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鍾
2018年11月28日10: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日,筆者和幾名年輕干部到農戶家中走訪,一天的走訪中,發現了不少怪現象:原本抽煙的男同志不接農戶遞來的廉價煙,說是“不會”,但過一陣子又不經意間掏出自帶的煙點上﹔女同志坐農戶家中沾滿灰塵的板凳時,要先掏出紙巾將凳子擦了又擦才會坐﹔中午在農戶家中吃飯,有干部將本已洗好的碗筷再拿去沖洗一次﹔而在干部與農戶們的交談過程中,也時不時會出現因沒有“共同語言”而 “冷場”的情況。面對這些現象,農戶臉上的表情也是不一的,有的一臉尷尬、有的一臉不悅、有的甚至是一臉鄙夷。
實際上,類似情況在現實中並不少見,一些年輕干部在走訪群眾過程中,都還或多或少存在著不“走心”的現象,有的不懂基本禮儀,待人接物不講“規矩”,讓群眾毫無顏面﹔有的不懂群眾語言,說話不接“地氣”,讓群眾聽得一頭霧水。不管是因為看不起群眾的原因,還是出於缺乏群眾工作方法的因素,這種不顧及群眾感受的行為,從根本上講就是一種作風“硬傷”,不僅影響年輕干部的形象,更嚴重傷害到群眾的感情。
群眾的“表情包”是檢驗作風的“晴雨表”。干部作風正不正、好不好,群眾有切身體會,也最有發言權。群眾的“表情包”就如同一張“晴雨表”,能反映出干部作風的好壞,如果群眾的表情處於“晴”,說明群眾對干部的作風感到滿意,順其心意,而群眾的表情處於“陰”,則意味著干部的作風還存在問題,不符合群眾的期盼。年輕干部走訪群眾時,不妨多看看群眾的“表情”,從中領會群眾對自己的態度是好還是壞,進而知道自身工作做得怎麼樣、下一步該怎麼做。
“心系群眾如魚得水,背離群眾如樹斷根”。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根基。對年輕干部而言,發揚黨的密切聯系群眾優良作風,是做好群眾工作最好的“敲門磚”,隻有深刻領會“你把群眾放心裡,群眾才把你放眼裡,你拿群眾當親人,群眾才不會把你當外人”這個道理,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到與群眾打成一片,方能獲取群眾信任、與群眾建立起感情,進而實現“交心”,自己也才能在與群眾打交道中不斷汲取能量、茁壯成長起來。
走訪群眾要轉變作風,更須“走心”。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年輕干部要踐行好黨的宗旨使命,就應該從走訪群眾這種小事做起,不僅要“走”更要用“心”。第一,要做到心中有民。必須樹牢群眾觀念,增強群眾感情,在走訪群眾中投入真感情,說話做事之前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隻有注重了“細節”,才能避免寒了群眾的心﹔第二,要學會接“地氣”。必須虛心學習和掌握好群眾工作經驗,結合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從各方面做到“入鄉隨俗”,確保符合群眾的“胃口”。第三,要為民服務。堅持把為群眾謀利益作為最高價值追求,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用實際行動取信於民。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黨和人民事業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年輕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將密切聯系群眾當做一種責任、一種追求、一種情懷,不斷在走訪群眾中“走心”磨練,用實際行動書寫出新時代年輕干部力量。
相關專題 |
· 網評精粹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