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2日19:10 來源:新華社
連日來,5集通俗理論對話節目《馬克思是對的》熱播。這檔浸潤理想情懷、洋溢青春氣息的節目,帶著觀眾們一起重溫馬克思的光輝足跡,感受偉人的人格魅力,感知真理的力量,把握時代的脈動,激發前進的動力,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真理的偉力穿越時空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
“馬克思主義是真理,永遠不會過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出的累累碩果,充分証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收看《馬克思是對的》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政教研中心副主任朱進東教授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我們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把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運用到現實工作中。”國家開發銀行吉林省分行副行長張兆義說,一代代共產黨人正是不斷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才開創了現在的美好局面。
“馬克思主義從來不是教條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海南省三亞市民政局公務員黃興收看《馬克思是對的》后表示,黨員干部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要通過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思想理論的“定盤星”、堅定理想信念的“主心骨”、筑就“四個自信”的“壓艙石”。
人格的魅力直抵人心
收看《馬克思是對的》后,23歲的首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曹元說,馬克思在青年時期就樹立了為人類而工作的遠大理想,並為了理想不懈奮斗,是當代青年的學習榜樣。
作為一名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的青年教師,南京大學哲學系助理研究員張義修把《馬克思是對的》比作一堂“高配”的思政公開課。張義修說,這個節目表現形式新穎、思想定位高,把很難講清的文本、理論變得生動可感,集中體現了馬克思為科學研究和革命事業忘我奮斗的崇高精神,為青年一代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馬克思的機會。
“馬克思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巨大的力量,激勵我們在新時代腳踏實地,有干勁、有作為。”吉林省吉林供電公司總經理賈宏智說,現在正是工程施工旺季,我們正在“壓實”黨員領導干部責任,在電網項目建設上搶先抓早、真抓實干,確保盡快投用,發揮效能。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顯示出越來越旺盛的生命力和越來越強的現實意義。”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魏婕說。
清華大學助理教授龍治銘曾在法國求學8年。他說,在西方主流經濟學家中,對馬克思主義的認知從敵視到研究、再到最終折服的例子很多。
“作為青年學者,我們應該學習馬克思的治學精神,以更開闊的視野,更嚴謹的態度,充分汲取其他學科的先進成果,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加深入研究中國問題,讓更多人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喜愛中國。”龍治銘說。
使命的呼喚催人奮進
“年輕時看著貧苦百姓分得田地后興奮的樣子,我更加深刻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與偉大,更加堅定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的理想信念。”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原館長毛秉華已是89歲高齡,卻清晰記得自己入黨的日子。觀看《馬克思是對的》后,老人在回憶與現實的鮮明對照中感慨萬千。
毛秉華說,從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到率先脫貧“摘帽”,井岡山的兩個“第一”不是巧合,而是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必然結果和最好見証。
“我們的國家發展這麼好,正是因為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談起自己的觀后感,海南省定安縣多校村村民孫衍吾深有感觸地說,海南從過去的封閉落后變成像今天這樣美麗、充滿活力,老百姓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抓住機遇,實現夢想。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中國共產黨不僅領導中國實現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也為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親身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陝西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崔衛軍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情懷有著更為真切的體會。
“‘一帶一路’為人們帶來獲得感,不斷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相信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中國夢、世界夢的宏偉願景終將實現。”崔衛軍說。(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
相關專題 |
·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