陣列射電望遠鏡(SKA)、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等國際大科學工程,在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科學難題上貢獻中國力量。按照中央部署,正在研究《我國牽頭提出並組織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工作方案。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受到國際學術界高度關注,在全球創新版圖中的影響力大幅提升,對國際科學前沿進展和人類知識創造做出了重要貢獻。2016年,國家創新能力指數排名世界第18位,國際科學論文29.0萬篇,被引次數世界排名第4位,8個領域引用率排名第2位,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高質量論文第二大貢獻國。2016—2017年度英國QS世界大學排行榜顯示我國有4所大學進入世界大學百強。歐盟委員會2016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顯示,全球研發投入經費最高的2500家企業中,中國有301家,上榜數量居全球第三。
六、完善科技政策體系,營造良好創新環境
圍繞創新活動的全鏈條和全過程,優化創新體系布局,強化綜合施策、普惠施策和精准施策,推動科技創新政策與產業政策、財稅政策、金融政策相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政策的導向作用和激勵作用。
(一)打造國家戰略性科技力量
在重大創新領域組建國家實驗室,統籌全國優勢科技資源,探索建立適應國家重大目標和戰略任務需求的運行和管理機制。探索構建戰略定位高端、組織運行開放、創新資源集聚、治理結構多元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依托中車集團和青島市建設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建立科技軍民融合統籌協調機制,健全軍民共用技術項目一體化論証和聯合實施機制,建設一批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平台。
(二)強化對創新主體的政策激勵
完善科技創新,將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推廣至全國。完善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對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所得實行遞延納稅等優惠政策。修訂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2016年兩項政策為企業減免稅額近2000億元。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開展擴大高校、科研院所自主權試點,著力構建科研人員穩定、激勵和轉化“三元”收入分配結構,形成知識創造價值、價值創造者獲得合理回報的良性循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科技工作要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支撐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目標,全面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著力加快政府職能向創新服務轉變,著力構建良好創新生態,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9期)
相關專題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