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耀桐
2017年12月01日10:3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第六部分以“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題,闡釋了社會主義民主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是要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交匯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主要措施,強調了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加強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滿了深刻的內涵意蘊。
一、發展民主政治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進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奮戰,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人民民主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政治學的基本命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更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問題,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構成核心的政治理念。
第一,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創造主體。在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充分發揮首創精神,開拓進取,不斷創新,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來越寬廣,理論體系越來越豐富,制度建設越來越完善。
第二,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發展主體。沒有人民主體地位作用的發揮,就不可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持續發展。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進程來看,人民群眾切實擔當起了國家主人的責任,人民或親自、或依法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自己的代表,積極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充分行使自己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同時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項活動進行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第三,人民群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治理主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依法治國,人民是國家治理的主人,在依法治國中處於主體地位,起著主體作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通過法治的方式實現當家作主,人民以法治的方式治理國家,必須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証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共產黨人和領導干部,無論何時都必須認識到,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執政之基,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力量。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就要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積極營造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幫助人們干好事業的社會氛圍。要廣泛集中人民群眾的智慧,要把群眾路線貫穿於決策和工作的全過程,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做到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呼聲,並在群眾的實踐活動中接受檢驗。
二、發展民主政治必須走中國自己的道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長期奮斗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的必然結果,是堅持黨的本質屬性、踐行黨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第一,發展必須是基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意義上的發展。發展是關於事物向前運動所表現出來的漸進與突變、連續與中斷、平穩與跳躍等諸多形態,這樣的發展始終在進行著。在政治領域,政治發展同樣在不停地發生著。不能把政治發展束定在某一階段,似乎在其他時期、其他階段,就不存在發展了。
第二,政治發展不可能隻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多樣性和多模式是各國政治發展的基本趨勢。不能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就是最優越的,發展中國家隻有照搬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模式才能發展。實踐已經証明,經濟社會較落后的國家要實現現代化,要實現政治發展,照搬照抄西方國家的經驗和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在中國,無論是直接選舉還是間接選舉,都不搞兩黨制或多黨制的競爭選舉,實行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和共產黨形成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系,和共產黨一道為中國式民主的發展建言獻策、出力使勁,絕不像西方國家的多黨制或兩黨制那樣,為了爭奪執政地位,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而彼此對立,互相傾軋,從而有力地保持了社會的穩定。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是一種嶄新的模式,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性質。政治發展建立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礎之上,政治發展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政治發展要有利於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
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就要從中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同時借鑒和吸收世界上一切政治發展的成果和經驗,創造出適合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和法治建設不斷發展、完善,使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利不斷充實、擴大的政治內容和形式。
三、發展民主政治必須大力推進協商民主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重要方式,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要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加強協商民主制度建設,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參與實踐,保証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通過協商民主的形式,才能夠把人民最廣泛地、最大限度地涵蓋進來、包容起來。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需要借重協商民主形式。中國實行民主政治,當然包含著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沒有也不能排斥選舉民主,選舉民主是不可或缺的。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即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這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兩種重要形式。這兩種民主形式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的。但是,若對這兩種民主政治形式進行比較的話,顯而易見,協商民主更為重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中國共產黨執政和國家治理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的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人民對自身利益的實現和發展上來。”
四、發展民主政治必須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長期堅持、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保証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營造這樣的政治局面,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政治體制改革針對的不是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而是存在著很大弊端的具體政治制度。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不能否定,而是要完善。當前,政治體制改革針對的具體政治制度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第一,進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國家公共事務歸根到底要通過公職人員貫徹執行。為政之道,首在用人,要能夠行之有效地選拔、培養和使用公務人員。要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群賢、人盡其才、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中來。要堅決糾正唯票、唯分、唯生產總值、唯年齡等取人偏向,堅決克服由少數人在少數人中選人的傾向。領導干部要帶頭執行黨的干部政策,不准任人唯親、搞親親疏疏,不准封官許願、跑風漏氣、收買人心,不准個人為干部提拔任用打招呼、遞條子。杜絕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惡劣現象,建設一支清正廉潔的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第二,進行決策體制改革。在現實政治生活實踐中,一些“一把手”及領導者拍板定案,幾乎成為一種不成文的決策模式。有的地方決策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著“唯上論”的傾向,主要表現為圍繞上級領導批示開展決策。必須深化改革,建立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決定》規定了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包括“公眾參與、專家論証、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同時要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的責任者依法追究責任。
第三,進行權力制約和監督體制改革。傳統政治體制在權力制約監督方面,實際上使各級一把手以及主要干部成了“特殊人物”,處於“虛監”“失監”狀態。克服這樣的缺陷,就要形成嚴密的權力制約監督體制,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和責任清單制度,公開權力運行過程和結果,健全不當用權問責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第四,進行基層治理體制改革。傳統政治體制缺乏基層民主自治。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層面是發展基層民主。必須建立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健全民主治理制度,實行群眾參與討論和決定基層公共事務的自治方法,對干部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監督。企業職代會、城鎮社區自治委員會以及其他群眾團體,都要在社會民主政治活動中起到積極作用。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1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