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從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衛興華

2018年05月03日08:2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從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馬克思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經濟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

馬克思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馬克思的論著中雖然沒有專門的篇章集中論述未來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及其經濟社會特點,但在分析資本主義經濟特征及其發展規律的過程中,既評析了各種非科學的社會主義流派,又從正面預見和論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特點。事實上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社會主義要快速發展生產力,其目的是要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終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這一理論觀點在馬克思的論著中早已講過。但社會主義還需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這是依據社會主義實踐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發展。《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要“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馬克思在1857年—1858年的《經濟學手稿》中寫道:在未來的社會中,“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馬克思講社會主義要盡快發展生產力和實現共同富裕,是將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和根本目的統一起來。但應明確,馬克思講的社會主義,是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得革命勝利后的社會主義。我國的社會主義,是脫胎於生產力極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因此快速發展生產力和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更是迫切的任務。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社會主義區別於以往一切社會制度的本質特征,就是全體勞動人民的共同富裕。以往任何新社會制度取代舊社會制度,都會比舊制度提高生產力,但是都存在階級剝削和兩極分化,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有兩個基本條件:其一是生產力高度發展,這是物質條件﹔其二是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這是制度保証。在私有制社會中,生產力發展再高,也必然是兩極分化,不可能實現共同富裕。馬克思主張實行公有制,不僅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同時也是為了解放被舊制度束縛的生產力。就資本主義制度來說,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佔有的基本矛盾表現為周期性的經濟危機,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實行公有制,消除這種矛盾,可起到解放生產力的作用。

馬克思研究經濟社會問題,重在研究和揭示經濟規律。其中,有適用於各個社會形態的一般規律,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發展規律,即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人類的經濟活動要遵守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否則會受到規律的懲罰。同時,也有適用於幾個社會形態的經濟規律。凡存在商品經濟的社會,都存在商品經濟共有的規律,如價值規律以及與其相聯系的供求規律、競爭規律等。馬克思更重視研究各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律。他著重研究了資本主義經濟規律,也同時研究了其他一系列的經濟規律。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系統論述了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內在關系。生產起決定作用,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但交換、分配與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對生產也會起決定作用。交換不暢,會阻礙生產的發展。生產與分配,是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生產為消費提供產品,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這也是社會主義應遵守的一般原理。新中國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60多年來,總結經驗教訓,可以說,凡遵循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並結合中國實踐進行建設與發展,社會主義事業就會取得勝利。相反,凡是偏離科學社會主義原理,違反經濟規律脫離中國實際,就會造成較大損失。

以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將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著力於快速發展生產力,又著力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消滅貧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向共同富裕,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

從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設與完善方面來講,我國既不走僵化封閉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與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憲法同樣規定“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非公有制經濟是在公有制為主體、國有經濟為主導的條件下存在和發展的。這有利於促進我國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中央強調,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與之相適應,我國分配制度也確定為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這樣講就消除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誤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証統一”,“既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些論述都體現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中國化與理論創新

社會主義究竟怎樣具體發展生產,怎樣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走向共同富裕。馬克思沒有社會主義經濟實踐,隻能科學地預見一些基本特點,提出一些基本原理,不可能提出可操作的具體方案和對策。不過,也應注意到,馬克思在研究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發展過程時,都是密切結合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揭示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的。對生產力發展的一般原理也有較系統的闡述。如,提出決定生產力的要素是多層次的結構,並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增加新的要素。特別強調科學在生產力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再生產的不同類型,如外延擴大再生產與內涵擴大再生產、集約型增長與粗放型增長﹔提出提高勞動生產力在經濟發展中的重大意義﹔提出怎樣在生產中更好地利用自然力,並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等。這些發展生產力的一般原理,同樣適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但是在中國現實條件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不同階段,怎樣在確定發展目標、發展理念、發展途徑、發展戰略等方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還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任務。同樣,馬克思論述了社會主義要使勞動者擺脫受奴役受剝削的貧困境地,實現共同富裕。但是生產力十分落后的中國,在取得革命勝利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消滅貧困,怎樣經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走向共同富裕,也需要決策者和智庫來回答。馬克思還提出了發展和改革國有經濟時應當重視的原則性問題。但是怎樣真正在實踐中把國有企業改革為生機盎然、高效率、高質量、惠及全民的經濟主體,依然是需要經過長期探索、不斷改進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一創新思想的內涵涵蓋了諸多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其重要內容。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既是科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問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包括一系列內容,如,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等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科學回答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社會主義實踐中怎樣發展和具體化的問題,如,怎樣更好更快地發展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怎樣更好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不斷提高其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怎樣更好地發展與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怎樣更好地處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等等。這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課題,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內容。

(作者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