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祥
2018年12月24日08:43 來源:前線網--《前線》雜志
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中華民族方面來講的。
馬克思指出:“人類始終隻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為任務本身隻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一般來說,歷史方位不一樣,提出的歷史任務、奮斗目標往往也不一樣。
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登上中國的歷史舞台,就擔負起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在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帶領下,中國人民付出諸多努力,最終使中華民族“站起來”了。並且,在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同志提出了“我們的總目標,是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改革開放以后,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了具有總體意義、戰略意義和引領意義的中國發展的“三步走”戰略目標:第一步,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十五大進一步豐富了這一“三步走”戰略。前兩步屬於“當務之急”,第三步屬於長遠目標。因此,“三步走”戰略的實質,就是首要解決人民的“溫飽”“小康”問題,使中國人民“富起來”。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江澤民同志提出的“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總體上主要是解決“落后的社會生產”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問題,其實質,是使中國人民“富起來”。當然,當時中國共產黨人的所有努力不僅僅限於使中國人民“富起來”,但“富起來”卻是核心主線和歷史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繼承“三步走”戰略的基礎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第二個“百年目標”,就是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170多年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一條主線,是中國共產黨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歷史的永恆主題,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核心主線。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邏輯,也是圍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展開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聚焦點,就是解決我國發展起來以后“使大國成為強國”的根本性問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本質內涵就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無論是建成“現代化強國”,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其實質都是使中華民族“強起來”。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所以,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使社會主義迎來了從低潮到高潮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社會主義方面來講的。
這裡的社會主義,主要包括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世界社會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列寧把科學社會主義與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使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現實。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也使科學社會主義實踐由一國走向多國。
然而,在科學社會主義由理論變成現實的世界歷史進程中,無論是蘇聯,還是東歐,或者是中國,都曾出現過低潮期。首先是1991年蘇聯的解體。這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實踐在蘇聯出現了嚴重夭折。其次是1989年前后的東歐劇變。東歐一些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在短時間內紛紛喪失政權,社會主義制度也隨之發生根本性改變,社會主義制度最終演變為資本主義制度,亦即拋棄了科學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國際社會也拋出了“西方中心論”“歷史終結論”,對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質疑,認為社會主義要滅亡了,退出歷史舞台了。
進入21世紀以后,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漸煥發出強大的生機活力。在經濟上,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也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在政治上,中國共產黨正在由大黨向強黨邁進﹔在文化上,中國正在建設文化強國和網絡強國﹔在社會上,中國正在積極構建社會發展的良性秩序,正在積極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在軍事上,軍隊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國的軍事實力位於世界前列﹔在外交和國際地位上,中國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日趨提升。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意味著在世界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高高舉起﹔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不言而喻,科學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社會主義迎來了從低潮到高潮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使中國現代化迎來了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中國現代化建設方面來講的。
現代化是一種世界潮流,起初,中國搞現代化,就是為了趕上時代潮流,追趕世界現代化發展步伐。早在鴉片戰爭結束以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就開始探索和尋求中華民族現代化道路。在洋槍洋炮的震撼下,一些有識之士提出了“師夷長技以治夷”和“學習西方”的口號,力求追趕世界潮流。戊戌變法和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也是在尋求一條振興中華民族的道路。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把探索實現中華民族的現代化道路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並致力於使中國盡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產黨便開始了建設中國現代化的歷程。1949年3月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同志提出“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生產,使中國穩步地從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現代化任務。這裡的“迅速”,便具有“追趕時代”的意思。尤其是自從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便成為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宏偉目標,我們黨也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並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為加快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步伐,我們強調對外開放,向西方現代化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學習。對外開放的目的,就是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尤其是要正確對待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鄧小平同志多次明確強調,我們要有計劃、有選擇地引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其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包括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要積極吸收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並且長期做下去。這樣做,隻會有利於社會主義發展,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制度。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實行外向型經濟,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積極加入WTO,積極利用市場機制,積極利用西方資本,積極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方法等。
當然,當時我國現代化建設依然是立足於自力更生,立足於自己。
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又進一步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安排。所以,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現代化迎來了從追趕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飛躍。其標志具體體現在: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即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走法”走向現代化。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提供了有益啟示。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既能解決中國加快發展的問題,又能保持我們中國自身的獨立性。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智慧。比如它所倡導的積極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以為解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所出現的世界難題(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提供智慧和方案。使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比如我們強調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積極引領經濟全球化。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指出:“中國將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動力源,中國將始終是各國拓展商機的活力大市場,中國將始終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積極貢獻者。”為合作共贏、合作發展提供了抓手和平台。比如我們國家所倡導建設的“一帶一路”等。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核心要義是強調“世界多樣、國家平等、文明互鑒、包容發展、互利普惠”。這蘊含著先進的世界觀、國家觀、文明觀、發展觀、義利觀,它在實質上就是引領時代發展趨勢的先進理念、戰略謀劃和行動綱領。
改革開放使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迎來了從自覺到自信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方面來講的。
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功能就是治國理政。所謂自覺,就是自己對所觸及的對象已經有所認識和醒悟﹔自己有所認識和醒悟后而主動去做。認識、醒悟而主動,是自覺的本質。經過1978年以前的種種探索和反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具有較高的自覺性。改革開放本身,就是這種自覺的集中體現。這主要表現在:必須重新恢復和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並運用這一思想路線重新認識中國國情﹔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依然處在初級階段,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首要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和市場經濟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有效方式﹔在改革開放進程中,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這些認識上的醒悟和實踐上的主動,都是經過總結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而取得的,既表現了對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上的自覺,也表現出對治國理政進行戰略謀劃的自覺和對行動的自覺。
自信,是在自覺的基礎上一種新的飛躍。它是指人對自己力量的一種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夠做成某件事,一定能夠實現所追求的目標。自信包括自覺,但又超越自覺。自信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所強調的自信主要體現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充滿自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更加接近於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這一偉大目標,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一目標。對中國道路充滿自信。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對中國理論充滿自信。中國理論總結了近百年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經驗教訓,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格。對中國制度充滿自信。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其最大優勢就是可以組織和動員國家、社會一切資源和力量解難題、辦大事、快發展。因此,正因為是優勢,所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一,就是要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在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文化逐漸顯示出其獨特的魅力。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對使大黨成為強黨充滿自信。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黨是領導一切的,而且強調要全面從嚴治黨,從而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把中國共產黨建設成世界上最強大的政黨。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勇於自我革命,敢於解決中國共產黨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重拳出擊反腐敗,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反映出這種自信。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充滿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這裡的“決勝”“勝利”,都是表達自信的詞句。對全面深化改革充滿自信。要以壯士斷腕、背水一戰以及釘釘子的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進行到底。
改革開放使人民迎來了從注重物質文化需要到注重美好生活需要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來講的。
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依據。換句話說,改革開放就是為了解決社會基本矛盾中不適合的部分,就是為了集中解決好社會主要矛盾。
我國改革開放之初,主要是致力於解決在我國當時所處的歷史方位社會基本矛盾不相適應的部分,也致力於解決我國當時所處的歷史方位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在我國當時所處的歷史方位,人民群眾的整體需要層次並不高,主要是為了滿足生存性需要。在物質需要方面,著力解決“溫飽”和“小康”,在文化需要方面,著力解決“上學”“讀書”“識字”以及“有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發展進入“發展起來以后”使大國成為強國新的歷史方位。在這一歷史方位,經過長期努力,我國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直接推動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歷史性轉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歷史性地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實際上是一個偉大飛躍。在生產力比較落后的情況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主要是解決生存問題,即“活下去”﹔而在我國發展起來以后使大國成為強國的新的歷史方位,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是為了“活得好”和“強起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的需要。就其實質來講,這些需要都涉及到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問題。人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人民就會逐漸過上美好生活。中國要強起來,既要全方位強起來(這要求發展要平衡),又要建立在充分發展的基礎上(這要求發展要充分)。問題倒逼改革。解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問題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都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進行。這就是“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
改革開放使中國人的思維觀念迎來了從書本找答案到從實踐找答案、由既定性思維到生成性思維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中國人的思維觀念方面來講的。
1978年我國之所以實行改革開放,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要打破教條主義等主觀主義的束縛或禁錮。這種教條主義或主觀主義在思維方式上具有一個鮮明特征,就是事事、處處、常常從書本公式找答案,注重書本上給定的既成答案。這種教條式思維和既定性思維使我們束手束腳、裹足不前,在任何事、任何問題上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創新更無從談起,這就嚴重阻礙了我國的發展與進步。
1978年以后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在沖破教條式思維和既定性思維的進程中不斷推進的,這種教條式思維和既定性思維也是在我國不斷推進的改革開放進程中被沖破的。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統一起來,既不忘初心、不忘本質,又與時俱進、繼續前進﹔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統一起來,既沖破教條主義的束縛,又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把回歸原有邏輯和注重創新發展統一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強調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是在人民群眾的活生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得以堅持和發展、確立和實現的,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都可以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找到答案,都要到人民群眾活生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找答案﹔把堅守本質和注重生成統一起來,既堅守事物自身的本質規定性,又強調這種本質規定性是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步生成和實現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過程規定性。如果運用從實踐過程中找答案的生成論思維方式來分析問題,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比如經典馬克思主義所強調的關於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性——公有制、按需分配、人類解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都是在歷史發展過程、實踐發展過程中逐步生成和實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實現這些本質規定性的一種歷史性實現形式。
對於這種從實踐過程中找答案的生成論思維,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我們所稱之為共產主義的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馬克思把共產主義看作是“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而且“這個運動的條件是由現有的前提產生的”。這鮮明表達的是:共產主義是在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過程中生成的。列寧也指出:“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群眾創造的。”因而應注重由人民群眾的實踐生活所創立的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應根據實踐生活經驗來認識和理解社會主義,應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揚棄和糾正原有過時的結論,勇於突破原先的認識水平,從而不斷作出新的正確的結論,而不能僅僅根據書本來爭論社會主義和理解現實的社會主義。
改革開放使中國迎來了從世界舞台邊緣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偉大飛躍
這是從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方面來講的。
新中國成立之前,由於經歷了抗戰和內戰,經濟的發展沒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國經濟有了明顯發展,提升了國民生產總值,建立了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但由於我國整體經濟實力仍然較弱,國際上還受到國際資本主義的孤立,綜合國力弱小,從而在國際上沒有足夠的話語權。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長足努力,在經濟領域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我們在世界舞台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改變了在國際話語權中“西強我弱”的不利局面。中國憑借東方智慧,發揮引領作用,並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積極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大變局時期,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走近世界歷史,其根本目的是推進合作共贏、和平發展,為人類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本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8ZDL12〉)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韓慶祥,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前線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原校務委員會委員、一級教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