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劃時代的理論豐碑 民族復興的行動綱領

馬建堂

2017年12月01日10:1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九大是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會議,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裡程碑。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主題鮮明、高屋建瓴、穿透時空、大氣磅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觀點、重大判斷、重大舉措,深刻回答了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指明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前進方向。報告充分體現了大國大黨的歷史觀和時代觀,是一份高瞻遠矚的政治宣言、劃時代的理論豐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行動綱領。

一、深入學習和把握“新時代”:以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時代觀准確理解黨和國家所處的歷史方位

歷史觀和時代觀是人們對社會歷史、所處時代的根本觀點、總的看法。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在各種社會矛盾的相互作用下,總是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每一階段都呈現出特定的時代特征,構成了某一階段的歷史規定性,反映為一定的時代主題。宏觀把握歷史脈絡和時代特征,是理解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一把金鑰匙。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以中華民族復興為己任,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始終領航前行,這使得黨有著超強的歷史意識和時代擔當。

梳理黨的十九大報告,共43次提到“歷史”二字,另有8次提到“史”字,並有很多與歷史有關的組合詞:“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歷史性突破”“歷史使命”等。還有許多與歷史相關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等等。這樣的表述以及所體現出的宏闊視野和高瞻遠矚,構成了黨的十九大報告特有的歷史觀和時代高度。

(一)宏大的歷史視野、清醒的歷史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鮮明品格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欲知大道必先知史”。黨的十九大報告縱橫古今、馳騁中外,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關鍵是傳承弘揚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強調:“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毛澤東同志對中國史的熟悉世所公認,他說:“你對於那個問題不能解決麼?那麼,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歷史視野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思維底色,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就經常告誡全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 “回顧歷史,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他還經常強調,要“做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成績。”黨的十九大報告,可以說是習近平總書記歷史觀的集大成。

(二)站在歷史與時代的高度,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重大政治論斷

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和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判斷。正如報告所宣示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上、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人類社會發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義。”報告用“三個意味著”,放眼人類歷史,縱橫古今中外,從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世界社會主義500年波瀾壯闊歷程、為世界與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高度,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偉大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新時代的重大判斷,體現出寬宏的歷史視野、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博大的人類情懷,彰顯著大國大黨的豪邁、自信與擔當。

(三)把握時代脈搏、分析時代特征,彰顯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變兩不變”的重大論斷。首先是科學分析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深刻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從“物質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從“落后的社會生產”到“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關系全局的歷史性判斷,是對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歷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深刻總結,也是對近40年來改革發展成果的歷史回應和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回應,更是對未來中國發展方向、發展目標的精准定位。同時,報告強調“兩個沒有改變”,即:“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兩個沒有改變”,對於我們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不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在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二、深入學習和把握“新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彰顯了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真理力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實現了黨的重大理論創新。大會通過了關於《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是黨的指導思想又一次與時俱進。

(一)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

從國情來看,當代中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要牢牢把握和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最大實際,深刻洞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矢志不渝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從世情來看,當代中國正在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但崛起與遏制並存。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同時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不同制度模式、發展道路深層較量和博弈也正在不斷展開。能否在世界大變動中把握機遇、在國際大棋局中贏得主動,需要胸懷全局、統籌謀劃的大思考大智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是立足時代特點、順應時代要求、應對時代挑戰的產物。

(二)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

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八個明確”“十四條基本方略”,鮮明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証等基本問題。從“八個明確”到“十四條基本方略”,內涵豐富、思想深邃,涵蓋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把握。

(三)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黨的科學理論既一脈相承、又創新發展的關系

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四)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博大精深,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了指南,彰顯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國家行政學院要努力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走在前列,高舉黨的旗幟,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和權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深入學習和把握“新征程”:描繪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

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根據人民意願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具有科學性、導向性和感召力的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經驗。黨的十九大報告回顧了改革開放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歷程,部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的重點任務,論述了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歷史交匯期的任務要求,闡明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大關於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是重大的創新成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一)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黨的十九大報告繼往開來,繼承和發展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條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涵,第一次清晰描繪了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步驟和基本要求,豐富和發展了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階段及其內涵。這一戰略安排,是黨和國家發展經驗的積累、治國理政戰略的傳承,表明我們黨有能力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提前15年完成原定的第二個百年目標,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呈現出嶄新圖景。

(二)順應了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安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時代方位,向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庄嚴承諾。報告自始至終貫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所提的一系列目標、任務、舉措,都全面印証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謀福利的執政理念,充分彰顯了“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的價值追求。

(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明了戰略目標

黨的十九大明確的戰略目標是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靈魂和主線的,為推動實現中國夢鋪平了前進道路、提供了基本方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互聯系、相互交融的兩個重要階段,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礎、關鍵之步,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逐次登上的兩個新台階,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兩座裡程碑。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就意味著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黨的十九大明確的戰略目標,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至關重要、意義深遠。

四、深入學習和把握“行動綱領”:全面明確了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一系列實現中國夢的重大戰略部署

黨的十九大報告緊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防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黨的建設等九個方面,對開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作出了全面部署。這九個方面的戰略部署,總攬全局,內涵豐富,是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具有宏大的全局性、科學的系統性、創新的協同性。

(一)立足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明確了“五位一體”的施工圖

這是第五至第九部分的主要內容。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是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的需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才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二)立足於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明確了祖國統一與外交國防的施工圖

這是第十至第十二部分的主要內容。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是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的需求,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凝聚強大力量。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把民族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必由之路。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華文明不斷反哺世界和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的體現。

(三)立足於不忘初心和牢記使命,明確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施工圖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最堅強保障。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上述九個方面的重要內容,是治國理政方略的頂層設計,涵蓋了新時代黨和國家全局工作的關鍵環節、重點領域,既相互聯系、相互貫通,又相輔相成、同步同向,構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深刻回答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我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了基本遵循。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既是立足新起點、開啟新時代的政治宣言,又是舉旗定向、謀篇布局的奮斗綱領,也是凝神聚力、興黨強國的行動指南,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不斷鑄造新輝煌貢獻我們的智慧和力量。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1期)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