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雍
2018年12月17日14: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歲末年初,各類考核、檢查、評比接踵而至。作為梳理一年工作,回顧成果亮點、總結經驗教訓、實現自我提升的一個重要手段,年終考核理應受到各個單位的重視。但筆者下鄉走訪,聽聞一位基層干部反映:因為一些指標設計不合理、程序繁多、部門交叉重復檢查等原因,使得年終考核變成一項“艱巨的任務”,不僅沒能通過考核考出真效果,反而在無形中增加了許多工作量。
這位基層干部所言並非個例。近年來,頻頻見諸報端的“基層干部為應對考核通宵做台賬”“為對付檢查,年底天天加班寫材料”等報道,使人們更加真切認識到基層工作辛苦的同時,也映射出當前年終考核存在著一定的誤區。有的考核流於形式,隻在乎台賬資料的厚度,不關心實際工作的力度,材料上吹得天花亂墜,實際工作卻是“蝴蝶戲花”“蜻蜓點水”﹔有的急功近利,隻盯著項目實施的進度,不理會推進工作的難度,一催再催導致工程質量難有保障,層層加碼最后反而亂了碼﹔有的過分刻板,隻強調一些規章制度,不注意看待問題的角度,打錯板子、扣錯帽子,傷了基層干部的心。凡此種種,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在年終考核中的具體體現。
實際上,工作重在平時、難在堅持、貴在認真。有句俗話“試玉要燒三日滿,辯才需待七年期”正應此理。因此,年終考核應該更加注重平時表現。要把日常管理與年度考核相結合,使定期考核與跟蹤考核相配套,讓考核更加精准有效。隻有平時按計劃做好做優,根據步驟做實做細,工作才能有條不紊開展,循序漸進完成。如果“平時成績”所佔權重太小,“期末成績”一錘定音,則一些單位和個人,難免會出現平時懶懶撒散、敷衍塞責,年終臨時抱佛腳,突擊完成任務的情況。如此這般,不僅不能很好推進工作,還會助長形式主義之風蔓延。
年終考核還應該注重實績實效。現在,基層治理中廣泛提倡“痕跡化管理”。從管理角度看,這不失為一種縝密有效的管理辦法。但如果過度追求痕跡,要求事事留“痕”,步步留“跡”,最終造成實際工作沒做多少,反而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留痕跡”,則得不償失。近日,有媒體報道,某地改造一戶廁所要拍3次照片,填寫6張表格,最后弄得村民都不願意進行廁改就是一例。考核,隻有考在實處、核在關鍵,這根“指揮棒”才能起到正向引導作用。“重痕跡,輕管理”或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都隻會削弱甚至異化“痕跡化管理”的效果。
做好年終考核,判斷工作的好與壞、成與敗,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群眾是否擁有獲得感。“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好口碑”,黨中央一再強調“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這是踐行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隻有在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過程中,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群眾更多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我們的工作才能取得實績實效。也惟有以此為標准,年終考核才能更多考出真功夫、收到好效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