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泉
2018年10月12日14: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日前,去某辦事大廳辦事。一進門就發現大廳有了新變化:原來的一排塑料椅全換成了色彩艷麗、造型別致的電動按摩椅。兩位年輕人愜意地躺在椅子上,邊按摩邊說笑﹔長長的隊伍后面,七八個衣著朴素的中老年人蹲在地上,與幾位墊著報紙、雜志坐在地上的人聊著天。
一位長者說:操作復雜,人老了,用不來,還花錢。一位中年人很氣憤地說:看起是方便群眾,實質是為難群眾,群眾掙幾個錢容易?多整一些適合老百姓用的木椅子,大家都有得坐,多好,盡搞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馬屎皮面光。
應該承認,設置按摩椅的初衷是好的,大家來辦事,走了很多路,人困馬乏﹔排隊過程長,等候時間久,坐在按摩椅上,微信一掃,邊按摩邊小憩,剛要入夢就該辦事了,何樂而不為?然群眾可不這麼想,政府是為群眾服務的,服務就得有個服務的樣子。多開幾個服務窗口、多添幾把經濟適用的椅子,讓辦事的人少等候、等候的人不站著、不蹲著,多好,搞那些用不來、用不起的東西,實際就是花架子、做樣子、撈面子,形式主義。
服務群眾原本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是一種發乎內而形於外的自覺行動。然從“三米意見箱”群眾“夠不著”、“跪式窗口”群眾“腰屈著”、到“按摩椅”群眾“用不著”,原本的“方便群眾”為何反成為了“為難群眾”?愚以為,還是我們把服務群眾僅僅當成了一種順應形式的口號、一種應付檢查的手段。歸根結底,還是我們群眾觀念、服務意識還不濃﹔是我們工作不實、作風不正﹔是我們沒有把為群眾服務的工作做到暖心處。
不怨群眾發牢騷,應該承認,在服務群眾的工作中,仍然有些干部喜歡玩形式主義。足不出機關,不做深入細致地調查研究,不了解群眾的具體情況和真正需要,閉門造車、憑空遐想,或者盲目借鑒、照搬照套,服務群眾的措施,不是“高大上”,群眾不能夠接受,就是不切合實際,不接地氣,甚至東施效顰、不倫不類,把好端端的一鍋米做成了“夾生飯”。比如,電動按摩椅。花了大價錢,原本想讓群眾好好休息、緩解一下疲勞,可就是忽視了群眾的實情、忽視了群眾的需要,群眾心裡不舒服,好心沒有辦成好事。
叔向問晏子曰:意孰為高?行孰為厚?對曰:意莫高於愛民,行莫厚於樂民。是也,沒有比愛護人民更高尚的品德,沒有比使百姓安樂更厚道的行為。於我們共產黨人而言,愛民,就是要以民為本﹔樂民,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言以蔽之:把服務群眾的工作做好、做到暖心處。
把服務群眾的工作做好、做到暖心處,就需要我們持自己也是群眾的立場,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辦法、增添措施。隻有一切以群眾為出發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我們的工作才切合實際,才能夠滿足群眾的需要,群眾的事才能辦得順心,才會舒心。群眾順心了、舒心了、感覺到了政府的溫暖,就會愛戴我們、擁護我們。比如,少搞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少來些不符合群眾意願的東西,撤掉那些按摩椅,換成一排排經濟適用的塑料椅、木椅,讓大家都有得坐、坐著候號辦事,多好。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力量。政府和群眾是魚水關系,有著血與肉的密切聯系。把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做細了、做深了、做活了、做到群眾心裡了,就做溫暖了,群眾就會喜歡我們、愛戴我們、擁護我們,我們就贏得了民心。要做好這項工作,其實很簡單,它隻需要我們用一個“實”字﹔講一個“真”字﹔體現一個“情”字﹔彰顯一個“誠”字。
相關專題 |
· 網評精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