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漢
2018年11月02日09: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北宋有名的宰相王旦,在任期間提拔了很多人,可是當面總是教訓人,等他死了以后,大家才知道自己曾經被他提拔過。當時同朝的寇准曾經問他,為什麼提拔了人而不讓人知道?王旦說,他提拔人,是為國家遴選人才,何必讓被提拔的人來感謝他私人,公名公利,絕不能歸為己有。
格局站得高,人生走得遠。古往今來,利用選人用人的職務之便拉山頭、搞幫派以謀取私名私利的贓官污吏比比皆是,如果王旦宣揚自己提拔了誰、重用了誰,難免會有部分官員對他心存感激、念念不忘投桃報李,一些投機者也會千方百計與他拉關系、套近乎,以謀求升遷機會。時日一長,王旦選人用人難免也會受私情私義干擾,作出任人唯親、任人唯私的徇私之舉,到頭來誤人誤國不說,恐怕自己也難逃身敗名裂的結局。但王旦“一反常態”,盡忠職守甘當“幕后伯樂”,贏得的不只是當時人的敬重,還有丹書青史的千載流芳,斯為大格局、大人生。
如何對待公名公利猶如一面鏡子,照出的是為官致仕者的修養品性。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作出一點成績后便自認勞苦功高,放大個人能力,忽略組織栽培,在黨和人民面前以功臣自居,要麼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不作為慢作為,要麼把功勞當籌碼向組織伸手要權力要待遇,亂規矩壞紀律,這種干部能善始卻難善終,根源之一就是把公名公利歸為己有。黨和人民賦予權力是個人施展才學的基本前提,組織賦予權力好比是“1”,個人作出的貢獻好比是“0”,沒有了“1”,“0”再多也是枉然。
“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手握公權、服務公眾,但凡起了私心,不管手段如何翻新、套路如何隱蔽,終究會露出破綻。譬如那些提拔了人故意讓人知道的干部,其內心“小九九”無非兩個:一是宣揚自己權力大,能掌控眾多官員的升降任免﹔二是有意讓被提拔的人感恩戴德,甚至暗示其“知恩圖報”“投桃報李”。這種做法,
本質是拿權力當私產,搞“隱性腐敗”“期權腐敗”,在古代被士大夫所唾棄,在今天也不為黨紀黨規所容。
貪公利是徇私,貪公名也是徇私。晚清人士薛時雨在《題杭州府署》中寫道:“為政戒貪,貪利貪,貪名亦貪,勿騖聲華忘政事。”現在黨內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已經清楚,公家和百姓的錢,一分一厘不能貪佔。但問題是,一些黨員干部雖然不逐利,但卻貪名,有的為了獲得升遷,大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有的為了博取“好”名聲,對下屬的違紀違法行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而包庇縱容,贏得了身邊人的“好評”卻帶壞了風氣。黨員干部一旦為名所困、為名所“縛”,被虛名粘住套牢,蛻化變質、走向自己的對立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公名公利不歸私有。盡忠職守,履職謀事不謀人,任何時候恪守“公”與“私”的界限,這樣的黨員干部必能像王旦一樣永葆清廉本色,生前身后獲百姓好評。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