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軍
2018年04月09日08:2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步入新時代,長江經濟帶已成為聯動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重要抓手。2014年9月,國務院頒布的《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標志著長江經濟帶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一帶一路”“京津冀”和“長江經濟帶”列為新時期優化我國經濟發展空間格局的“三大支撐帶戰略”。2017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再次明確長江經濟帶發展肩負謀劃我國區域發展新格局、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的重大歷史使命。
2016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視察工作時,高度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筆者認為,我們應勾勒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精准定位,即在生態優先的前提下謀發展,發展不能破壞生態環境,甚至還要反過來促進生態建設。簡言之就是,“綠色”下“發展”,“發展”增“綠色”。
就目前形勢而言,長江經濟帶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亟需推進綠色發展。主要措施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切實採取措施,徹底制止多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行為。長江經濟帶的環境污染,其中,水、空氣、土壤等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面對多種的污染問題,我們亟需採取措施進行治理。一方面,需要對造成水、空氣、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源進行控制或者清理,對能夠改造的污染嚴重的傳統工業進行創新改造,實現轉型升級,達到環保標准,而對不能改造或者改造困難的污染工業實施搬遷,或者進行關閉停產。另一方面,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和完善生態環境管理,保障生態維護和建設成效,最直接、最有效的舉措就是建立明確的、具體的損害賠償制度和處罰機制。
二是勘定長江生態屏障地理范圍,申報建設國家公園。一個國家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建設國家公園意義重大,國家公園已經成為一項具有世界性和全人類性的自然文化保護運動。世界上各種類型的國家公園一般都具有三個比較明顯的特征:一是自然狀況具有天然性和原始性,二是景觀資源具有珍稀性和獨特性,三是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繁榮地方經濟,開發國民游憩的旅游觀光業。長江上游地區和與之相關聯的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合在一起,良好地具備了國家公園上述三個特征,能夠按照“國家公園”的要求進行建設和規劃。
長江上游地區素有綠色生態屏障之稱,是長江水資源的根基和命脈所在。長江上游地處我國一級階梯向二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地質構造復雜,地貌類型多樣,生態環境復雜,生物多樣性豐富,構成了長江上游特殊的地質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賦予了特殊的生態環境功能。而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區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的主戰場之一,而其地理區位與長江上游地區交織在一起,其發展模式必然是生態保護和建設下的綠色發展。因而,二者合一,能夠系統性共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國家公園。
三是利用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發揮長江經濟帶固有的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無污染、污染容易防控的環保型產業。發展綠色產業也可以與建設國家公園一並規劃與實施,因為國家公園建設既能夠更好地保護亟需保護的重要自然生態要地,又有助於開發生態型產業。比如,四川蜀南竹海在地理位置上屬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國家公園,其在竹生態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成為鑲嵌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國家公園中的一顆明珠。國家公園的建設將會為蜀南竹海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平台和條件,也更能夠挖掘和展現蜀南竹海的資源優勢、文明特色和開發價值。
四是加強組織協調,在自然資源部下設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協調委員會。由於長江經濟帶覆蓋11個省市,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容易陷入“九龍治水”困境。對多個省市的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進行協調是一個涉及多要素、共同管理的復雜巨系統,其保護與發展工作需要多地區、多部門之間的統籌協作、綜合決策。為此,亟需設立一個統籌協調的機構。可以在自然資源部下設立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協調委員會,該委員會以自然資源部為考核主體、省市為責任主體,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實行跨區域聯合執法。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專題 |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 · 貫徹新發展理念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