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雲
2018年10月12日14: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一位聯系服務建筑企業的干部“吐槽”,一些領導干部每年都要到企業走訪調研、開座談會,但除了留下一堆文字材料,沒解決多少實際問題,企業負責人對於這樣的調研常常很不“感冒”。
這類“畫風”的調查研究,現實中並不鮮見。一些領導干部在調研工作中,對調研主題的確定、調研前期的安排很“上心”,調研過程中對待群眾的態度也很誠懇,但調研結束之后的反饋卻常常“虎頭蛇尾”、甚至不了了之,讓眼巴巴等待問題解決的企業和群眾心生失望。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語境下,對領導干部開展調查研究的要求越來越高、考核越來越嚴。如在黨建年度述職中,就對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的次數作了明確要求。這種情形之下,重視調查研究、“工作在現場”的領導干部越來越多。但依然有一些領導干部,滿足於調研次數的累積,卻忽視實際問題的解決。將察實情、訪民情、解民憂的調查研究,異化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形式主義。
調查研究既是“聯系群眾、為民辦事”的一個過程,也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過程。如果調研之后沒有及時拿出可行的對策措施,解決好企業和群眾期盼解決的問題,不僅背離調查研究的目的,也會失信於民。因此,調查研究必須立足“解決實際問題”,將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才能成為構建和諧干群關系的重要抓手。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做好工作的重要“傳家寶”。毛澤東同志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鄧小平同志強調:“隻有調查研究,你心中才有數”﹔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領導干部隻有練好調查研究的基本功,才能拉近與人民群眾的距離,在想問題、做決策時,自覺做到問計於民、問需於民、問效於民。
當然,在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不僅社會治理難題錯綜復雜,而且人民群眾的訴求也是千差萬別,要想做到每一次的調查研究都能夠有效解決問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領導干部堅持真心實意地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及時就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與群眾溝通交流,以務實的作風尋求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而做好這一點,也是調研解決實際問題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相關專題 |
· 網評精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