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
2018年10月12日14: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些地方不管輕重緩急,動輒通報到單位主要領導﹔有的為把責任壓實,頻繁通報情況,從月通報到周通報,甚至一天一通報﹔有的創新“一封信”等花樣繁多的通報形式,變相把工作責任分解到下一級……(10月9日《人民日報》)
工作通報是上級機關傳達工作精神、強化責任落實的重要工作方法,是推動工作落實的有效手段。然而,一些地方卻把工作通報當成了“筐”,什麼東西都往裡面裝,其中有的是貪多求全,無論大事小情,不管是不是重點、有沒有聚焦中心,一律以通報的形式一發了之﹔有的是層層加碼,或者把上級機關下發的工作通報進行分解后再分別下發,或者變著花樣並“添油加醋”地下發名目繁多的通報,使得工作通報如同滾雪球,越滾越大,凡此種種,都會讓基層不勝其煩。
不可否認,為了傳達情況、溝通信息,以通報的形式及時讓下級機關或單位知曉各級的重要精神或情況﹔為了指導工作、推進落實,以通報的形式及時明確工作要求、嚴肅工作紀律,為后續抓好工作落實提供遵循和參考......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倘若不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通通貼上“通報”的標簽下發給基層單位,就會讓工作通報失去應有的嚴肅性、權威性和針對性,從而沖淡工作主題、分散工作重點,出現事事都要落到實處,但事事都難以落到“點”上的現象。
應該是,工作通報在於精而有效,不在濫而無章,需要深度聚焦日常工作重點、緊緊圍繞年度工作主線,做到能少發則少發、能不發則不發,做到仔細思量、慎之又慎。我們隻有惜墨如金地擬制通報內容,最大限度地消減通報下發的頻度和數量,讓工作通報實起來、瘦起來,則工作通報就能夠主線分明、有的放矢。如果重形式輕內容,一味拉高數量,把工作通報當成“筐”,凡事都裝筐“打包”分發給基層,則工作通報隻會是虛有其表的空架子,很難產生應有的功效,隻會助長形式主義。
往深裡說,一些地方把工作通報當作“筐”,根本原因還在於工作作風不實、責任擔當缺失。有的機關黨員干部抓工作浮於面上,熱衷於以文件落實文件,滿足於工作布置了、文件發了,企圖以工作通報的形式來代替深入基層抓落實,把實實在在的工作玩虛了﹔有的抓工作缺乏擔當,不願不敢承擔工作責任,企圖以事事發通報的形式給工作留痕,以此把責任風險分解到下級單位,從而轉嫁工作責任,把履責變成了推責,如此這般“空、虛、飄”的機關作風,怎能以上率下抓好落實。
莫把工作通報當作“筐”。我們各級機關黨員干部還須扎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升工作實效。要從轉變文風抓起,既要在縮減工作通報的內容上下功夫,確保內容濃縮、言簡意賅、直奔主題,也要在消減工作通報的數量上動心思,對於能取消的通報名目就要一律取消,能合並一起發的通報就要合並發。同時,比下發工作通報更重要的是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聽一聽基層干部群眾怎麼說,看一看日常工作有沒有真正落實到末端,感受一下工作的成效如何,切實讓工作通報更接地氣,推動工作落實更上一層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