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峰
2018年08月28日09:51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在新的歷史方位中的創新實踐。要從科學社會主義進入21世紀偉大歷史創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歷史任務、21世紀馬克思主義大發展重大歷史機遇的視野,看待歷史方位和重大意義。全面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怎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大時代課題的深入和展開,需要從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研究、領域研究、問題研究等方面整體推進。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目標,拓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領域。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全面系統總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 D24 [文獻標識碼] A
黨的十九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是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程新的偉大革命,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新的偉大創舉,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具體實際相結合新的偉大實踐。面對新的使命任務,必須進行從歷史到未來、從理論到實踐、從全局到局部、從戰略到方法的系統深入研究。
一、偉大的歷史創舉
黨的十九大在我們黨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目標和階段的認識成果基礎上,作出了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這一戰略安排,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思想,符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需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在新的歷史方位中的創新實踐。
從科學社會主義進入21世紀偉大歷史創舉的視野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十月革命以來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同追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的不懈追求。在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中,我們黨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同中國現代化實際相結合,多次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目標、主要內容和實現步驟,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艱辛探索。在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我們黨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實際相結合,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在中華民族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同開啟第二個百年新征程實際相結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從世界歷史的坐標看,是在世界現代化幾百年的歷程中,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進程已經完成的基礎上,開辟的一條新型現代化道路。從當代世界的坐標看,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追求現代化的艱難起飛中,從中國國情出發開辟的一條新路,從而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的現代化道路不僅是自己的道路,而且具有世界意義﹔不僅具有中國特色,而且反映世界趨勢。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建成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有著獨特本質、內涵、優勢、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再經過30多年的奮斗,我國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其世界歷史意義不亞於十月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重要貢獻。
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歷史任務的視野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經成功在望、勝利在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沒有先例可以仿照,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新的長征。對於全黨和各級干部來說,要像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所要求的那樣,“我們能夠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不但善於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1]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兩項任務是統一的。隻有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才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提出了許多新的重大課題,回答和解決這些課題,就是現代化的全面建設過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深化過程。
從21世紀馬克思主義大發展重大歷史機遇的視野看。現代化是資本主義產生以后,在科技革命、產業革命、社會革命、思想革命的推動下,一些國家出現的從社會生產到社會生活、從社會結構到社會機制、從社會精神到社會文化的整體性轉型。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資本驅動的現代化內在的尖銳矛盾,批判了現代化進程中對生產力的破壞和對工人的奴役,同時也肯定了資本主義生產第一次創造出為達到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所必需的財富和生產力。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社會主義是在繼承資本主義文明成果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和改造,是在各個領域創造出高於和優於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新型現代化。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闡述的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包含著消滅舊式分工,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對立,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個人的全面發展,集體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都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內涵。今天,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呼喚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創新,逐步加深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規律的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二、重大的時代課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全面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怎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則是這一重大時代課題的深入和展開。深入研究這一課題,需要從三個方面整體推進。
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世界現代化進程的客觀要求,特別是社會主義歷史進程的必然趨勢。歷史研究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研究的基礎,包括實踐史和思想史。可以說,從十月革命后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建立,就開始了艱辛漫長的建設實踐。社會主義現代化思想,從空想社會主義對社會主義未來的憧憬中,就包含著萌芽。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資本主義發展進程造成的深刻矛盾和嚴重弊病中,提出了未來社會的經濟規律與人的規律的高度統一,凸顯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體。十月革命后,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都在各自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探索了社會主義的高級階段或發達階段,即現代化階段的目標、標准和途徑,開始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實踐和思想的雙重進程。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努力探索,形成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思想,推進了許多領域的現代化進程,取得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初步成就。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就提出了農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現代化,建立鞏固的現代化國防。1954年召開的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目標。1964年召開的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進一步提出,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鄧小平在20世紀80年代伊始開宗明義:“我們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2]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強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以貫之地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進程。黨的十九大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將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實踐和思想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隨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思想在其理論體系中必然會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
二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領域研究。現代化是全面的現代化、體系的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本身就要求現代化的總體性,不能單打獨斗。同時,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由各個領域的現代化所構成的,需要總體研究與局部研究相結合,從各個領域的現代化研究入手,深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規律探討。我們黨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曾提出“四個現代化”的構想。隨著黨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認識的拓展,“四個現代化”顯然已不足以囊括現代化的基本領域。因此,要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科技、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國防、黨建、國家治理、人的全面發展等領域的現代化建設。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等,特別是提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領域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導。
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問題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研究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証研究,運用數據分析,構建科學模型,提供決策支持。同時,理論是研究的綱和魂,實証研究不能沒有理論研究。要以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對象,對其中的重大問題作出理論說明和論証,從而逐步加深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理論研究越是嚴謹扎實、深刻徹底,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就越是全面准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就越是順利,目標就越是有把握實現。比如,什麼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與資本主義現代化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本質特征和主要標志是什麼﹔為什麼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人類社會歷史、社會主義歷史、中華民族復興歷史的視野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從現代化的歷史看,現代化的進程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產生了嚴重的弊端,甚至出現了反現代化的思潮,社會主義現代化怎樣才能有效防止這種現象,使現代化更加適合於有利於人的目標、價值與准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結構體系是怎樣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怎樣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相互協同、相互促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需要應對哪些重大挑戰,抵御哪些重大風險,克服哪些重大阻力,解決哪些重大矛盾﹔怎樣確保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是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在中國大地的生動展現,是馬克思主義在新的偉大實踐中大發展的極好契機。
三、全面的建設領域
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拓展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領域,深化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提升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層次。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全面系統總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主要包括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實現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經濟體制。這幾個方面是個統一整體,必須一體建設、一體推進。
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堅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保証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逐步實現社會治理結構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學化、治理過程的民主化,建設社會文明,促進社會和諧。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生態文明,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准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推進軍事理論創新,堅持和發展黨的軍事指導理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發展新境界,努力建立一整套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我軍使命要求的軍事理論。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隨著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變化,推進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革命性重塑,實現精干化、一體化、小型化、模塊化、多能化,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推進軍事人員現代化。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代革命軍人,加強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塑造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完善和優化武器裝備體系結構,加快軍事智能化發展。
建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保証馬克思主義政黨站在時代前列、引領歷史潮流,代表人類歷史現代化發展方向。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增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最大優勢,以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建設引領社會主義現代化。黨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領導力量,成為擅長現代治理的執政黨。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檢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反映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適應時代變化,不斷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在創新中使各方面體制機制更加科學、更加完善。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理想的重要內容是人類解放,即人從自然與社會關系的奴役中解放出來。當人的社會關系成為人自己的共同的關系時,人成為自己的社會關系的主人,人的社會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展,人才真正成為“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馬克思、恩格斯堅信,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3]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的:“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為人類求解放。在馬克思之前,社會上佔統治地位的理論都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人類解放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真諦。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9.
[2]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1.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8年第8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