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祥理
2017年12月07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做群眾工作也是如此。十九大期間,我被組織安排駐村幫扶,投身“民族團結一家親”的實踐活動當中,與當地農民朋友來了一場近距離無障礙的接觸,對“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有了更真切的理解。
民心不僅來自民生工程,也要重視“交心工程”。駐村之前,我對幫扶工作的認識還停留在修好路、蓋好房的層次,以為滿足群眾的發展訴求即可。然而,隻有深深地扎進大地,才能聞到泥土的芬芳。群眾工作不僅要把為群眾辦的實事落實到行動中,更要把真情留在群眾心坎裡。
在駐村中,我和同事一道,不僅入戶走訪、交流談心,而且幫助當地老百姓搶收玉米、收割牧草。有一天我們干完農活,一位老鄉特意掰了十幾個新鮮的玉米,讓我們回去煮著吃,還一再感謝我們這些“共產黨派來的干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黨員干部本身就是群眾的一員,對群眾的態度也就決定了對事業的態度。隻有對群眾的生活感同身受,才能有情感的認同,這樣做起群眾工作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隻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民族團結一家親”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我的結對親戚是一個叫合力其古力的阿姨,人特別樂觀和善。盡管語言交流不便,但熱情和真心永遠都可以收獲友誼和親情。駐村前,我特意用漢語和維語給她發了問候短信。每次見到她時,她都會樂呵呵地打招呼,拉著我的手,一口一句叫我名字“捎箱梨”,大家都逗笑了。每次離開她家時,她都依依不舍,堅持把我送得好遠。村裡一個維吾爾族大叔,有次因為幫他弟弟家收割玉米,他送西瓜給我們吃,我隨手給大叔和他老伴拍了個合影。回來后,我把照片洗出來,特地托人送給他們。照片上夫妻倆羞赧地笑著,讓人心生暖意。和百姓的每一次親密接觸,每一次真心交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融。我相信,我們工作的點點滴滴,就是在呵護絢爛多姿的民族團結之花。
“為政之道,以順民心為本,以厚民生為本。”贏得了民心,也就堅定了群眾對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駐村幫扶的經歷,讓我深深懂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共產黨派來的干部”,成為所有援疆和駐村干部的褒獎,不負老百姓的希冀和期盼。
(作者為中國保監會援疆干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金融辦主任助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07日 05 版)
相關專題 |
· 重要評論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