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和群眾“拉家常”就要有“家常味兒”

李丁喬

2019年02月14日14: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曾指出,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有干部認為,做群眾工作要講“藝術”,跟群眾“拉家常”更要講“技術”。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也是錯誤的做法,凡有此種思想的干部,都不是與群眾以心交心、以誠換誠的好干部,總想著“如何打發群眾”“如何敷衍群眾”,既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名普通群眾,也沒有把群眾當成自己的親人。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湖北省宜昌市許家沖村……回顧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的“民生足跡”,不難發現,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不管貧困群眾還是非貧困群眾,習近平總是能把“家常話”聊到群眾的心坎上。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的群眾工作法為廣大干部樹立了榜樣,要學習新時代群眾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就要從學習總書記同群眾“拉家常”開始。

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住得怎麼樣、工作順不順利,家裡有幾口人、都在干什麼……這些看上去都是平淡無奇的小事,在總書記看來卻是不得不了解的民生大事,總書記每到一處必入戶,入戶必噓寒問暖、詳細詢問。馬業珍回憶總書記來家裡時的情景激動地說:“真沒想到總書記真的到俺家來了,就像大叔大爺來俺家串門一樣,有這麼親民的總書記,俺們老百姓真是有福。”做群眾工作就要深入群眾家中,隻有在群眾家裡,“拉家常”才有“家常味兒”。

有的干部平時不願意深入群眾家裡,總覺得“官民有別”,淡忘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原則,即便去了群眾家中,不是前擁后簇、門庭若市,就是一副官架子、滿口官腔話,群眾不願聽,也聽不懂,“拉家常”沒有“家常味兒”,也拉不近黨群干群關系,而且更容易損害干部隊伍整體形象。和群眾“拉家常”,就必須放下官架子,以群眾的語言、群眾的視角、群眾的立場和群眾促膝談心。

“總書記的話像火塘裡的火一樣溫暖,給我力量。”四川涼山70歲的吉木子洛說,“就像最親近、最熱心的老親戚,他來到我家火塘邊,挨著我坐下。”在宣傳黨和國家政策過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地照本宣科,要用群眾聽得懂、能接受、可意會的鄉音俗語,把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講出來,既給群眾增收致富的信心,又幫群眾描繪出更加美好的宏偉藍圖,讓群眾鼓足勇氣、看到希望、提振信心。

“拉家常”既是掌握民情民意所需,也是解決民生難題所在,所以,既要把“家常”談到群眾的心坎上,這樣群眾才願意心貼心、實打實地與干部交流,更要把群眾的急事難事煩心事放在心上,下大力解決,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不能隻開“空頭支票”不見實效。 

(責編:任一林、謝磊)
相關專題
· 清風時評
· 網評精粹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