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始終堅持和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衛興華

2018年05月07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馬克思畢生為勞動人民求解放、謀福祉作出重大理論貢獻,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中國共產黨人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繼承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成功開創並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形成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這一最新成果,是對馬克思最好的紀念。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勞動的政治經濟學,是為勞動人民謀福祉的經濟學。為改變階級社會勞動人民受剝削、受奴役的命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既深入揭示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及其運行規律,又致力於指導無產階級運動,以改變舊世界、建立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幸福美好的新世界。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社會從私有財產等等解放出來、從奴役制解放出來,是通過工人解放這種政治形式來表現的,這並不是因為這裡涉及的僅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為工人的解放還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共產黨宣言》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表明,馬克思全部理論的立場是立足於整個工人階級和全體勞動人民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一切為了人民的立場,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有規律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揭示了一系列經濟規律。首先是一切社會共有的經濟規律,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規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相互作用的規律,即生產起決定性作用,分配、交換、消費反作用於生產﹔等等。這些規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例如,消費為生產提供動力的觀點,指導我們自覺擴大居民消費、不斷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其次是幾個社會共有的經濟規律。例如,凡是存在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的社會都存在支配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包括價值規律和與其相聯系的供求規律、競爭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等。再次是特定社會經濟制度中存在的特有規律。例如資本主義經濟中存在剩余價值規律、平均利潤率規律、資本有機構成提高規律、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資本主義終將被社會主義取代的規律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著重論述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和發展的基本原理和規律,特別闡述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所引發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雖然當代資本主義發生了一些重大變化,但其本質和基本矛盾並沒有改變。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建立並逐步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其獨特的經濟規律,需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回答。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有經濟規律的研究,需要學好用好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特別是深入理解馬克思關於以下兩方面的論述。

  社會主義要快速發展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共產黨宣言》對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任務和根本目的作出了論述:“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一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把一切生產工具集中在國家即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裡,並且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這段話包括發展社會主義的三層意思:一是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二是建立國有經濟,三是盡快發展生產力。《共產黨宣言》又說:“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這裡所講的“積累起來的勞動”,就是指由勞動開發和生產的生產資料。在階級剝削制度中,生產資料是用以剝削勞動者的手段﹔而在新社會制度中,它“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同樣指出:未來新社會制度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

  社會主義要快速發展生產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必須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所有制問題是社會主義的首要問題。《共產黨宣言》指出,所有社會主義革命運動都強調所有制問題是運動的基本問題。勞動人民取得政權后,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以國有經濟為代表的公有制經濟。建立和發展公有制的根本目的,就在於為盡快發展生產力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必要條件。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及其引發的經濟危機,要通過實行公有制來解決。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有利於消滅舊制度的主要矛盾,從而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同時,實行公有制才能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保証,而實行公有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証。馬克思在《論土地國有化》中指出:“生產資料的全國性的集中將成為由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各聯合體所構成的社會的全國性的基礎”。也就是說,生產資料的全社會所有制,是作為自由人聯合體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還指出:共產主義運動“第一次自覺地把一切自發形成的前提看做是前人的創造,消除這些前提的自發性,使這些前提受聯合起來的個人的支配”。這表明,社會主義的建立與發展,必須是有領導有謀劃的自覺過程。這種自覺性需要體現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自覺領導上。因此,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必須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繼承、創新與發展

  馬克思關於社會主義的科學預見、關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般原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之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不斷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應當看到,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提出了一系列關於社會主義經濟的一般原理,但並沒有也不可能提出具體的實現途徑與發展策略。比如,究竟該怎樣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特別是在生產力落后的社會主義制度中快速發展生產力,怎樣建立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怎樣探尋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具體實現形式,怎樣真正使勞動人民成為社會和生產的主人,怎樣實現共同富裕等,都需要后來的馬克思主義者作出符合歷史條件的回答。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馬克思、恩格斯特別指出,對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習近平同志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

  我們黨歷來重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學習、研究、運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對發展我國經濟提出了許多獨創性的觀點,如關於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關於統籌兼顧、注意綜合平衡的觀點,關於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農輕重協調發展的觀點等,都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造性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重要理論成果,如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理論,關於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等。這些理論成果是適應當代中國國情和時代特點的政治經濟學,有力指導了我國經濟發展實踐。

  習近平同志總結新中國成立近70年和改革開放40年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經驗教訓,繼承和發展植根於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實踐的已有理論成果,提出一系列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理論,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其主要內容包括:堅持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保証我國經濟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到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中﹔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立足大局,把握規律﹔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決掃除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堅持適應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矛盾變化完善宏觀調控,相機抉擇,開准藥方,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堅持問題導向部署經濟發展新戰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變革產生深遠影響﹔堅持正確工作策略和方法,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時代化、具體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成果和新構建。它深入系統回答了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這一根本問題,包括怎樣通過有效的途徑和方略更好發展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怎樣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怎樣更好發展和完善公有制經濟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新境界,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7日 16 版)

(責編:馬媛、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