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慎始”之心蓄“克終”之志

王曉龍

2018年11月02日09: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詩經》有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事實的確如此,現實中,人們在事業之初、起步之始,往往兢兢業業、小心謹慎,即使任務艱巨、復雜繁瑣,即便水平不高、能力不足,亦能腳踏實地、百折不撓、盡力而為,終是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可時日一長,特別是當小有成就之時,多數人便驕傲懈怠、意志消減,雖能力出眾,經驗豐富,卻自以為是、漫不經心,致使工作險情不斷,任務錯誤層出不窮,甚至原本平坦光明的事業前景亦因此而黯淡無光,不僅浪費時間精力,更是徒留“悔不當初”的人生遺憾。

常言道:“慎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慎始於大多數人而言,便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最初一公裡”。可“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若人生隻著眼於“走好最初一公裡”,而懈怠了后面的“二公裡”“三公裡”甚至是“最后一公裡”,那便隻能是虎頭蛇尾,終難所成。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困越王勾踐於會稽山,又勝齊國於艾陵,更大會諸侯於黃池,最終卻因驕傲懈怠而被勾踐所擒,死於干隧。夫差並非無功於國,更是在事業之初慎始而為,但為何不能善始善終?究其原因,還是隻有慎始之心,而無克終之志。

正如《左傳》有言:“慎始而敬終,終以不困。”毋庸諱言,萬事萬物盡皆有始,事物的發展也正是由始至終、由微至著的過程,倘若我們能慎始而行,且自始至終都未有絲毫怠慢,就算是風雨交加、荊棘密布,亦能成克終之實,亦不會在有限的人生中留下絲毫悔恨和遺憾。“當代愚公”黃大發面對草王壩村干旱缺水的環境,用36年時光在300米高的懸崖上帶領村民鑿出了一道9400米的“大發渠”。懸崖邊上,他慎始而終,一米一米地測繪,一錘一錘地開鑿,終成此業,可假如在這36年裡,他有絲毫鬆弛懈怠,又能否真正為全村百姓鑿出這道脫貧致富的“生命線”,則很難預料。

《鬆窗夢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王相廷出訪遇雨,一個穿了新鞋的轎夫一開始很小心的尋找干淨的地方落腳,生怕臟了鞋,可后來一不小心踩進泥水裡,從此便不復顧惜。由此可見,人生慎始之行雖易,但若一失足,便再難克終。如今,正是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黨員干部們不僅肩負著黨的重任,人民的重托,更面臨著始料不及的困難與誘惑。倘若我們能夠自始至終慎始而行,隨時隨地保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干事態度,以“世事當思戒始初”的習性堅守初心,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踏實前進,就定能以“慎始”之心蓄“克終”之志,進而善始善終,善做善成。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