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難忘鐵道兵精神

王開忠

2018年01月15日09:5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建軍九十周年紀念的時候,看到紀錄片《難忘鐵道兵》,那個永不忘懷的場景再次浮現在我眼前——

1983年12月31日,上午9時,某機關廣場軍旗飄揚,團部和附近單位全體官兵肅穆挺立。團政委面對涕淚縱橫的隊伍宣讀鐵道兵集體轉業的命令,頭一句“根據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念了兩遍,都哽咽在喉念不下去。團長在會議結束時要求大家打起精神,穿軍裝最后唱一次《鐵道兵志在四方》。這可是官兵們天天高唱的歌曲啊,可那一刻,一千多名官兵都沒能將滾瓜爛熟的第一句“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唱完……

我當時在鐵道兵宣傳部工作。那天到團裡辦事,見証了這場特殊的儀式。這個場景永世難忘。后來得知,這種情況為數不少。鐵道兵部隊多時四十余萬,幾經精減之后,當時尚存十七萬。雖然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關於撤銷鐵道兵建制、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的命令此前已下達,新時期走強軍精兵之路、鐵道兵轉業直接參加國家建設的意義也人人皆知,但在這個重要的路口,官兵們還是分外動情。即便是轉業后立即成為正式工人,本應該高興的許多農村戶籍戰士也淚水漣漣……

英雄不言,山河作証。官兵們對軍隊的依念,是鐵與血熔鑄的情感。這支部隊歷史光榮,自1948年組建,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舍生忘死、浴血奮戰,用血肉之軀鋪就“打不垮、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在和平建設時期移山填海、頑強拼搏,留下鷹廈、包蘭、成昆、嫩林、襄渝、京原等五十二條鋼鐵大道和我國第一條地下鐵道——北京地鐵,建成鐵路總長達一萬兩千多公裡,約佔全國新建鐵路的三分之一。這期間,很多國家重點、難點工程都曾交給鐵道兵。先后有八千多名官兵壯烈獻身、五萬九千多名官兵負傷致殘。成昆、襄渝等地形極其險峻、地質罕見復雜的“筑路禁區”,官兵們不畏艱險、敢於攻關的豪情斗志感天動地、彪炳史冊。鐵道兵的壯麗業績,燦爛於歷史長河……這樣,我們當能理解,當初他們面臨脫掉軍裝、摘下紅星、離開那光榮而神聖的軍綠色的時刻,心中的眷戀之情。

那一刻,是沉重的。一個存在三十五年的兵種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十七萬官兵像威武整齊的雁陣,帶著忠誠飛離軍綠色的灘頭,奔赴新的天地。時過多年,這支隊伍的精神風貌早已從“兵改工”時的沉重、迷茫中轉變過來。鐵道兵“兵改工”儀式永不再有,但被官兵們稱為鐵道兵“兵歌”的《鐵道兵志在四方》依然傳唱:每逢“八一”,很多“兵改工”隊伍都要高唱起這首歌﹔每逢完成一項任務轉向新的施工場地,很多“兵改工”隊伍都要高唱起這首歌﹔離退休的鐵道兵戰友相聚,也經常唱起這首歌……

熬過歷史轉折的陣痛,必將獲得更強的生命力。“兵改工”不久,我調到中央機關工作,離開鐵路建設工地,離開朝夕相處的戰友,但我仍時刻牽挂這支隊伍,不斷從媒體的報道、從戰友的交談、從上報的事跡材料中得知,他們改工后保持和發揚了鐵道兵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哪裡需要哪裡去,哪裡艱苦哪安家。從大興安嶺到金沙江畔,從內蒙古草原到五指山下,從黃海之濱到天山南北,到處都有他們劈山斬水的身影。他們不僅參與我國鐵路和其他很多國字號的重大工程建設,還走出國門,工程范圍擴展到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在引灤工程中發揚“為民造福、頑強拼搏、嚴肅認真、勇於創新”的精神,在大秦鐵路施工中發揚“能吃苦敢拼搏、講科學爭一流、少投入多產出”的精神,在青藏鐵路施工中發揚“不畏艱險、愛國奉獻、依靠科技、以人為本、珍愛自然、爭創一流”的精神。他們把對國家的無限忠誠鐫刻在祖國的崇山峻嶺和江河平原。干事創業的先進事跡感動了千千萬萬人。多年來,他們還在施工中獲得數百項國家級獎項,多次走進北京人民大會堂作先進事跡報告,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表揚。每當得知他們交付一條新的鐵路,我都由衷感到高興﹔每當得知他們創造一項新的紀錄,我都激動地為他們點贊。

前些天我到一些“兵改工”單位採訪。當年修路架橋依靠人拉肩扛的場面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機械化、電子化作業。他們身后那些凌空飛架的大橋、晶瑩光潔的隧道、新穎別致的車站,使我油然而生敬意。在山中一個剛剛完工的工地上,我看到一些清理現場的職工。望著那些微黑透紅的臉膛、緊張忙碌的身影,又像見到了當年施工中的鐵道兵戰士。他們雖然脫去了軍裝多年,身上依然溢蕩著軍人的氣息。他們說自己是改工后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經參加多條鐵路干、支線和一些國字號重點工程的建設,參與建設的項目還獲得過“魯班獎”。“在我們手上從未出現過‘返工活’,眼前這項工程驗收情況和以前一樣——一次過關,可能還要得獎呢。”從一位年輕職工興奮而堅定的言語中,看得出他們是那樣自信與自豪。

走進一個工程隊的“學習教育園地”,看到毛澤東主席為《鐵道兵》報題寫的“鐵道兵”三個字的報頭,看到周恩來總理贊賞並高唱《鐵道兵志在四方》這首歌的史料,看到朱德委員長書寫“人民鐵軍”、葉劍英元帥書寫“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的題詞。盡管那些紙已泛黃,但在我看來還是那樣閃閃發光。我還看到這支隊伍穿軍裝時參加抗美援朝、修建成昆鐵路的圖片,脫軍裝后參加大秦鐵路、京滬高鐵等國字號重點工程建設時多次獲得國家榮譽獎的事跡,還有上級頒發的一個個獎杯、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送來的一面面錦旗……一位老職工介紹說,他們在改工前就建立了“學習教育園地”,改工后一直保持下來。轉戰八九個省市、十多個地方,行程數萬裡,無論條件如何艱苦、住地如何窄小,這個“園地”從未被“精簡”掉,從未停辦過。許多兄弟單位也是。“這個‘園地’是我們的‘傳家寶’!”

“傳家寶”!多麼陌生又多麼熟悉的名詞!我終於明白,這支隊伍改工后之所以英勇善戰、屢建奇功,不就是因為不忘初心、不忘老一輩革命家的鼓勵和鞭策,將鐵道兵的光榮傳統和戰斗作風踏實傳承嗎?使命與責任,注定他們年年月月、日日夜夜以青山為伍,與艱苦為伴。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這些施工隊伍仍常像過去那樣經常鑽山溝、住帳篷、住簡易活動板房。往往一住就是多年,吃水需要從幾十裡外運進,無線信號不好,沒法看到電視,有時打個電話也困難。我問一位三十出頭的職工苦不苦。你道他怎麼說:“苦是苦一點,但我們習慣了。老同志講,這比朝鮮戰場和成昆、襄渝線上的條件好多了!”

我住在他們對面半山腰上一個臨時招待所。那天清晨,山區極靜,我隱隱聽到山下傳來令我魂牽夢縈的歌聲——那是一個兵種一茬一茬熱唱幾十年的《鐵道兵志在四方》啊:

“背上了那個行裝扛起那個槍,雄壯的那個隊伍浩浩蕩蕩。同志呀,你要問我們哪裡去呀,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劈高山填大海,錦繡山河鋪上那鐵路網,今天汗水洒下地,明朝那個鮮花齊開放,同志們哪邁開大步呀向前走呀,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

一位知情的同志告訴我:“這些施工人員又接受了新的緊急任務,他們和當年鐵道兵一樣,奔向新戰場時又在高唱《鐵道兵志在四方》,這已成為我們隊伍的習慣……”多少年未聽到隊伍唱這支歌了,我一陣激動,爬上山頂眺望:山下歌歇人去,板房不見蹤影,很多車輛有序駛出駐地,沿著盤山便道蜿蜒駛向遠方﹔遠處,山巒起伏,莽莽蒼蒼,朝霞涂紅天際,群峰若隱若現……我心潮激蕩——不管隊伍如何更新,《鐵道兵志在四方》永遠嘹亮﹔無論人員如何變動,不怕犧牲、勇於攻堅、吃苦奉獻、志在四方的精神一直不變。它薪火傳承的精神,經過歲月,歷久彌新,像眼前群山雲海綿延不絕……

瑟瑟秋風,把我的思緒召喚回來。定眼前方,崇山峻嶺雲霧繚繞,施工隊伍的先頭車輛已穿越雲層,翻過第一座山崗。我目送這支鋼鐵隊伍遠去,心頭想到:在我們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各行各業不正需要這種志在四方、攻堅克難的鐵道兵精神嗎?

(原載2017年12月16日《人民日報》12版)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年第1期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