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幾個著力點

宋紅團

2017年12月06日08:14    來源:人民論壇網

原標題: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幾個著力點

政府在應對和解決公共事務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沒有高效的政府提供服務,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就不可能實現。為此,必須建設服務型政府,努力實現政府管理方式從管制型向服務型模式的轉變,把政府職能切實轉到協調經濟、監管市場、管理社會和服務公共領域上來,真正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這為我們建設服務型政府提供了基本遵循。

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迫切性與存在的障礙

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政府管理模式演變的方向,是政府的合理選擇。隨著世界政治、經濟、科技等的快速發展及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傳統管制型政府開始顯得力不從心,迫切需要一個全新的能夠代替並且超越管制型模式的政府,一個積極的能迅速適應相關外部條件變化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出現。而改變現有模式,建設服務型政府是目前政府轉型的必然選擇。

社會領域正在發生一系列重大變革,需要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加以應對。當前,全球化進程的發展,需要政府加快有關政策的制定,並注意與國際間的合作交往與沖突處理,從而引發對傳統政府管理模式的更多挑戰。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如不調整,繼續以往相對封閉僵化的模式,就難以適應全球化時代。同時,知識經濟的發展更新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高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等諸多因素,也對政府的管理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政府轉變自身職能。

當前我國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存在一定障礙。第一,一些部門擔心建設服務型政府會導致部門和領導權力的削弱,積極性不高,甚至有的“一把手”把服務型政府建設視為分外工作,單純做樣子,隻為應付檢查。還有一部分干部隻從表面上抓機關紀律和作風,不將工作深入推進,做表面文章。第二,動力機制尚未形成,無法調動干部和民眾投身此項建設的積極性,很多人處於觀望狀態。第三,歷史長期形成的官本位觀念和傳統習慣難以打破,政府各部門仍習慣傳統的自上而下的動員型工作方式和方法。

完善政策制定、執行、監督、評估等制度機制,保障其科學性、合理性

建立“公眾參與型”的政策制定程序。政府回應相對欠缺是目前被大家詬病的現象,在當前形勢下,綜合考慮政府本身特點,可以從改善政府政策制定程序的角度來改進此不足。完善政府政策制定程序可以分為三個步驟:第一,確定議程。對於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出來的或隱晦或明顯的公眾意願和訴求,政策制定者在確定政策議程時都應考慮在內,不得有所忽視。要由淺入深、從點到面,在起步嘗試階段可以先從局部開始試點。比如說,行政首長每年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要解釋和說明工作重點、政府議程與人大建議、信訪部門、媒體、首長信箱等渠道所反映問題的相關性。第二,建立並完善公示和聽証會制度。政府在高效地聽取其利害相關者訴求的前提下,及時掌握相關影響范圍和影響效果,就重大決策的標准、主體和相關決策程序給出明確規定,以保障其科學性、合理性。此外,對公眾表達出來的意見與建議的法律地位,也必須作出明確的說明。第三,為保障決策結果能夠充分考慮公眾意願,達到公眾滿意效果,設計科學合理可實施的決策規則也十分重要。

加強政策執行的監督力度。政策制定出來以后,是否能夠被有效執行,使其不至於淪落為“空架子”,這是政府管理過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問題。假使已有政策的實施得不到切實保障,即使制度框架完美無缺、堪稱典范,如無法發揮其真正效用,就會與廢紙無異,毫無價值。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除了已經提出的政務公開制度之外,決策者還應該及時建立監督檢查制度。監督制度化應有嚴格的體系:政策措施制定部門應該定期對政策執行的情況進行監督評價,向公眾進行公布﹔設置方便可行的途徑,鼓勵公眾參與到監督過程中來﹔對媒體等保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監督等。對於“政府不作為”的消極現狀,還應該針對職能部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政問責機制,在政府部門內部建立責任追究辦法,實現監督檢查並問責。

建立科學的政策評估評價機制。政府作為國家權力的執行機關,所使用的權力是公眾委托的權力。政府的決策,實際上是通過實施具體項目的形式,配置公共資源的過程。所以,政府實施的項目最終結果和績效如何,無論如何都必須加以嚴格的評估評價,給公眾一個交代。評估評價的實施方可以是監察、審計部門組成,或者也可以是各級人大。通過吸納政策制定部門、執行部門、專家、行政相對人、群眾代表等相關群體,共同組建評估隊伍,展開政策評估,另外亦可委托專門對口的政策評估機構來進行客觀的評價。結合公共項目自身量大且涉及面比較廣的特點,在政策評估機制尚未建立完成的情況下,目前可行的是每年對公眾關心的政策和項目進行抽樣選擇,專項重點開展績效評估。在此基礎上,評估的結果必須及時向公眾反饋。

優化政府工作流程,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

優化並公開各個政府部門的工作流程。在政府轉變角色的進程中,各個政府部門對於自己的工作流程也應給予重視,優化結構,從自身尋求突破。政府部門對現有工作流程應從時效、成本、效果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在評價結果基礎上,提出可優化改進的環節,制定更加科學合理、方便高效的工作流程。尤其是與公眾直接接觸的部門更應該給予高度重視,為自身工作流程的優化全力以赴,爭取以合理的部門設置、適當的人員安排、便捷的辦事步驟面向群眾開展工作。優化工作流程做到於事周延、於民方便,不缺位、不冗余,專人專職,反應及時。並且,政府應在辦公場所和政府網站等公共平台進行公開,方便群眾查閱。

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必須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積極為群眾就業和社會保障提供便捷而周到的服務。近年來,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但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基於目前這種情況,政府需繼續將保持經濟穩步增長放在重要地位,把就業和再就業置於更加重要的位置,給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經濟結構調整與就業結構改善在各自發展優化的同時,相互協調配合,相互促進發展。針對勞動者而言,要提高其受教育水平,加強職業培訓,使人力資源水平更加匹配發展要求。另外,政府應適時對困難群體提供就業援助和基本生活保障,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充分發揮中國勞動力資源優勢。

社會保障是現代社會的“安全網”“減震器”。資金是社會保障的瓶頸,社會保障金籌措機制必須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對於各級政府而言,都必須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分級責任承擔機制,建立扶貧濟困工作體系。在保障民生方面,傳統安土重遷的觀念使得“住”的意義更加重大,政府應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在醫療衛生方面,基本醫療保障、慈善門診、惠民醫院救助相結合的醫療保障體系應持續發展,以惠及更多人口。除城市醫保體系外,農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障和生活困難救助保障制度還要進一步完善,縮小城鄉差異,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作者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①陸雯:《區級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以上海市徐匯區政府為例》,《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②楊英法、康建林:《領導決策失誤的自我預防略論》,《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5期。

③李燕:《政府公共服務提供機制構建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年。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